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体育教学特点和策略
摘要:体育教学能够让学生具有更加广阔的眼光,心胸更加开阔,在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学校体育课是引发学生体育兴趣的基础,是引导学生健康爱好的关键,是指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主要手段。教师应抓住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更好地实施体育教学。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教学;教学策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需要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立足长远,为孩子的一生着想。基础体育教学不仅为学生一生的体育锻炼奠基,而且为整个教育阶段的体育锻炼打下了基础,养成了习惯。
一、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毛泽东主席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他在青年时期非常注重身体锻炼,坚持用冷井水擦澡,曾经有一天夜里冒雨翻越山头,目的就是要让自己的身体经得起风吹雨打。那一批革命先贤大多如此,青年时期的锻炼练就了他们超强的体质,他们才能经受革命的洗礼,爬雪山、过草地,在和敌人斗争的同时一次又一次地挑战着身体的极限,对抗着大自然的恶魔,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革命前辈都有强劲的身体,他们才得以实现自己的宏图远志。然而,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很少再有人如此积极主动地进行身体锻炼了。这是十分值得引起重视的。体育教学能锻炼学生的坚毅品格。现在的孩子在家里面是父母的宝贝,百般呵护,宠爱过多,他们生活优越,身体单薄,大多数父母也没有锻炼的习惯,不能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再加上现在的父母过于重视孩子的学习,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都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很少让孩子养成干家务的习惯,也没有其他的锻炼方式。除此之外,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庭主要还是母亲在管孩子,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是缺少的。不仅如此,幼儿园老师也是女性,且普遍比较年轻。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他们对千变万化的社会认识不充分,对事物的发展估计不足,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心理素质差,处理问题不够沉着,缺少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遭受一点挫折就悲观失望,丧失信心,逐渐养成柔弱的性格,而缺少坚毅品格,比如不够果敢,胆子小,不能雷厉风行,更是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甚至是敏感,容易忧伤。体育教学能够让学生具有更加广阔的眼光,心胸更加开阔,在不断地挑战自我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学校体育课是引发学生体育兴趣的基础,是引导学生进行锻炼的关键,是指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主要手段。社会的发展对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课不但要通过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更重要的是通过锻炼身体,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二、基础体育教学的特点
教育的一个原则就是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教师要根据每个年龄段不同时期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措施。任何教学方法都要适应学生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特点,忽视了这一点就容易揠苗助长,得不偿失。小学阶段的孩子年龄小,活泼爱动,精力充沛,而且可以在短时间的休息后很快地恢复体力,所以这是他们身体适应性和修复功能最好的阶段。但是,另一方面讲,小学生爱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缺乏纪律性,不习惯被约束,往往是由着性子来,不能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坚持和忍耐的品质。对于这些特点,我们在上体育课时,如果只是一味地进行书本教法是没有多大效果的。所以,我们要采取适合小学生心理的综合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而且,体育教学多以兴趣教学为前提。因为上面提到的原因,学生还缺乏自制力,不能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品格,老师也不能强迫学生,用体罚或者其他强迫的方式来威逼学生就范,这样容易导致学生的厌烦心理,反而得不偿失,所以,体育教学要从培养学生对于运动的兴趣入手,首先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既要满足学生喜欢运动奔跑的欲望,又要顺势利导,让方法更有利于他们的运动,帮助他们实现对运动的追求。另外,体育教学还应多样化,用多样的运动方式满足学生的要求,一来可以发现学生对不同运动的兴趣点,可以发现不同擅长的学生,还可以调剂同一种运动带来的单调感和乏味感,推迟学生疲劳的出现,教师可采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小学体育教学还有游戏化的特点。游戏是人类学习的常用手段和有效手段,是对正式活动的演练和模仿。通过游戏提高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是小学体育教学中十分重要的问题。游戏既可以有竞争,又可以调动学生的体能训练,又具有趣味性,所以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体育游戏可以放在体育课开始的时候,帮助大家提高运动的兴趣,也可以在结束的时候,帮助大家放松一下心情,舒缓一下紧张的肌肉群。当然,教师也可以在体育课的中间,适时做个体育游戏,变换一下运动的方式。
三、体育教学的常用措施
