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人文科学 >

民俗文化课程的问题与反思

一、一些学校观念滞后、具体做法失当

1.一些学校观念滞后。《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实施,增加了地方和学校的课程决策权,从而改变了过去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但改革将是一个较长的过程。[2]因此,在很长时间内,有些学校依然迷信统一的国家课程,面对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教材时,会显得手足无措。虽然素质教育提倡多年,但是在新课程改革并未深入的情况下,有些学校依然会疯狂追求“分数”和“升学率”,而忽视“以学生为本”,因此,有些学校领导片面地认为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教材课程,只是为了追求教育时尚或者是应付领导检查,因而不愿也不必在乡土教材上投入较大的物力、财力、人力。还有些学校简单地认为搜集民俗文化的一些片段,拼凑在一起,再署上自己学校的名字,这就是乡土教材。就可以开展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教育了,这种认识忽视了开展乡土教材的复杂性和系统性研究,在乡土课程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盲目实施,不仅是幼稚的、不科学的,而且是有害的。以薛城中学①的校本教材《乡土》为例,在编写过程中,校长任主编,由薛城中学政治、历史、地理教师负责编著各自所属政治、地理、历史的部分。编写小组都是学校的领导和教师,缺失了教师和家长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课程专家之间、教师与社会人士之间的交流。因此,我们在总体肯定的前提下,也看出了很多问题,诸如着重呈现藏羌民族文化和忽视其他类型文化;教材的呈现方式单一;缺乏对本土文化的反思;价值观单一等问题。[3]17这些观念和认识严重阻碍了民俗文化融入乡土课程的进程。2.具体做法失当。新课程改革虽然开始多年,但在很长时间内,应试教育依然盛行,不少学校的领导为腾出更多时间开设必修课,对本来课时就十分紧张的乡土教材的课程,除进一步压缩课程内容外,他们还认为,开设乡土教材课程白白浪费时间,不如在高考科目上多加一些课。[3]现阶段的乡土教材只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并且乡土课程在总课时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有限的,例如有些学校虽然也开发了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教材,但是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上,却没有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和有力的贯彻,存在一些学校设置的课时过少,对乡土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压缩的现象,或者是课时安排了,却被施以“偷梁换柱”,本来是乡土课程的课时,却被一些高考科目所代替,甚至有些学校干脆把乡土教材当做课外读本,学校和老师发给学生后,便不再过问等情况。这些做法都不利于民俗文化融入乡土课程。

二、教师对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态度消极

1.教师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肯定。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需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但是在很长时期内,这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首先,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要求教师对本地区的民俗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够胜任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的课程的开发、教材的编写工作,现在随着人才的自由流动,一个学校的老师可能来自全国各地,这给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带来很大的困难。其次,乡土教材的内容多为一个地区的乡土文化,与国家课程的关联性较小,融入乡土教材的乡土课程对学校的教学成绩的影响微乎其微,因而,很多教师在潜意识里,还存在将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乡土课程对立的观念,并在教学工作中,很自然的把教师划分等级,教授国家课程的教师为一个等级,教授地方课程和乡土课程的教师为次一等级,使这些教师被赋予教学工作中“打酱油”的角色,使他们得不到和教授国家课程教师同样的地位和尊重。再次,教师讲授乡土教材的方法单一,不能采用多种手段、多种媒介调动学生对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使学生对待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课程时,难以产生很大兴趣。这不仅给老师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且还感到未必能获得应有的回报,因此使一些从事这门课程教学的教师产生不被尊重感,也容易使他们消极对待,甚至抵制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的种种尝试。[4]2.教师现有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不足。教师是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并且把优秀的民俗文化带进乡土教材,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但是,目前教师队伍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存在许多问题,诸如缺乏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知识;知识结构陈旧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能力差,综合素养欠缺等,制约民俗文化融入乡土课程的进程。[4]其次,我们很多教师还没有转变角色,习惯于讲授国家颁布的课程,还不善于编写和开发民俗文化乡土课程资源;教师习惯根据根据国家课程开展教学,还不具备开发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的理论和技能;教师习惯于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还不习惯于“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再次,教师的工作负担沉重,限制了教师对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课程的积极性。一方面,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教材大多来源于现实生活,其内涵和外延是不断扩大的,这增加了教师工作难度和负担;另一方面,教师囿于自身的能力和素养,很难发现教学工作的实际问题,即使发现问题,由于没有专业的、系统的知识和能力,也无法解决,迫使他们放弃了对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的努力。

