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构工程课程教学体会
笔者通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教学体会:首先,合理制定学习方法、调节学习时间。学习的过程讲求效率,只有学习方法得当,时间安排合理才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学习方法不科学很容易是的学习事倍功半。因此,只有将合理、科学的学习方法与健康、高效的学习时间相结合,才能够更好地掌握大学的专业课知识。合理的学习方法包括:课前预习、咬文嚼字、理解记忆、课后复习。课前预习是课前自我学习、提出疑问的过程,并且带着疑问认真听老师在课堂上的分析和讲解;咬文嚼字是指看书时要逐字逐句的理解,细嚼慢咽才能更好地消化、理解课本上的知识点。理解记忆要求学生全面地了解知识体系,找到各个不同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如一些理论和公式,只有全面理解之后的记忆才能更加深刻、完整。课后复习主要针对一些重点、难点,独立的课后复习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效率是优化学习质量的关键,并不是学习的时间越多,学习效率就越高,效率并不是时间的叠加。合理的学习方法、高效的学习时间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学习效率提高了,学习质量也会随之提高。其次,要实现理论计算规范化。很多学生畏惧结构工程课程中大量的复杂公式,推导过程更加难以理解,教材中大量的配筋图和规范构造的要求让人感觉很难学懂。其实,这些大量的计算都有其相关的公式,只要已知相关的结构参数,比如计算简图、材料特性、截面尺寸以及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构造要求等,就可以将其带入混凝土结构的公式中设计计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这些公式,教师应该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推导、讲解这些公式。
在课堂之外,教师也可以安排答疑,再次结合习题,针对重难点内容进行更深入的解释。最后,应当实现多样化、现代化教学。教学任务十分复杂且繁重,面对如此庞大的教学工程,生搬硬套的教学形式是注定会失败的,科学的教学形式要求多样化又不失简单直观。在教授结构工程课程时,启发式的教学往往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以结构工程课程的重点内容为基础,展开因材施教、活学活用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又不失传统教学的严谨求实;多多增加课外答疑,增加与学生的沟通,结合习题、作业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理论教学对其进行进一步培养;在课堂上添加视频、试验等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不断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多样的教学方法还能使得课堂教学更具有趣味性和针对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思维。例如,教师在介绍完混凝土结构受弯构件的基本原理后,可以用一堂课给学生们充分的自由讨论时间,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交流,最后教师给每组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解释、和分析。教学手段也一样可以多样化使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不仅能够为学生呈现更加具象化的理论,还能够激发学生该课程的兴趣,以开阔的视角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比如多媒体电教化教学,在教学中增添图片和动画以及一些必要的文字解说,就能够将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具体成实际案例。笔者将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于讲解结构工程课程中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最新动态、成果,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课堂讨论的积极性,还补充了教材内容的不足。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
首先,可以实现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是以引导为教学核心,用问题来引导、开阔学生的思维。这不同于传统教学的灌输式教学,很难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搜集相关问题,在课堂上与老师互动、探讨。不仅能够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还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要做的就是合理安排课堂互动、讨论的时间,结合课堂教学与自主发现于一体,营造良好的、积极的学习环境。例如教师可以在讲课过程中提出一些假设性问题,如:如果钢梁的局部稳定不满足要求,是否可以采用提高钢材强度等级的方法?学生需要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相互探讨、质疑,才能得到最终的解决方案。再比如:针对矩形薄板屈曲应力公式,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可以展开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法总是能够获得很好地教学效果,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培养了学习兴趣,也能够对其自身的学习质量有更好的作用。其次,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类比介绍法。混凝土、砌体、钢结构是工程结构课程的三大材料,工程结构课程要求分别讲解这三种材料的设计计算方法,但是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很难完成这种难度很大的教学任务。因此类比介绍法,作为一种省时、严密的教学方法在教授工程结构课程是很有必要,介绍类比法是指舍弃传统的逐一讲解这三种材料方法,而是采用穿插、类比的方法。介绍每一种概念时,都将其运用到这三种材料中,对比它们在运用意义、使用条件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种讲解,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对三大材料类型构件的设计也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比如,在讲解到稳定性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从三大材料各自的基本公式、基本假定、构造要求和适用条件出发,对它们的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从三类构件的计算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因素的系数,混凝土的影响系数主要为高宽比,砌体则考虑高宽比、砂浆强度及偏心距。由于钢结构是细柔构件,所以稳定性对钢结构而言十分重要。这样的类比介绍法节省了许多不必要的时间,将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讲解,清晰、透彻,使学生也对知识点记忆更加深刻。最后,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案例、项目教学法。工程结构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短时间内将基本理论教授给学生,与此同时,还不能忽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践,也是工程结构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工程案例来指导学生结合实践知识的能力培养,课下,还可以以作业等形式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地工程设计。让学生把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案例中,在完成实际工程设计的过程总又巩固了理论知识。比如,在讲解预应力混凝土理论时,先介绍预应力的概念,这时可以用一些实际的例子,来加深学生对预应力概念的理解。如制作木桶时,为了拧紧竹箍,必须给木桶提供环向预拉力,使得木桶产生环向预压力,不让水漏出,以此实例引出混凝土预应力的概念。随后可以播放一些视频,最好是关于先张法、后张法等的录像,这样一来,学生对预应力的损失、张拉工艺以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材料等概念就有了比较具体的认识。
作者:张丽兰 单位: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