学会鼓励,让学生爱上体育。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情绪波动大,注意力的持续时间短,很容易出现厌烦心理,因此教师上课时就要在合适的时候进行鼓励。这个“合适的时候”是说要选择时机和鼓励的语言,选择合适的节点,用具有指导性的具体语言,这样才能让学生听到心里去。比如,“小童,你这个踢腿动作做得不错啊,课下一定偷偷练习了吧,如果你能够把腿再伸得平整些,就更帅了。”用这样的话来鼓励学生,传递给他两个信息:一是好的表现靠的是勤加练习,课下在家里自己练习了就能有优良表现,虽然可能他并没有在课下练习,但传递和暗示给他的信息就是这样的;二是改正点毛病,动作更规范的话表现会更好。方式灵活,让课堂富于变化。体育锻炼需要重复性训练,也需要不断增强力量和频率,但是,小学阶段的体育课堂还不能这样太过用力,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和持续性。教师可以适当变化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新鲜感和愉悦感,例如将音乐与体育结合、开展竞争性活动、引入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在这里介绍把猜谜、讲故事引进体育课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法,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常变常新,步步深入,始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最后,荣誉激励,让学生体会到优秀运动品质所带来的荣耀。老师可以设立多种方式的奖励,让那些能够坚持、表现强壮的小英雄们受到尊崇。凡是表现为不放弃、不怕苦难,敢于面对等各种优秀品质的表现都值得肯定,可以让同学们鼓掌,让大家集体喊出对他的鼓励和尊敬,也可以赠送小红花,或者让他走过整齐的列队,接受大家的注目礼,等等。
参考文献:
[1]孙寅超.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价值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3(25):66~167.
[2]唐炜烽.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8):139~140.
作者:张廷坤 单位:河北省宁晋县长路中心小学
第二篇:小学体育课堂足球教学策略
摘要:随着当今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我国小学体育足球教学的地位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体育素养,教师就要积极响应体育足球教学的宗旨,努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以此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养和达到强身健体的教学目的。当然,高效的小学体育足球的教学,需要的不仅是教师的努力,还需要学生的配合。小学生对足球的认识和了解是比较陌生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水平都是大相径庭的,因此,为了改变现状,本文以如何更好地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开展足球教学为主要内容,进行相应的策略探究。
关键词:小学体育;足球教学;策略
探究足球在中国古代时便以蹴鞠的形式出现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其依旧在社会中存在。现阶段,新课标已将足球教学当做小学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因为我国小学教育希望借此能在丰富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同时,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身体健康发展。随着当今体育事业的发展,足球在世界上的地位有了显著提升。良好的教育策略是成功的一半,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足球,已经成了广大一线体育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细化教学目的及任务是前提
在小学体育的足球教学课程中,教师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足球知识、初级的应用技巧和简单的裁判方法等。这些目标看起来虽然简单,但是对年龄较小的小学生而言,要想让他们熟练地认识和理解足球,或多或少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和难度的。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强化足球教学的效果,就必须将教学任务和目的进行细化,因为只有这样,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例如进行传球训练时,有些学生的态度就比较散漫,致使传球练习的效果不太好,这时,教师就应当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传球的目的:“在进行足球比赛时,传球是球员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没有传球,就没有一场好的比赛,甚至可以说,没有传球,就没有足球比赛。”足球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假动作、传球、运球、顶球等,在教学之前,教师要先明确自己每堂课将要教授的内容,在上课之前先把教学任务告诉学生,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再进行相应的训练。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熟练掌握课堂中所学的内容,教师在课程的最后还要进行教学检测。在此我们以细化教学任务为主要内容进行举例探究。例如在进行运球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教学任务分为两部分,一是开展热身运动,像是慢跑几圈,做一些热身操等,以此帮助学生活动筋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讲解运球知识和实践运球,首先要先让学生初步认识脚内侧运球与脚外侧运球的基本动作,再进行直线折返、S型穿梭标志桶、运球接力赛等分组练习,实现教学上的理实一体化。
二、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关键
