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人文科学 >

残疾人产品设计易用性研究

1残疾人产品设计

面向残疾人的产品种类很多,诸如供残疾人使用的设施(如大街上的盲道、医院等公共场所门前便于轮椅上下的缓坡、公共卫生间里特设的带扶手的坐便等),以及供残疾人使用的各式生活用品。但最受残疾人欢迎的还是种种有助于弥补或提升残疾人受损功能的各种辅助器具:如假肢、外骨骼、轮椅及各式助行器等。以上种种设施和器具都应让使用群体用得顺手、方便,也就是说要符合“易用性”。这里的“易用”有简单明了、易于使用之意,然而“易用”又绝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简易、容易,它必须要兼顾以下几个方面。

1.1易用性要以保证器具的功能为前提

器具有助残功能永远是第一位的,助残功能是此类器具的基本价值之所在。它之所以能对使用者残损的功能进行实质性的补偿,让使用者得以过上或接近于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是因为这些器具在某些方面具备或接近于具备正常人的工作能力。当然,在保有功能性的前提下,助残器具还是要结合使用者身体残损的具体情况,在需要的地方增设一些扶手、护带之类防护性辅件,在具体操作上尽量简化程序,使之便于残疾人自如地、安全地独立使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器具的预设功效,对使用者以更切实的帮助,使该器具博得残疾群体的认可和欢迎。

1.2易用性还须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助残器具的使用者都是身体功能有所残损的人,在常人看来很安全的器具,对他们来说可能并不安全。所以,此类器具的设计者必须设身处地地结合使用群体身体残损的具体情况,周密考虑安全因素,强化器具的安全设施,在设计上不留丝毫漏洞,确保使用者的安全。器具生产者也不能掉以轻心,必须确保产品质量,消除一切隐患。这样,才能让使用群体用得舒心,用得放心。

1.3易用性要依托于设计和制造的科技水准

不仅器具的助残功能有赖于科技水准,器具的易用性也与此紧密相关。如何在保证助残功能的前提下简化器具的操作程序,如何使各种部件之间衔接更加合理、运转更加精准便捷,都需要借助于相关的力学、材料学、机械制造等知识与技能。由于助残器具是要让残疾群体使用,以便弥补或强化受损功能的,因而它也迫切需要生理学,以至人机工程学的支持,使器具能够更好地与使用者身体的相关部位相匹配,更稳妥、更便捷地进行人机接触、结合,有时甚至还需要将二者融为一体(如各种假肢)。必要时,还要针对每个使用者个体进行量体裁衣,对器具做针对性、适配性的改动,使之更加人性化。这样,才能让使用者在使用中得心应手、灵活自如,才能更充分、更便捷、更有效地发挥该器具的预设功能。

1.4易用性还要兼顾器具的美学功能

助残器具和所有其他产品一样,都应重视外观设计、加工工艺,使其不论在外观上、色彩上还是在精细程度上,都尽量精美,给使用者一种舒适感、美感,让使用者心情愉快;决不可粗制滥造,给使用者心灵上留下隐隐的遗憾。这样,才有助于使用者心生愉悦,喜用,爱用,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这也是对残疾人员的尊重和帮助。

2基于易用性的产品开发实例

我国残疾人群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关注他们的生活,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他们企盼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的梦想。实际上,不少残疾朋友从未消极等待而停止他们积极自救的努力,他们始终不懈地力求自我脱困。中央电视台“我爱发明”栏目就曾报道过这样感人的事例:一位居住在东北乡村的大叔不幸失去双臂,为了应对生活的挑战,他硬是自行研制出了一付机械铁手,赋予这付铁手抓、握、提等各种功能,不仅能提起重物,还能穿针引线,抓起并移动鸡蛋和活鱼,甚至可以用这副自制铁手方便地使用经过配套改装的锹、镐、锄头等农具从事简单的劳动。另一位居住在城市楼层中的老人,为了能使由于病残不良于行的老妻能比较方便地上下楼,进行户外活动,竟克服重重困难,研制改装一部可以推着患者自如地上下楼梯的新轮椅,满足了妻子的心中企盼。他们以实际行动充分表达了残疾群体对一般助残器具的不满足和对更高档次助残器具的强烈企求。社会有义务也有责任向他们提供具有更大功能、更安全、更易于使用的助残器具。在众多的残疾人群体中一部分是听力语言残疾的残疾人。听力语言残疾,是指在启动听觉器官接收语音信息的能力方面或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语言障碍,不能进行正常的语言交往活动的缺损、能力障碍或能力低下。其中听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觉障碍,而听不到或听不真周围环境的声音;语言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不能说话或语言障碍,很难同一般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往活动。人工耳蜗的研发应用,是当今仿生科学最具震撼的高科技发明之一,是目前治疗重度及极重度耳聋唯一有效的手段。它利用声、电、磁转换原理,把外界声能转换为电能,通过经手术植入人耳蜗的微电极极阵,使声音避开失功能的内耳而直接经螺旋神经节传导至中枢而产生听觉。目前澳大利亚科利耳公司的人工耳蜗帮助更多的听力残疾人恢复了听力。该人工耳蜗工作原理是麦克风拾取外接声音并转换为电信号送至言语处理器;言语处理器将有用的电信号按一定的言语处理器策略进行编码;编码后的信息由感应线圈经无线电波感应传至体内植入体;植入体将此信息送至插入耳蜗后的电极,听力残疾人就可以听到外界传来的声音。人工耳蜗的基本组成包括:植入部件(通过手术植入到人体内的部分),包括接收/刺激器和电极组,由钛合金、铂金、硅胶和生物陶瓷等材料组成,这些材料已被证实能与人体组织相容,不易被人体排斥。体外装置(佩戴于体外的部分),包括麦克风、言语处理器和传输线圈,其中言语处理器有耳背式和体配式两种。笔者通过对人工耳蜗装置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的了解,自行设计了一款创意人工耳蜗,该款耳蜗在已有耳蜗的基础之上,增设了模式调节器,使模式调节的环节变得简单轻松;此外,在耳蜗的外形上,采用了耳夹的佩戴方式,接触的地方采用了亲肤材料,缓解了耳背式带给耳部的不适感。该款设计已在2012年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陕西省分赛区荣获三等奖。

3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应更多地考虑使用者的用户体验和易用性的操作设计,使生活变得更加简单易处理和充满乐趣。设计师在设计一款产品时,除了要在设计初期做好市场消费者意愿的调查,还要善于从这些调查问卷中分析出该款产品目前所具有的优秀功能特点和希望被开发设计并改进的功能特点,结合设计师个人大胆的创新实践,反复推敲,以设计出更加成功的产品。

作者:高敏倬 单位: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工业设计系


    更多人文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残疾人产品设计易用性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rwkx/139763.html

    相关专题:化肥设计 广西生态功能区划


    上一篇:医院项目管理考核机制论述
    下一篇:火力电厂节能减排研究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