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人文科学 >

蛾种群动态与风险分析释解

1细梢小卷蛾种群动态

各地所设监测点数量与基本信息见表1。曲靖市会泽县3个系统监测点3年内细梢小卷蛾的危害株率基本保持不变(90%~100%),但虫口密度增高。2012年细梢小卷蛾的种群密度与2010年相比,显著上升(P<0.05),样地内最高虫口密度达到70头/100梢(蛀梢率>70%)(图1a)。昭通市昭阳区监测点的种群变化趋势有差异,1号监测点由于在2011年进行了修枝,2012年虫口密度显著降低(P<0.05),但虫口密度与危害株率仍保持较高水平;2号监测点2012年虫口密度是2010年的4倍左右,为69头/100梢(蛀梢率>69%),种群上升十分明显(P<0.05)(图1b)。2010年,昆明市东川区的2个监测点虫口密度较低,均为10%左右,2012年种群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虫口密度达到25头/100梢以上(蛀梢率>25%),比2010年增加1倍以上,同时危害株率也随之增加(图1c)。

2细梢小卷蛾风险分析

2.1定性分析

1)分布区域内分布状况(P1)。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细梢小卷蛾在嵩明县长松园林场危害严重[6]。2002年,会泽县大海乡发现该虫零星分布,危害华山松。目前,细梢小卷蛾发生地已扩散至滇东北区域,在会泽县、昭阳区、鲁甸县、巧家县、东川区、宣威市等均有分布危害,发生面积6667多hm2[2,4]。细梢小卷蛾在云南的分布与寄主植物分布面积的比例仍然较小,接近5%。2)潜在危害性(P2)。细梢小卷蛾在云南1a发生1代,以幼虫在松树嫩梢内危害,如果松梢不能满足生长发育需要,其幼虫会在翌年转移危害新梢。该虫对幼龄、中龄以及成熟的松林均能造成危害[2,4,6]。松梢受害后,梢部新芽不能正常抽出,逐渐枯死,远看似火烧状,影响松树的生长,严重则导致松树成片死亡。嵩明县长松园林场当年松梢受害率达95%[6]。2004年,昭通大山包乡林区受害林占林分总面积的10%~15%,当年新梢受害率30%以上,严重区域高达80%左右[2]。2010年,随机对滇东北161块样地进行调查,细梢小卷蛾发生率大于66%,蛀梢率最高达68%以上。通过在滇东北设立固定监测点,2010—2012年,细梢小卷蛾的种群密度与蛀梢率均呈快速上升趋势。另外,细梢小卷蛾多发生在高海拔地区[4],这些地区是长江防护林的重要区域,但生境较脆弱,松林一旦遭受危害,很难在短期内植造高成活率的林分,导致造林成本大大增加。因此,细梢小卷蛾潜在危害较大,若不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但目前官方重视程度不够,仍未将该虫列入危险性害虫,对该虫的研究投入小。3)受害寄主经济重要性(P3)。报道的细梢小卷蛾寄主植物有2种,分别是华山松和云南松P.yunnanensis。这2种松树是云南省重要的造林树种,也是该地区长江流域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十分广泛,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这2个树种也是造板、造纸等林产工业的主要原料,具有重要的生态与经济价值。4)传入、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P4)。细梢小卷蛾的自然扩散主要发生在成虫期。成虫本身的飞行能力较弱,但由于成虫个体较小(体长约6mm,翅展17mm)[7],随风传播的可能性较大,特别是在海拔高差较大的区域,容易自然扩散蔓延。细梢小卷蛾幼虫在松梢内危害,不易发现,可随薪材或苗木的运输传播。另据报道,细梢小卷蛾在滇东北、滇西北、四川省南部、贵州省西北部、西藏东南部等具有广泛的适生区,入侵未发生区域的风险较大。5)危险性管理难度(P5)。细梢小卷蛾1a发生1代,幼虫历期长,大多数时间均在嫩梢内危害,隐蔽性强,给检疫带来一定的难度。目前由于未对细梢小卷蛾的防治进行系统研究,仍缺乏有效控制措施。理论上,幼虫孵化期(7月中旬至9月中旬)或转梢期(2月中下旬到3月初)是控制幼虫危害的关键时期,但这2个时期幼虫暴露时间较短,加之细梢小卷蛾发生区独特的气候条件(2—3月气温较低,7—9月为雨季)与地理特点(山高坡陡,缺少水源),不仅防治效果不理想,而且防治成本较大。据了解,一些林区采用人工摘除受害梢的方式来降低受害率与虫口密度,但这种方法仅限于林木高度较低的林分,人力成本高且难以大面积实施。

2.2定量分析

由于细梢小卷蛾目前仅在云南省发生,根据区域性林业有害生物风险评价体系,对一些评价指标与权重进行了调整[5],对细梢小卷蛾各项评判指标的赋值见表2。

3讨论

通过连续3a的系统观察,3个地区监测点细梢小卷蛾的平均虫口密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在细梢小卷蛾危害严重的区域(如昭阳区),其虫口密度(蛀梢率)仍保持较高水平,持续对当地华山松造成危害;而在危害相对较低的区域(如东川、会泽),虫口密度上升很快,在2a增加1倍乃至几倍,说明该虫一旦定殖,种群繁殖迅速,如果不加以有效防治,将给当地松林的生长造成很大威胁。同时这些区域也极有可能成为新的虫源地,有助于细梢小卷蛾的扩散蔓延,造成更大范围的危害。目前,细梢小卷蛾在滇东北的分布比较广泛[4],建议在重点区域设立监测点,及时掌握其种群和分布危害动态,为及时科学有效防治提供决策依据。细梢小卷蛾是一种区域性林业有害生物,目前仅在滇东北分布广泛且已造成较大危害,作者对其风险性分析所采取的指标进行了一定调整。对细梢小卷蛾风险性的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其寄主植物(云南松、华山松)在云南分布十分广泛,适生范围较大,该虫一旦侵入新适生区,种群将快速增加;该虫危害隐蔽,目前仍缺乏十分有效的防治方法,根除困难。定量分析细梢小卷蛾在云南的风险性R值为1.90,属中度危险性有害生物。细梢小卷蛾扩散蔓延速度较快[4],在一些地区的危害水平在短期持续增加。另外,该虫在滇东北与滇西北具有广泛的适生区,对云南的林业及长江流域防护林构成较大潜在威胁。各适生区应高度重视,加强监测工作,积极研发有效的防治措施,加大虫源地防治力度,防止其进一步传播扩散。

作者:李勤文 杨松 马明友 李永和 柴守权 佘光辉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更多人文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蛾种群动态与风险分析释解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rwkx/136418.html

    相关专题:企业规划案例 甘肃农业大学主页


    上一篇:中药学药用植物学课程改革探索
    下一篇: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的应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