为了提高小学体育足球教学的质量、增强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就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出发,努力加强对教学方法的创新。首先,游戏教学法。其实,就体育运动而言,游戏就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合理的游戏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胜心理,再加上教师适当的引导和练习,一段时间后,学生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提高自主练习的能力,进而实现足球教学的目标。其次,激励教学法。每个小学生都喜欢得到教师的表扬,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因此,在进行足球教学的时候,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加强对激励法的应用。例如在班级中设置“足球体育新星”的评选栏,当学生达到教师创设的评选要求以后,就可以荣登榜栏,而对于有进步的学生,教师也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这样的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能让学生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最后,竞赛教学法。在小学足球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针对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例如在进行运球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三组,开展“S型穿梭标志桶”的运球比赛,在比赛中,学生的热情会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教学效果也会有质的增强。
三、建立良好师生教学关系是保障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有效地将小学体育足球教学的氛围活跃起来,还可以切实地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实现成长。那么,如何通过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足球教学的有效性呢?首先,就教师而言。教师要摆脱传统的足球教学理念,努力树立师生平等、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在小学体育足球教学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应当是组织者、引导者、鼓励者,在学生完成相应的足球练习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反馈,而在评价反馈中教师则要以鼓励机制为主,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感受到教师关注的同时激发学习自信心。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深入理解学生。教师主要培养的对象是学生、对教学内容及形式的设计依据也是学生,由此可见,深入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有助于教师进行相应的教学指导。其次,就学生而言。学生是体育足球教学课堂的主人,也是配合教师教学的人,为了更好地推进足球教学的进程,提高学生的足球体育素养,学生就要努力配合教师,与教师多沟通,在逐步了解教师的过程中使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和谐融洽。总之,创建良好的师生教学关系是上好小学足球课的重要保障,只有当师生之间实现共同进步、相互发展的时候,小学体育足球课程的价值才会被真正挖掘出来。总而言之,小学体育足球教学的开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对小学生而言,体育足球教学的有效与否,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身心是否健康。教师要想做好足球教学工作,就必须细化足球教学的目标及任务,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脚踏实地,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因为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足球教学工作做好,学生的体育素养才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唐俊伟.浅谈小学体育足球教学中学生的多向培养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5.
[2]王萍.小学体育足球课的有效教学策略[J].快乐阅读,2015.
[3]杨斌.小学足球教学质量提升的策略分析[J].学子(理论版),2016.
作者:蒋经纬 单位: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
第三篇:趣味性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作用
摘要:小学体育对于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起到重要的作用。新课标要求小学体育教学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提高小学生对学习体育知识的热情。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趣味性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趣味性
教学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家长和部分教师认为体育课不重要,导致小学生对体育知识没有太大的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家长、部分教师、小学生意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对于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趣味性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趣味性
所谓趣味性就是要让学习者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学习,在学习中体验乐趣。研究结果表明,和谐的、愉悦的教学氛围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要处理好教学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尽力创设平等互助、积极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作用
1.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和家长都过度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学生身体和心灵的健康,所以,在教育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让小学生在寒假和暑假参加很多培训班,增加了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剥夺了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所以,强化体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小学生对体育运动感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在轻松的学习气氛中,不但构建出小学生应有的体育知识,还能锻炼小学生的身体,为小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2.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趣味性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身心放松的状态,这对于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具有现实的意义,有助于发展小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不断拓展小学生自我表现空间,进而提高表现能力。另外,趣味性体育教学,还能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二、在体育教学中加强趣味性的对策