三、学生在观念和行为上对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认识模糊

1.学生对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的意义认知模糊。许多学生对于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的意义何在,它在多大程度上能带给自己期望的利益持怀疑态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利益和价值观念也日益多元化,日益冲击着人们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坚守,他们片面地认为这些民俗文化教育的开展会造成他们脱离时代,不能适应现实社会的发展。很多学生认为,乡土教材与国家课程的共同平衡相悖,乡土教材与接受国家统一考核的国家课程关联度不大,在学校中开设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课程势必挤占学生学习国家课程的时间,从而影响学生这些课程的成绩。学生更愿意将精力花在国家课程考试的科目之上,因此学生对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教材兴趣不是很大。2.学生对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的质量存在质疑。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需要大批具有专业精神和专业知识的老师,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还需要各种图书资料、设备以及各方面的支持。因此这使学校面临一定的财政压力。[5]这就使一些学校不愿在看不到现实利益回报的情况下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因而,不经过系统的调查研究、反复推敲的低成本的乡土教材对民俗文化的真实性、全面性、系统性无法保障。就拿薛城中学校本教材《乡土》为例,浅层次的问题是目录不够精细、内容不够详细、设计比较粗糙,更深层次的问题是着重呈现藏羌民族文化而忽视其他类型文化;教材的呈现方式单一;缺乏对本土文化的反思;价值观单一等。甚至还出现知识性错误(第38页在叙述薛城名称变迁的时候,出现了“乾隆元年”即758年,此处应为“乾元元年”即758年)。这就误导学生,让人产生“清朝的乾隆皇帝怎么跑到唐朝去了”的错觉,导致学生对乡土教材的质量产生不信任感,从而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更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

四、加快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的建议和对策

(一)需要教育部门改变整体的教育环境

1.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改变传统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多方协调和合作,才能保证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得以顺利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学校、社会等形成良好的互动和交流,并达成共识和相互配合。首先,教育管理部门要改变应试教育的种种惯性。在以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习惯于自上而下的对课程决策权,这种制度与思维与乡土教材课程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极大的反差,将对乡土教材的开发和利用带来观念和制度的强大阻力。”[6]所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一方面要适当地放权,增加地方和学校的课程决策权;另一方面要发挥“监学督教”功能,“强化学校对乡土课程的计划执行意识,落实课程计划,保质保量的开足课程”[7]。只有这样才能为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提供空间和机遇。其次,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发挥教育的导向功能,在中考和高考试题中体现民俗文化融入乡土课程的成果,让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课程的地位有所上升,让国家传统中考和高考科目的权重适当降低,稀释学校对“升学率”和“分数”的狂热。政府也可以开展一些贴近人民生活的民俗文化的活动,比如,开展关于民俗文化的知识竞赛,民俗文化在我家有什么表现的访谈等各种活动,增强社会对民俗文化重要性的认同。再次,民俗文化融入乡土课程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新课程改革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管理部门应该重视,并给予足够的支持,创设宽松的教育环境,以鼓励创新。2.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要真正得到实施,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是不可或缺的。”评价体系的着眼点不仅是升学,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评价体系建立的基础也应该是国家课程教育标准框架,同时兼顾地方需求和实际特色。建立的评价标准应做到知识体系、实践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平衡。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既要有终结性评价,更要有过程评价;既要有量的评价,更要有质的评价;既要有他人的评价,更要有自我评价。总之,评价主体要积极主动,评价标准要准确科学,评价形式要灵活多样,评价结果要客观公正。[8]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校对融入了民俗文化的乡土教育的主观能动性。继而使学生和教师对乡土教材和民俗文化的看法有所改观,最终加快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的进程。

(二)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需要营建良好有利的校园环境

1.学校要更新教育理念和完善教学管理。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需要良好的学校内部环境。首先,要求学校管理者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改变应试教育的种种传统思维,而且能依据实际情况制定政策,并有权力实行这些政策。其次,学校要明确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的重大意义,认清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树立课程多元意识和乡土意识,大力发掘本地区的民俗文化。再次,充分认识民俗文化融入乡土课程不是权益之计,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所以学校必须坚定决心和信心,完善对乡土课程的管理机制,使乡土课程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2.校方必须完善管理培训机制和评价机制。民俗文化融入乡土课程的顺利开展,必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首先,学校应针对一些教师综合素养和技能不足的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并有意识地定期组织教师间和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持续营造教师成长的氛围,并能主动召集各个学科教师进行探讨和协商,在交流和探讨中解决教学问题,学到今后的教学技能。如有可能,还可以为教师提供与一些课程专家、教育专家、民俗专家近距离接触和交流的机会,如课程改革论坛,经验交流会之类。使他们在面对当地的学生群体时,能够知道怎么做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其次,校方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加强对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课程的课程计划的执行意识,切实落实课程设置和规划,高质量地开足全课程。再次,学校要改变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方式,建立和完善对乡土课程的评价机制。学校要改变以往以“分数”为主要标准来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做法,采用多种方式和多种标准进行综合考评,通过对教师和学生及乡土课程评价机制的调整和完善,调动教师和学生对融入了民俗文化的乡土教育的主观能动性,继而使学生和教师对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课程的看法有所改观。

