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人文科学 >

酥油茶对地方经济的启迪

一、盐源县城

我们在盐源县城发现,早上七点左右,“咚、咚”的声音此起彼伏,所有的居民楼,都传出打茶的声音。机关干部八点钟要上班,为了节约时间,家里烧上一锅茶水,提一个篮子到街上买馒头花卷回来,再打酥油茶。酥油茶蘸馒头包子当早餐。大人喝了茶上班,小孩喝了茶上学。在盐源县的泸沽湖旅游景区,夜生活少不了喝酥油茶。我们采访了一位外地来这里卖烧烤的王姑娘,她是大学毕业生,待业期间来此创业。每天的收入有一半来源于酥油茶,半年下来,月收入1.2万元。像她这样的摊点在一个景点就有几十个,泸沽湖周边的景点有三大块,估计有百多个这类摊点,每年的酥油茶销售总收入在千万元以上。

二、西昌市及其周边地区

在西昌市,有许多来自木里藏区的离退休老干部、老职工、生意人和来西昌务工的年轻藏族同胞,早上打酥油茶当早餐的人不少。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机关工作人员用茶杯盛酥油茶当早餐边喝边赶往办公室的情况。在西昌市一年一度的藏历新年庆典活动中,酥油茶文化演绎的淋漓尽致。在昌的全体藏族同胞身着节日的盛装,欢聚一堂,喝着酥油茶,品着强丁酒,吃着卡赛,相互道喜祝贺。吉祥的海螺吹起来,礼仪队给来宾献哈达、敬酥油茶……甘洛县和越西县的尔苏藏语中,“早餐”和“喝茶”是同音同义。他们现在还有一种饮食习俗,烧油汤调糌粑面。这是酥油茶的变异,油汤代替了酥油茶。可见他们过去是喝酥油茶的民族,迁徙到现居地后变成了农耕民族,畜牧业的退化产生了酥油茶文化的嬗变。西昌市西南部的老海亭有数百个商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经营酥油茶的。这里消费水平较高,都是有钱人请客喝酥油茶的场所,双休日和节假日有上万人在此消费。在西昌市城北的胜利北路酥油茶一条街,街道两边全是酥油茶馆。每到夜间生意火爆,家家商铺都坐满了食客。很多其他少数民族和汉族老大哥,在喝茶闲聊中了解民族文化,学习民族饮食文化。通过喝酥油茶增进了解民族文化,通过了解和学习民族文化实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团结,相互提携。实现了文化沟通和涵化,增进来了民族团结。所以酥油茶文化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利因素。在西昌市有若干个酥油茶制品专卖店,专卖酥油、制作酥油茶的各类香料以及制作精美的茶桶和其他配件。尤其以西门坡农贸市场底楼的专卖店为甚,我们观察两次,各两个小时,顾客没有间断过。2013年1月10日下午,我们前去购买酥油茶原料,买了250克优质酥油,单价120元,比木里县城每500克100元高出20元;普通的酥油每500克卖40元,比木里高出10元;麻籽等香料混合机打原料每500克12元。另加黑桃米籽,每500克60元。越是临近春节,原材料越贵,酥油制品供不应求。西昌市市区的酥油茶消费的盛况可见一斑。此外,我们在昭觉、越西、甘洛、冕宁四个县考察了酥油茶消费市场。这几个县都有专营酥油茶的茶馆,并且生意十分红火。冕宁县的酥油茶馆更多,销售量大,发展更快。昭觉黄某是机关干部,下班后开始经营的酥油茶馆,每月有毛利润4000余元;越西县黄某也是机关工作人员,下班后营业,每天盈利300元左右,每月有万元左右收入;甘洛新市坝镇周某经营的酥油茶馆每天营业额2000元左右,毛利润七八百元,除开人工工资和税收,也有两三百元纯收入。酥油茶成为木里县为中心向周围辐射的凉山地区各族人民的消费产品和旅游产品。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服务产业,推动了木里藏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实现了多民族的和谐共居。