(一)教师尊重和爱护学生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做到爱护和尊重小学生。小学生还处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时期,在课堂上难免会出现思想溜号的情况,也会有出错的情况,教师应持有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小学生,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在改正错误中,不断成长和进步,从而体验到学习体育知识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安排的教学内容应具有可行性、合理性,应符合小学生的生理特征。小学体育课程是以练习身体和提高身体素质为目标的一门课程。所以,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应符合有趣、易懂、可行等要求,但是传统体育教材有很大的封闭性,学生在练习一些体育动作时,只是在机械地重复或者模仿,长此下去,小学生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笔者在长时间的探索和积累过程中,发现小学生生理具有如下几点特征: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容易兴奋、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等。在一节体育课中,小学生的意志、情绪等都会发生变化。在教学过程中,在上课前十分钟,小学生听课注意力是最集中的,在课堂中间意志力是强的,在距课堂结束十分钟情绪是最高的。根据这样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在课堂前十分钟讲述需要学习的新内容,有助于小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在课堂中,安排一些已经学过的内容,让学生复习和巩固旧知识;在课堂结束的前十分钟,有目的地安排一些具有趣味性、竞争性的学习内容,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重视体育课堂的组织教学
在对体育课进行规范中,要求体育教师要认真、仔细,整队集合、精神状态、组织纪律、布置场地器材等工作,都需要体育教师努力做好。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小学生的情绪随着体育课各个部分内容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上课前,任课教师要组织小学生布置体育器材,为体育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在上课时,考虑到小学生还沉迷于课下活动的快乐中,应开展一些趣味游戏,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在体育课程中,基本部分作为重点,体育教师要转变传统体育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上引进一些新的东西,引进一些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的游戏,唯有这样,才能满足现代学生学习体育的需求。在结束课堂教学时,有些小学生的情绪已经松懈,这时候体育教师应进行一些有助于调节学生情绪的游戏,帮助学生掌握这节体育课学习的内容。
三、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生学习活动受到阻碍后,任课教师应通过提示、启发和引导等帮助小学生分析困难,并勇敢战胜困难;在小学生学习活动非常顺畅时,体育教师应鼓励小学生敢于实践,让小学生敢于尝试和挑战新鲜事物,锻炼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小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秦洁.“激发兴趣”在小学体育课中的运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3,(8).
[2]吴金林.体育课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J].考试周刊,2012,(71).
作者:于鹏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
第四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策略分析
[摘要]在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过程中,重点是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不断加强体育课外实践,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同时提升合作精神。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质量;途径;策略
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的提升,对学生身体和心理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在《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中规定,小学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因此,要重视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注重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结合,找到适合学生体育发展的教学策略。
一、优化体育教学氛围
