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人文科学 >

财经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摘要】本文通过对市场新环境对于人才需求的分析,阐述了财经类课程实践性教学应遵循的原则,针对现阶段财经类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模式以及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方向,并提出了实践性教学的相应创新策略。

【关键词】财经类课程;实践性教学;创新现阶段

我国高校中所开设财经课程的学校很多,而相应的学生人数也非常多。受到不同高校自身情况的限制,在学生培养的方向与侧重方面也有所差异。不同学校对于教学过程中的计划、资源配置以及课程内容等各不相同。相对来说,不同学校所培养出的人才也具有不同特点与实力。但是整体上看,多数高校均偏重于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方面,而对于实践能力培养虽在逐步的强化,但是依然还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在市场环境竞争逐渐激烈的今天,如果学生不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自身的发展。但是在财经课程教学中,也不能一味地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机融合,形成一套创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让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是自身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1、市场新环境下对财经类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在改革开放三十几年以来,我国的经济逐渐的走向世界,向全球化的方向发展。而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尤其是财经类人才表现得更为明显。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逐渐加快,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不愿意再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人才,而是想通过招聘就可以立即获取此类人才。

2、财经类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制定中应遵循的原则

2.1科学全面地认识到实践性教学所包含的内涵以及外延。在进行财经类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选择中,要对其内涵有充分的把握,要了解实践能力所涵盖的内容,同时也不要局限于固有的教学模式中。只要可以使学生增强动手能力以及对知识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都可以采用,这样才能让教师更好的将实践性教学运用到财经类课程的教学工作里。

2.2要建设相应的校外实习平台。在建设校外实习平台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困难。不过,唯有通过此手段,才可以更好的处理学生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也才可以更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快速提升。因此,在进行财经类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平台,使学生能真正的在实际岗位上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掌握实践技能。

2.3要坚持持续更新的原则。只有更新跟上脚步,才可以将学校内部所进行的实践训练和真实的市场环境更加相近。对于实践训练所用到的相关材料,虽然在全面的及时更新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但教师应及时对材料适当的补充,并且对于一些重要的教学用材料要做到实时、全面的更新。

3、财经类课程教学中实践能力培养的创新策略

3、1从管理体制上创新。学校在管理体制上要进行权力的科学分配。由于在校内实践基地的成立工作中,有关的计划、内容、设置等都依靠于学校进行整体的规划,这样才能使各种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此时就要将权力集中到一处,那就是交由学校管理。而对于不同财经类课程的校内实训来说,在教学内容、训练安排等多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又要依靠不同的专业和学院来完成,通过最大的调动相应的学校与社会资源,以实现校内实训与市场环境的高度一致,此时就要将权力分散到各个部门。也就是说要从管理体制上做到集权与分权的创新。

3.2在课程设置中要创新。在财经类课程实践性教学过程中,要把实践课程和整个教学计划相结合,不能将理论知识的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相隔离,要科学恰当地讲实践课程穿插于专业课程教学中。因为,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学习,要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来更好的提升实践能力。也只有将两者的课程设置完全的结合,才可以真正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3.3抓好硬件设施建设,为实践能力培养打好基础对于财经类课程的实践教学来说,相应的硬件设施非常重要。学校可通过建设模拟实验基地,对会计部门、金融单位等进行模拟实训。同时,也应当按照不同财经类课程之间的关联度,形成综合的实践基地,把每个财经类专业涵盖的岗位均浓缩其中,然后在具体经济业务的操作下,使之成为系统的整体。可以使学生通过这种接近真实的环境,来掌握不同部门与岗位的实际操作技能,提升实践能力。

3.4建立多种考评方式。如果不进行考核,就不可以清晰的了解到学生学习的情况,也不可以评估实践性教学的作用如何。但是,过于单一的考核评价体系,又会在很大程度上磨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利于实践性教学的深入开展。因此,在制定考评制度时,要采用多种形式结合的方法,不仅通过考试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学习情况,还要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过程评价体系,考查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对学生做出综合性的评价,使学生对于财经类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训练更加的具有积极性与热情,推动学生全面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玉佳,纪海荣.高校财经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02)

[2]李慧文.关于财经类高校实践教学问题的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5(30)

作者:范享玖 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更多人文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财经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rwkx/142372.html

    相关专题:原子核物理评论首页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上一篇:小议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政府机制
    下一篇:PBL结合TBL教学法在内科学的思考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