三、木里酥油茶文化的社会学意义

(一)酥油茶是高寒地区的特色食品

酥油茶是藏族人民以茶叶、食盐、酥油为主要原材料,用独特的茶具和熬煮之法创造的一种集餐饮为一体的特色食品。公元8世纪的藏族医学家宇妥•云丹贡布在《四部医典》中曾对新鲜酥油能强筋骨、生泽力等功用有所论述。由于高海拔地区的氧气相对较少,生活在高寒地区的藏人排尿量要比矮山地区的人的排尿量多,藏人只有靠饮茶来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和正常的代谢。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包含Vb、Vc、Ve、Vk等。Vc能防治坏血病,增加机体的抵抗力;Ve可抗氧化,阻止人体中脂质的过氧化过程,具有抗衰老作用;Vk可促进肝脏合成凝血素。所以说,饮茶可以补充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提高机体的抵抗力。牛羊肉属于酸性食物,经人体消化后会产生一定量的氢离子,使人体血液偏酸性,出现胃酸过多、便秘、疲劳等症状。大量饮茶后,在人体内可产生一定量的氢氧根离子,促使人体内的酸碱维持平衡。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的木里藏族人民,因气候寒冷,缺少新鲜蔬菜,主食牛、羊肉所含热量高,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③。西南民族大学丁克毅博士告诉我们说,酥油茶有很多种氨基酸,脂肪中不饱和脂肪含量很高,约占百分之四十,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量的三分之一,尤其是亚麻酸高达百分之五,营养成分极为丰富。酥油茶营养丰富,醇香可口,有补充体力,解饥去乏,提神醒脑,生津止渴,缓解高原反应等作用。喝酥油茶可以预防因天气干燥而嘴唇爆裂,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所以,喝酥油茶是一种便捷的保健措施。藏民族祭祀神灵要酥油,娶妻嫁女、迎来送往,茶叶与哈达同是首选的礼物;节庆聚会时候的赛马、摔跤、箭术、唱歌等比赛的奖品也是首选茶叶。招待客人少不了酥油茶;寺庙念经作法也要熬茶布施。木里某帕子④的爷爷在上世纪初到九龙王家请象形文经书来家里供奉,见面礼就是一担砖茶。因为送了一担茶,朱姓帕子顺利地请来了两部象形文经书。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怀特说:“文化的目的就是满足人的需要”。酥油茶正是在满足藏人认识需要、功利需要和审美需要的条件下产生的特色食品。

(二)酥油茶是汉文化涵化的产物

藏民称茶为“甲(jiǎ)”⑤。古汉语称茶为“槚(jiǎ)”,甲槚同音同义,这是茶源自汉区、茶文化源自汉区的原因。陆羽《茶经》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叶如丁香,根如胡桃。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jiǎ),三曰蔎(shè),四曰茗(míng),五曰荈(chuǎn)”。槚读音(jiǎ),荼指苦茶[1](P.2638)。唐以前的汉文化典籍如《九经》《班马字类》中都没有茶字。一般书写为荼字。隨着古人对茶的认识深化和分类细化,到唐代“始妄减荼字一画,以为茶字”,读音隨之改为“茶(cha)”。《尔雅》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中文词典,又是列入“十三经”的儒家经典,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其成书年代不会晚于东汉。所以木里藏族称茶为甲(jiǎ)说明茶引入木里当在东汉末年或初唐时期。木里藏区的酥油茶文化兼容了汉、藏人民古代茶文化元素。煮茶之法是继承了汉区古代煮茶习俗。早在西汉宣帝时,蜀郡人王褒所写的《僮约》中记载有资中人王子渊在买僮奴时双方约定:“烹荼尽具”是僮奴的任务之一。这“烹荼尽具”四字明示:汉代人是“烹”茶叶而食的。后来的诸多史籍也记载有唐宋以前中原人熬煮茶叶制成饮品的过程。五代时期的文人温庭筠写的《采茶录》中记述的煎茶方法是:“茶须缓缓火炙,活火煎。活火为碳之有焰者,当使汤火妄沸时,庶可养茶。”他还说煎茶须经“三沸”方可,“始则鱼目散布,微微有声;中则回边泉涌,累累连珠;终则腾皮鼓浪,水气全消,谓之老汤”[2](P.3-5)。唐代陆羽《茶经》所载的烹茶方法是:“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类,煮之百沸”。“初沸则合水量,调之以盐味,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荚环激荡汤心,则量茶末当中心而下,有倾势若奔涛而溅沫,以所出水止之……酌置诸碗”[3](P.13)。唐人将茶煮到始沸时要加盐调味,还要加葱、姜、茱萸等辛香物。如今汉区人们的饮茶方法,以沸水冲泡茶叶而品之,很少有煮茶及加辛香物于茶中的习俗。木里藏区人民继承发扬了这一古老的煮茶传统,木里藏族打酥油茶先煮茶熬浓汁,搅拌时加盐和香料,现在的人还要将生鸡蛋打入茶桶中,再将滚开的浓茶汁注入茶桶搅拌,改善了口感,增强了营养。这是木里藏区人民继承古代汉人的烹茶、熬茶的办法,再综合藏区人民食奶制品的传统习俗而创造的饮食习俗。酥油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品,拌糌粑时酥油是主料之一,煮强丁酒要用酥油,打酥油茶、炸面食做油炸果子也要用酥油;木里的藏传佛教信徒敬神供佛时,点灯和煨桑都要用酥油;民间挼皮革时涂一点酥油可以软化皮张;酥油还可制作酥油花、堆绣和壁画,这三种艺术品在藏区非常著名。木里地区的藏族人民,喝酥油茶讲究礼仪。首先主人家把酥油茶放到面前才能取食,不能伸手去接。其次端酥油茶碗要用右手手掌向下,四指扣住碗边,再把虎口面向自己,嘴从虎口下方吸食茶液。再次不能一口气干了茶液,要慢慢喝,留一下部分在碗底,主人家就会不断地熬茶打茶续上。如果一口干了,表示不再喝了,主人家会停止打茶,不再续茶。最后要喝完碗里的茶,包括沉淀在碗里的调料渣滓,那是打碎了的芝麻壳和南瓜籽的皮,都可以吞食。实在吞咽不下也要咀嚼一下再吐到垃圾桶里。其他藏区喝酥油茶不能够喝干了,要留下一点点酥油花。这种礼仪的不同也是汉文化涵化的结果。喝得干干净净表示你的茶打得好;喝不完表示你好客大方,打的茶多,喝都喝不完,寓意年年有余。