在《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基本理念指出要“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可见,要开展好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教师就要注重教学氛围的优化,帮助学生调节好上课的心情,将学习体育的过程看做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能够积极跟着教师的指导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并且积极提出自己对于体育活动的看法。比如,在小学体育中有一节“原地高抬腿跑”的教学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讲解高抬腿的重要性,并积极融入学生当中,和学生一起进行运动,这样学生在运动中发现自己动作有问题的时候才能够及时进行改正。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提升锻炼的效果,教学质量也会得到提升。总之,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因此教师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创设出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从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融入体育游戏教学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小学体育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成长、一种身心的愉快。而体育游戏与课堂教学融合恰好能够实现这样的教学目的,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通过体育游戏教学,学生会积极参与其中,合作意识、规则意识也会得到提升。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网鱼”的游戏过程中。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是网、一组是鱼,在游戏过程中鱼需要躲避网的追击。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在鱼群中选择一个“鱼王”,或者在鱼群中规定一些可以破坏网的小鱼,这样就可以将鱼和网放在同样的地位,激励“鱼”勇敢向“网”进行攻击。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游戏中,教师还可以规定“鱼”的寿命有两条,这样整个游戏场面就会变得十分激烈,学生都积极踊跃参与其中。学生在游戏中娱乐身心的同时还了解到要参与任何体育运动必须要有规则,如果没有规则,那么游戏就无法顺利进行下去。学生在玩闹的过程中不但学到了知识与技能,学生的情感也会变得丰富起来。这样在接下来的“足球比赛规则”“篮球比赛规则”的讲解过程中,学生就会认真听讲,然后运动中会将这些规则运用起来,在看待一些违规动作的时候也会表示理解。这样就能让学生从小树立规则意识,了解无论是体育游戏还是体育运动都需要遵守规则。
三、开展体育创新活动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因此,体育教学的内容不仅局限于课本上的教学内容,还需要对体育教学活动进行创新,在考虑学生个人特长和创新潜力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参与到体育实践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比赛或者观摩大型体育赛事,在参与过程中了解体育精神。比如,为了让学生增强对足球训练的热情,教师可以在世界杯或者欧洲杯期间,带领学生一起观看比赛。学生通过足球比赛会对足球规则、足球技巧有初步的了解,并且一些优秀的足球明星的踢球过程往往会给人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学生通过观看比赛就会产生想要学习足球的冲动,想要像那些足球明星一样将球踢好,因此在进行足球基础训练的过程中,就会积极参与其中。再比如在学校的春季或者的秋季运动会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这些活动,让学生体会在运动场上驰骋奔跑的乐趣,体会体育竞技所带来的快感。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思路,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教师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开展体育教学,这样才能够避免教学的低效,学生体育能力才能快速提升。
作者:吴云辉 单位:江苏丹阳市珥陵中心小学
第五篇:小学体育教学与大课间活动研究
1大课间活动的由来
常州市觅渡桥小学作为省教科所的实验基地,一直以来致力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空间,转变教学行为”的教学课题研究,贯彻《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精神,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落实“生命——和谐”的教育理念。以下是针对校园小场地、多班级的特点设计的大课间活动计划。
2课程设计
2.1指导思想为了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程理念,将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作为开拓途径。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中小学除了体育课以外,很少有其他的体育活动内容,学生缺少锻炼身体的时间,一个星期只有标准要求的3~4节体育课,这对学生的身体很不利。因此,拓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是增添学习生活的着色剂,还可以一改往日单调乏味的课间操,拓展学生的个性发展。2.2活动目标保证学生的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促进其健康成长,并能够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养成终身体育观念;利用大课间时间充分放松,享受体育的乐趣,发挥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保证学习的高效率;加强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联系,提升学生自身的合作意识与交际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校园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与活动兴趣。2.3实施措施2.3.1时间安排拟设定大课间活动的时间和时长,时间段具体设定,时长为30min。在这段时间内,其他教师不得占用,遇到天气状况等原因不能进行室外活动的,可以改在室内进行。具体活动内容由班主任安排。2.3.2施行保证为了保证大课间活动的顺利有效进行,学校督导应该担负起检查、督促的责任,班主任之间定期交流活动内容与成果,互相学习,各取所长;学校也会定期设定评比活动,选出活动开展最好的班级,并给予奖励。2.3.3资源保障以投票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决定大课间活动的内容以及相关器材,并由学校统一添置购买。细化到具体的活动内容,则需要小型的、易损性器材,由各班级自行决定并自带。2.3.4安全措施为了保障学生在活动期间的安全,应划定各个班级的活动场地范围,禁止学生乱跑,避免因意外摩擦发生混乱事故。