(三)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需要教师改变教学中的观念和行为

1.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育和学习观念。首先,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打破原有的学科界限,向不同科目的教师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基本功。其次,教师要确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把握新课改发展的要求和趋势,端正教育教学态度,明确课程意识和责任,树立教师平等观念,祛除学科不平等的想法和意识,真正投入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教材的开发和课程研究中去。再次,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了解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教材的课程规划和课程设置,明确教材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熟练掌握各种先进教学媒体的技术,注重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变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关注学生长期性、发展性的需求。2.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身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首先,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及人格方面的素养,包括建立现代意识和树立时代精神的素养、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素养、能力素养、良好的心理素质[9],只有这样,才能应付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中遇到的各种新的问题和挑战。其次,我们要转变教学思路,改变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主动积极地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融入民俗文化乡土课程的热情,使他们广泛参与。再次,教师一方面要积极地向不同学科、学校的教师学习,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参与教学交流活动,到外校学习参观访问,汲取他人成功的经验,转化自身的财富;另一方面要积极钻研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教材,不断加强理论修养,以实践检验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还可以多方咨询民俗专家、课程专家,向他们请教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

(四)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学生必须改变应试教育下的学习观念。在当今素质教育日益深入的背景下,教育的终极目的不再仅仅是“分数”和“升学率”,而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全面综合素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这就需要学生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要实现这个目标仅仅靠学习国家统一课程还不足够,还需要学生学习乡土课程,以及走向社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学生要更新学习的观念。首先,学生不仅仅是一个课程知识的受众,更是课程知识的开发者、参与者、研究者和受益者。所以,学生要更加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等反思式学习。其次,学生关注的不仅仅是国家课程考试的分数,而应更注重在学习期间掌握了哪些适合自身长期发展的技能。学生需要改变只重视国家统一课程的学习、轻视乡土课程的观念。在学习标准上,不再是以国家是否统一考试为依据,而以是否有利于自身长远的发展为依据;在学习形式上应该灵活多样,不仅包括包括课堂学习,还要有贴近社会生活实践的探究性和实践性的学习;在学习内容上,不仅要注重国家课程的学习,更要注重地方课程、乡土课程的学习,以及社会性知识等各个方面的学习。民俗文化和学生生活的体验、元知识联系紧密,贴近生活实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快乐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性情。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教材是其他教科书所无法取代的。

2.要提高学生对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教材的兴趣。要提高学生对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教材的兴趣,必须有赖于能体现学生发展需要的、贴近学生生活体验和学生已获得的知识技能的乡土教材。这样的乡土教材具备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编写主体参与的广泛性。在编写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教材的时候,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研究受教学生的情况,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要;广泛征求家长和社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展开多种社会调查,不断跟进社会的发展脚步,以掌握学生适应社会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发挥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力军作用,“发挥课程专家的鉴定功能,平衡乡土教材的学术性和兴趣性”,以提高教材内容的真实性、科学性、趣味性,让学生、教师、社会人士、家长、民俗专家、课程专家都成为教材编写的参与者、建设者。其次,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要注重教材内容编排的科学性。编写有一个根据学生认知、身心、年龄等实际对大量民俗文化素材进行选择性取舍、加工、改造的过程,要使教材内容形象生动,切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便于学生有意义的探究和创造性体验。[10]90所以,我们必须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上,尽可能多地选取形象性、直观性强的并能对学生终身发展有利的民俗文化知识。另外,还要注重学生年级段的差异性。由于不同年级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基础不同,所以在编写融入了民俗文化乡土教材的时候,在内容上不仅要关注学习者的智力水平的共性情况,更要考虑学习者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层次性的特殊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各自的智力发展水平和认知水平上,对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效率,培养学生对家乡、对社会、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并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之,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本文描述了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的现状,并分析了这些现象存在的原因,也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笔者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必然会有更多的人认识到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的重要性,这条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作者:张永刚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更多人文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民俗文化课程的问题与反思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rwkx/132801.html

    相关专题:中国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帮写论文


    上一篇:民族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
    下一篇:远程教育教师评估模式解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