(三)酥油茶饮食业带动木里藏区商品经济

任何一种社会生活习惯和民族习俗的形成,一定与其拥有的物质条件和人们生存发展的共同需要密切相关。木里藏民酷爱饮酥油茶习俗的形成,首先是为了适应当地地理环境,适应生存需要。其次必须有酥油茶的三种主要原材料的物质基础。酥油是畜产品,是高原藏区的特产;而茶叶和盐巴则须靠外地供应,必须有可靠的盐茶供给渠道。茶叶和盐巴是木里藏族人民最稀缺的重要商品。木里县志记载,解放前,木里地区农牧民的经济收入主要用来购买茶叶和盐巴。晚唐以来开辟的藏区和内地茶马互市,为藏区酥油茶文化的形成和对木里藏区社会进步和商品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唐开元以后随着唐蕃之间交往的增多,饮茶习俗渐渐传入吐蕃。到了晚唐时期,唐蕃开始在河西和青海进行茶马互市,茶叶开始大量运往藏区,此后茶马互市盛行。1372年始,明朝专设茶马司管理茶马互市活动。清初,茶马互市制度正式建立。茶叶开始源源不断输入藏区并进入寻常百姓家。长期以来的茶马互市在晚清时期因为不再需要大量的战马而演变为货币交易。木里的茶叶消费市场有金尖茶、紧压茶、花茶、红茶、绿茶等。过去有两条路通木里,一是由雅安经康定人背马驮进入木里,一条是雅安经石棉过海棠、顺南亚河翻拖乌下冕宁,再由冕宁县经泸宁过雅砻江到木里。近现代由雅安经西昌、由盐源进入木里。各族商人运送茶盐到木里,收购当地的黄金和名贵中药材,一来一往,获利颇丰。据统计,解放初期从关中进入木里的陕商就开了9家商店,他们从康定贩运边茶、盐、布匹等百货来木里销售,收购黄金、贝母、虫草、大黄、豹皮、狐皮等特产,长途贩运谋利。长久以来,木里藏区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以土司、活佛和大喇嘛为首的统治阶级鄙视商业,排斥经商。藏民篤信佛教,藏族僧侣恪守藏传佛教戒律,不准经商。寺院、头人、大喇嘛所需茶叶等日用品,有专人到外地采购或指定商队专程运来。后来一些陕商从关中进入木里,开了很多商号坐地经商并缴纳茶税。在人类社会历史当中,利益是最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力量。市场经济的萌芽培养了藏族人民的经济理性。土司衙门的官员们看见商家获取了丰厚的利润,意识到经商可获重利。利益驱使他们不惜违反教规,指使亲信或亲戚贩运茶盐经商,有的僧侣和官员还亲自参与经商。民间的黄金、名贵药材与茶叶、盐巴为主的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存在已久。原本不会做生意的木里藏民因为生存的需要、受到外地商人的熏陶和影响,学会交易,购回自己需要的茶、盐和布匹。商品交易渐渐被木里藏区的统治阶级许可,渐渐地被藏族人民接受,藏族传统的贱商观念嬗变了。茶马互市在向藏区提供茶叶和食盐的过程中,实现了汉藏民族在经济上的友好交往,培植了木里藏区的商品经济幼芽。茶盐的消费促进木里藏区传统的贱商观念的突变。资本萌芽在农奴制自然经济里破土而出,这是木里藏区社会经济进步的开端。千百年来酥油茶文化在木里造就了一个持久的、需求量大的茶盐消费市场;培育了木里藏族人民的商品意识。推动了木里藏族人民与外界各族人民的商品交换,促进木里藏区的农牧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其他第三产业的发展。现当代的木里藏区,无论是人民的生活还是生产都离不开内地的支援,木里藏区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共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取得改革成果。