班主任要随时警惕,另设几名教师负责整体的协调和安全性监督,保证大课间活动的顺利开展。2.3.5奖励制度首先是对教师的考核。主要考察班主任的态度和责任意识,因为班主任是活动开展的保障和维护者,决定了大课间活动完成的质量。评比标准可以参照活动开展的内容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其次是对活动内容的考核。可以利用家长会的时间,将活动开展的相关情况提出来让家长来评价,引导家长对活动的讨论;此外,学校还应该积极进行自我考察,通过与其他开设相关活动教学的院校进行比较,寻找自己的不足,学习对方优秀的地方等。2.3.6不断创新要保证大课间活动长远的发展下去,就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增添活动的新形式、新内容,避免沦为课间操的“翻版”。因此,大课间活动应该要具有灵活性和自主性,除了一些必要的时间、形式安排以外,学校不应该规定到方方面面,应该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自身特长,鼓励开展多种活动项目。2.4场地安排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可以安排在跑道区、篮球场、小花园活动区、前操场、地下乒乓室等各个活动不变的,可以定期按照活动内容的需要交换场地。三、四年级的大课间安排在上午第4节课,五、六年级安排在下午第3节课。各班定场地,定内容,然后领器材由各班上课教师带领学生在固定的场地进行活动,做到相互不干扰,而且活动项目丰富,使学生每次大课间都能体验不同的活动项目。2.5活动内容安排活动内容主要以保证学生的安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活动深入、有效地开展为原则进行。不同的年级应该开设不同类型的活动,如低年级学生应该以素质练习为主要内容,加入一些体操的练习,适当地增添益智类小游戏,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活动的内容则应该侧重于身体的锻炼,设置球类游戏和比赛,更高一些水平的学生可以加强其体能方面的训练,使活动内容趋向正规化。2.6活动效果近年来,虽然一直受困于场地小、人数多,但是大课间一直开展得有声有色,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一致认可。这主要得益于学校领导的合理安排及班主任的有效管理,各位班主任都能利用自己的特长,发挥想象,甚至把学校的课本剧的排练及航模等也充分利用到大课间中来,他们也能与体育教师协同配合,一起来完成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各项目的练习,使学生们身体的各个部位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在阳光的沐浴下,学生们可尽情地享受生活、寻找乐趣,把学习带来的压力与紧张的气氛及时地宣泄出去,享受童年应该有的欢乐。学校定期对各班大课间活动进行满意度调查,主要是活动内容的安排、学生参与程度等,看一下各班活动内容是否有创新,是否有其他各班可以借鉴的活动内容,是否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等。这样既达到了活动的目的,又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同时还促进了班主任发挥想象力,不断更新活动内容。
3大课间活动案例分析
3.1活动形式以年级为单位,一~三年级参与室外活动,四~六年级参与室内活动,采用隔天轮换的方式。既可以规避学校场地有限、学生活动范围小的弊端,又便于教师统一管理,减少学生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另外也让大课间活动的形式更加具有变化性,让每一位学生对每天的大课间活动都有所期待。3.2活动项目在保障学生安全性前提下,室外活动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竞技类活动(如躲避球、拔河、接力赛跑等)、益智类活动(如下棋、猜谜语等),室内活动可以安排诸如练反应(教师分别喊出举右手,放左右手,看左边,看右边等口令,学生要根据教师的口令做出相反的反应),推手掌(选择2位同学站稳之后,互相推动对方手掌,谁先移动脚步即视为失败),并定期(一般为每周更换,或者采用每月轮流)变更大课间游戏内容与形式,从而一方面可以凸显大课间活动的多样性,让每一位小学生都愿意去主动参与,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多样化的课间活动中能有所收获,得到启发,如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与集体荣誉感,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思维等。
4对大课间活动的思考
当前,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均衡发展,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既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更是在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方向与新思路。大课间的时间相对较长,也更为集中,是组织与推行多样化活动项目、丰富学生课间生活的重要时机,更是践行素质教育基本精神的必然选择。值得注意的是,开展大课间活动必须遵循安全性、可操作性、教育性、趣味性等原则,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接受能力、个人喜好、生理特点等,优选更为新颖、丰富的活动项目,同时更要给学生选择的自由,在确保大课间活动顺利推进的前提下,让他们自主安排自己喜欢的活动方式,从而进一步凸显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调动小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除此之外,为了实现大课间活动教育功能的最大化,学校还应设定安排制度表,让学生每周写一份活动内容,及时记录自己在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得到的感悟与启发等,促进学生对活动本身的意义进行思考,只做不思无所进。当然,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除了强调活动的锻炼性之外,更要突出教育性,也就是说,大课间活动可以选择一些与智力锻炼相关的游戏,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为出发点,以尊重学生参与意愿为宗旨,以实现大课间活动娱乐性与教育性有机融合为根本目标,组织与设计活动项目,并定期变更与创新活动内容,始终确保大课间活动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学校推行大课间活动的既定目标,让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够体会到大课间活动的乐趣,并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展现自我,锻炼能力,张扬个性。
作者:唐锋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觅渡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