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核算薄弱,会计信息不够准确和有效
目前期刊社会计核算按照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要求进行,执行《企业财务通则》的同时还有部分业务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进行核算,工商税务部门要求其报送企业会计报表,而由于从国家财政获得拨款,有些项目资金要求按照事业会计核算方法核算,必须报送事业会计报表。这种情况造成这些单位会计核算相当混乱,两种完全不同的财务核算理念同时并存,某些业务既可以按照事业会计核算原则进行也可以按照企业会计核算理念进行,关键在于核算者的个人理解和选择,操作的随意性较大,造成会计核算薄弱,具体表现在;首先财务软件功能比较落后,多年未升级。在基本功能方面,会计报表模块没有数据对比分析的功能,甚至不能一键打印所有报表,非常影响工作效率;在报表内容的设计上,除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之外还涉及了很多生产成本、期间费用等明细表,甚至有些报表就是下级科目的明细账,根本就不需要单列表呈现,其中有些表没有自动取值,必须手动计算,加大日常工作量的同时效果也不明显。会计报表模块上年数据取值也没做,数据对比只能通过辅助表手工进行,从帐表中取数导致报表分析基础工作非常繁重。其次在会计核算方法方面,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既定好的方法执行,期刊社没有修改的权限。而上级主管单位是参公的事业单位,下属单位既有出版企业、集团、网站,还有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纯事业单位,情况比较复杂。报表还是多年前设计的,近年来企业会计准则发生较大变化,财经、税务等方面的政策也发生了改变,但是由于上级主管部门没有专人负责科目和报表的改进,而下属的期刊社又没有擅自改变科目和报表、核算方法的权限,导致很多工作都很落后,不符合目前会计工作的要求。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按季度结转生产成本、驻外机构帐务处理滞后、人员费用区分不合理等。譬如,在职工福利费核算方式上,还是沿用原有的“应付福利费”科目,并没有设立“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职工福利费的发生还是沿用老准则先记入“应付福利费”科目,在结账的时候全部转至“管理费用—其他”科目,一并简单处理记入当期损益,并没有按照编录人员、管理人员、经营人员分别记入编录经费、经营费用等科目,明显与新准则的规定不相符,导致利润表中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数据比实际偏小,而管理费用中人员费用比实际偏大。而本来这些问题社里的财务人员很清楚,只是由于管理权限问题无法擅自修改报表和科目,或者说修改程序过于复杂而使这些问题至今得不到解决。最后,外宣期刊社一般都是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虽然引入了成本核算等企业财务通则的内容,但是许多业务还是沿用事业会计的简便处理方法,造成资产账面价值和实际使用价值存在明显差异,使转制资产界定不明确,支出也不能反映资金使用的真实情况,资金管理滞后。
二、财务分析体系薄弱,限制了财务管理职能作用的发挥
首先从财务分析服务的目标群看,期刊社财务分析的读者对象是上级主管部门和社级领导、社经营创收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重点关注的是预算执行进度、资金的控制使用情况和绩效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社级领导关注的是整体财务状况,包括利润、现金流、资金运行情况、人员工资支出情况、经营创收、绩效考核指标等内容,社经营创收部门关注的是经营创收的不同渠道的指标完成进度以及数据的纵横对比分析。财务分析者进行分析完全是为了了解以上各个对象关注的内容和数据情况,期刊社财务分析的服务对象关注的内容简单拼凑构成了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而非进行了系统科学的财务分析。其次从财务分析手段看,期刊社使用的财务软件系统没有对财务分析模块功能进行定义,财务数据对比分析功能目前不能使用,这是该软件一个很大的缺陷。期刊社目前的财务数据分析主要是通过手工填制辅助表进行数据对比,其缺点一是工作量较大,二是人工填表容易出现数据串行、填错等失误,三是辅助表受其设计内容和操作者计算机水平和个人运用excel技术所限功能发挥有限。最后从财务分析内容看,目前期刊社财务分析内容包括经营创收、成本费用、利润和预算执行情况四个方面,这是由期刊社主要财务业务范围所决定的。期刊社基本不存在筹资和投资活动,不必进行盈利分配,除了日常的往来款结算产生的小额应付帐款之外,不存在其他类型的债务,所以不进行偿债能力分析;分析的内容主要围绕经营活动,同时受财务软件和分析人员业务水平所限,分析内容上仅仅是简单的数据对比,难以为报表使用者了解期刊社过去、评价期刊社现状、预测期刊社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
三、财务机构内部管理有待完善
首先,现有的财务人员素质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信息化、知识化的理财需要,财务管理人员习惯于一切服从领导指示,理财观念滞后,缺乏掌握知识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财经类中高级职称员工较少,从业人员整体业务水平都需要进一步提升。其次,缺乏轮岗和强制休假等内部控制规范的有效执行措施,由于期刊社现有的财务人员年龄、业务水平、性格特点、专业等各方面的限制导致各个岗位之间很难进行轮换,会计人员由于没有进行过岗位轮换,都只熟悉自己职责范围之内的业务,一旦发生岗位变动难以迅速适应新岗位的业务,容易出现错误,降低工作效率,严重的甚至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再次,业务培训、交流学习等提升业务水平的机会缺乏常态机制,财务人员缺少专业的业务培训,也没有走出去与其他出版单位交流学习的机会。继续教育工作滞后,培训往往照本宣科,不能结合财务工作的具体情况对财务人员进行指导、培训,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四、驻外机构财务管理缺乏有效控制和监督
首先,驻外机构没有专门的财务人员,由业务人员兼职财务工作,而且兼职财务人员并没有系统经过财务业务培训,缺乏专业会计知识,不懂得基本的会计记账方法和原理,因此导致驻外机构报账系统的使用无效,只能沿用传统的流水报账形式,内容简单甚至易错,难以达不到会计规范要求。其次由于人员经常变动,经常报账不及时,财务事项的沟通也不通畅,导致驻外机构财务管理滞后,资金的使用和审批程序未得到有效的执行,总社只能是事后监督,会计监督功能较弱。再次,总社对驻外机构缺乏财务审计程序,经费的使用只能根据账面的情况检查分析,不能到驻外机构进行常态的审计检查,财务监督比较薄弱。外宣期刊社多为差额补助,近年来拨款连支付日益膨胀庞大的人员工资也不够,自主经营创收的能力又因为统一的分配模式不能有效地促进,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同程度的挫伤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导致资金来源紧张,资金规模逐渐缩减。转制过程中,单位进入市场经济大环境,这种市场环境的改变给财务投资活动带来更大的风险。信息不对称会加大决策风险,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时机掌握不好等因素会带来存货、资金使用的风险。种种迹象表明,传统的事业财务管理理念已经不适应转制单位市场化的需要,必须加快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能力,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面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外宣期刊社必须转变观念,早日制定应对措施,促进改革顺利进行。改制过程中,期刊社各类管理机制逐渐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改变和运行,财务管理模式也必将配合随之调整。按照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设计建立一套全面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资产管理,加强资金运作,扩大资金来源渠道,对会计核算、财务分析、财务内部机构管理、驻外机构财务管理等方面运用现代财务管理方法和模式进行设计和修改,严格财务监督和内部控制,建立内部审计制度。由此实现由传统事业财务管理向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转变,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建立既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又能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的财务管理机制。
作者:曾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