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人文科学 >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下,现代教育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如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理论框架,已经成为研究人员共同关注的重点。本文就现代教育技术下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框架进行简单分析。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早在2003年的时候就已经启动。从那时候开始学界就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探索。在研究探索期间,学者们分别在已有的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产生多种教学理论。不同学者的教学理论之间存在差异,同时又有相通之处。但是,将学者的理论与理念相互整合,就可形成相对统一的理论框架,以此来支撑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一、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框架的组成

(一)多模态、多媒体、多环境理论

在研究与对比的过程中,学者界定了理论框架的相关概念。首先,多模态。简单来说,模态就是利用感官与外部环境进行交流。而此处的感官并不局限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以及嗅觉,同时还包括了医学领域的距离感与平衡感。而多模态就是利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感官进行互动。在互动中能够将不同类别的信息打包捆扎。模态越多,所获得的信息与体验就会越丰富。如尝试某种物品,就满足了视觉、嗅觉、触觉甚至味觉的需要,但是如果是只看到图片,那么就只能满足视觉的需要,相比而言前者获取的信息与体验就更为丰富。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将所讲述的内容复述,就是一种模态学习,但是,如果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复述,那就是多模态学习。因而,学者认为多模态学习有利于学习内容的内化,提高知识储备的持久度。其次,多媒体。逻辑媒介是多媒体的载体。所谓逻辑媒介就是物理媒介上装载的内容或信息编码手段。多媒体内容就是利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逻辑媒介。因而,文字材料就是印在多媒体材料上,声音就是刻录在磁带上。而如果一张光盘上有文字、图片、视频流、音频流,其中包含的内容就是多媒体内容。可见,利用多媒体材料有利于触发多模态体验。最后,多环境。学习环境可以有很多种。除了单纯的学校,还有教室、自习室、图书馆等,同时还有教师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环境可向学生提供机遇与框定。学生的学习行为可在多种混合环境下进行,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不同的环境因素提供的框定和机遇千差万别,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也不相同。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能够获得丰富体验、急性模态转化的学习环境,并考虑环境中的各类影响因素。

(二)有效整合计算机技术与英语课程

在环境因素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中,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与外语教学之间的关系显得非常重要。在当前教育教学环境中,人们普遍将计算机作为辅助学习语言的工具。事实上,这种认识存在很多的不足。计算机应用于教学中,其特点较为明显,即可充当教学活动的演示工具、教学内容与课本无差异、学生仍旧是灌输的对象、教师仍旧处于中心位置。正是这几个特点,导致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作用受到限制。其实,计算机是语言教学中的必备元素。而要将计算机技术与英语课程有效整合,教师就得为学生创设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数字化的教学环境,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促使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发生变化。

(三)建构主义教学理念

传统教学观来源于客观主义哲学,普遍认为知识就是客观、非情景化、抽象以及稳定存在的,是客观表象。正是这种认识,导致教学过于强调理论知识,忽视学生应有的专业实践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受到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学生仅仅被动接收。此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已经在实践中体现出来。基于此,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出现,认为知识本就是不断认知、体验与构建的过程。知识并不是如传统教学认识的那样,知识是个人创造活动的结果,学习本就是知识构建的过程。建构主义教学观要求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最大限度丰富学生的资源、体验,提高教学效果。

二、新型大学英语教学理论模式框架

(一)创设学习环境

在多模态、多媒体、多环境的理论中,非常重视让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与优良的学习环境。同时将计算机与英语课程进行整合,创设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并在建构主义的支持下促进沟通。事实上,这些不同的观点表面看存在较大差异,其实是相通的,甚至是依赖彼此来实现的。在当前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多模态的学习必须依靠多媒体学习才能实现,而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创设,则必须利用多媒体。多媒体的产生必须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基础,这样才可收集大量的音频与视频,随后进行整合、处理与存储,应用于数字化环境中,这样才能够触发多模态学习。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支撑下,知识本就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与个体与他人协商后形成的社会建构。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后,能够促使师生、生生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促使数字化学习环境更为优良,更有利于沟通交流。

(二)转变教学结构

在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被动接收知识内容。但是,在建构主义理论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当充当引导者。在多模态、多媒体、多环境理论下,教师就是要创设环境,以便能够让学生在其中获得丰富的教学体验,展开多模态学习。无论是何种教学观,均体现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而在生态化整合理念、多模态、多媒体、多环境的理论下,将计算机与网络作为除教师与学生之外的教学组成要素。

三、现代教育技术下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其建立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创设教学环境,改变教学结构。此时的教学环境应当是能够触发模态转换学习的数字化环境,这对构建意义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教学结构的改变其实就体现在学习共同体上。新型共同体下,教师、学生与计算机应当占有同样的地位,并且任意两者均是可以形成互动的。在互动中,学生可获得丰富的体验,进行模态转化学习。在过去的理论研究中,只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存在较为明显的优势,其多体现在理论框架更系统、细致方面。因而,将其作为基础建立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可证伪性。此种理论框架有着较为完整的理论跨度,即建立于基础层面哲学立场,有处于可证伪层面的模态转换学习假说。与其他研究中经常提到的自主、互动、计算机辅助等或模糊或复杂的变量不同,模态的多少或者转换作为一个变量更容易控制、分离与测量,因而在教学设计中更容易实现,在教学实验中更容易验证。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还需实行具体的理论框架,这样才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

四、结语

本文提出新的理论框架,整合多模态、多媒体、多环境理论,创设一种新型的教学理论框架。该理论框架考虑到科学技术的先进性和体系性与系统性,实现真正的建构主义学习模式。

作者:李思元


    更多人文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rwkx/150133.html

    相关专题: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西安翻译学院教务网


    上一篇:大学文科类本科毕业环节改革探索
    下一篇:制度变革的宪法空间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