(四)酥油茶成了凉山各族人民交往的媒介物

凉山州的藏族同胞和汉族彝族等兄弟民族友好交往的过程中,少不了酥油茶。朋友相聚要打酥油茶来喝、藏族人家里来了异族朋友,打酥油茶请客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西昌市很多餐饮娱乐场所都有酥油茶,“青稞美酒酥油茶”的赞歌到处都听得到。每年的藏历新年,凉山藏胞要载歌载舞欢聚一堂,其他民族的客人来了,要敬上酥油茶,献上哈达。兄弟民族的同胞感受到藏族人民浓浓的兄弟情和独特的以酥油茶为代表的藏族饮食文化。现在,许多人谈生意、介绍业务、处理各种矛盾都选择酥油茶馆。许多合同在酥油茶桌上谈妥,许多业务在酥油茶桌边做好,很多矛盾在酥油茶奶香中化解。这里酥油茶文化满足了各族人民交往的需要、工作的需要。

(五)酥油茶文化是旅游资源

在国家颁发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表中,酥油茶是多类型都可列入的代表性旅游资源。作为美食,酥油茶是招待客人的“具有跨地区声望的地方饮食”;酥油是“有跨地区声望的当地生产的畜产品及制品”;列入“非遗”名录的竹、木、土陶、金银茶具是“具有跨地区声望的传统手工艺产品”;酥油和酥油茶的制作过程是颇受游客欢迎的参与性旅游资源;茶马古道支线的原始风光与伸臂桥等桥梁文化,古朴典雅的藏区民风民俗,都是独特的体验性旅游资源;川西南杂散居藏区酥油茶待客礼仪和餐饮方式、祭祀礼仪是“特色饮食风俗”。内涵丰富的酥油茶文化,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地域特色。自木里旅游业兴起以来,酥油茶及酥油茶文化己成为著名旅游品牌。富有创意的工艺茶具成为在木里打工、经商、旅游的客人争相购买的旅游纪念品;品尝和饮用酥油茶成为到藏区旅游的必选项目。木里藏区的酥油茶广泛地传播到凉山州各县市及攀枝花各地区。独树一帜的藏餐系列隨着酥油茶走出木里,成为西昌、冕宁、盐源等县市和旅游集散地著名的旅游商品。同时又是汉、藏、彝、蒙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见证。

结语

茶盐贸易促进了内地产茶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促进了木里藏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木里酥油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原巴蜀地区农业文化与川西南杂散藏区农牧业文化交融的象征,是汉藏各民族茶文化交流结合的结晶。千百年的酥油茶文化积淀,出现了木里藏区各民族和谐共居局面;形成了藏族和汉族、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三个离不开”的民族团结理念;强化了木里藏区人民维护国家统一,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念。在广袤的藏区,酥油茶维系着藏区人民的营养链,促进了木里藏区的经济发展。浓郁的酥油茶文化是藏区主要的旅游资源之一,是当前富有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藏区酥油飘香,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和谐。

作者:陆铭宁


    更多人文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酥油茶对地方经济的启迪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rwkx/148802.html

    相关专题:金属功能材料 小木虫 中国直销化妆品排名


    上一篇:探究制度目标设计的考察
    下一篇:体育教学的素质教育研究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