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辨证分型
华燕[7]将抑郁症分为六型:肾虚肝郁型(方用滋水清肝饮)、肝郁脾虚型,(方用逍遥散)、心脾两虚型(方用归脾汤)、心肾不交型(方用黄连阿胶汤合交泰丸)、肝胆湿热型(方用龙胆泻肝汤)、心胆气虚型(方用安神定志丸)。王法德[8]将抑郁症分为虚实两大类型,实证有肝郁气滞、痰火扰心型;虚证有心脾两虚、心神失养型。杨耀峰等[9]认为抑郁证由郁、痰、瘀、火、虚等引起,其病独在心肝,与脾肾密切相关,故对抑郁症分型论治,分为痰瘀互结型、肝郁化火型、心脾虚损型。施毅[10]按中医辨证将本病分为虚实两大类型,实证分为肝气郁结、肝郁化火、肝郁痰阻、肝血郁滞;虚证分为肝郁心虚、肝郁脾虚、心脾两虚、肝肾阴虚。可见,抑郁症中医辨证的基本证型是肝郁气滞型,在此基础上其常见证型有肝郁化火型、肝郁脾虚型、心脾两虚型等。
2治疗
2.1中药治疗
李玲[11]、庞桂海[12]分别以柴胡疏肝散、逍遥散为主方治疗抑郁症,总有效率分别为92.1%、92.85%。张东升[13]自拟疏肝解郁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自拟疏肝解郁汤加减,对照组口服盐酸氟西汀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81%。王维慧[14]自拟中药复方治疗中风后遗症,采用中药与百忧解片对照治疗,治疗组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百忧解片,结果两组不同时间抑郁症疗效比较中,治疗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神经功能康复疗效比较中,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潘洪峰等[15]用越鞠保和丸治疗轻中度抑郁症,与采用百忧解治疗对照,发现越鞠保和丸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与百忧解相当,但躯体症状缓解率优于百忧解,不良反应少于百忧解。可见,中药在治疗抑郁症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2中西医结合治疗
周益辉等[16]用解郁汤联合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解郁汤以疏肝理气、清肝泻火、理气化痰、养心安神、补养心脾为主,与舍曲林合用,二者通过不同的机制,对老年抑郁症的治疗发挥协同作用,起效较快,疗效确切,能较为有效地缓解患者病情。中西药合用优于单用舍曲林治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率,临床使用安全。陈红昊[17]采用四逆散合黄连温胆汤加减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可提高患者疗效,减轻副作用,减少复发率。任彬彬[18]用解郁汤加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35例,总有效率为97.14%。杨森等[19]采用二合逍遥汤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结果表明,二合逍遥汤合并小剂量氟西汀来治疗抑郁症能够明显提高疗效,同时缩短了病程,不良反应轻且少,获效满意,适于临床推广应用。可见,中西药联合治疗抑郁症疗效优于或等于单独使用西药组,并且改善了单独使用西药起效慢的情况,副作用显著低于西药组。
2.3中药配合心理治疗
抑郁症患者常伴有一定的心境障碍,故心理治疗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心理治疗主要采用认知治疗和支持性心理治疗。心理疗法有利解除病因,使患者正确认识对待疾病,增强信心,促进疾病的好转和痊愈。尉志军[20]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味配合心理治疗抑郁症患者35例,总有效率为97.1%。范文涛等[21]在采用醒脑解郁方配合心理辅导治疗卒中后抑郁症中,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加心理组、单纯中药组、西药对照组3组,中药加心理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中药加心理组与单纯中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加心理组治疗后抑郁症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疗效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注重心理与生理并重的治疗方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对其运动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比单纯口服药物效果更加显著。
2.4其他治疗
2.4.1针灸治疗
王存伟等[22]采用孙思邈“十三鬼穴”治疗抑郁症,运用平补平泻针法针刺“十三鬼穴”与口服氟西汀片对照治疗,治疗后两组抑郁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心理、躯体症状等方面得到了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针刺“十三鬼穴”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安全,副作用小。任建宁[23]在观察针刺配合甘麦大枣汤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中,将6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针刺配合甘麦大枣汤与单纯用甘麦大枣汤对照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1%,对照组为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吕士琦[24]运用针刺配合走罐治疗与单纯针刺治疗进行对照,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为71.9%,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2.4.2推拿治疗谭禧[25]采用单纯性推拿手法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的30例抑郁症患者,经过最短的1个疗程,最长的5个疗程的单纯性手法治疗,痊愈6例,好转21例,无效3例。通过临床观察,单纯性推拿手法治疗抑郁症,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拔罐治疗钱洁等[26]采用中医传统的走罐法治疗抑郁症,观察抑郁症病人治疗前后情绪和躯体症状的改善情况,选取背腰部督脉以及两侧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即“背腧穴”。先采用连续闪罐法至皮肤潮红,然后用闪火法把罐吸拔在大椎穴处向下沿督脉至尾骶部上下推拉,数次后推拉旋转移至背腧穴,依次垂直方向上下推拉,观察经走罐部位皮肤充血颜色变为紫红色尤以局部出现紫色瘀血为最佳。结果显示:躯体症状的改善比情绪改善要明显,周身疼痛不适感减轻,总有效率为96.8%,其次对睡眠的改善也有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1.6%,对悲观失望,情绪低落的改善总有效率为87.5%,对恐惧和焦虑的改善总有效率为75%。可见,走罐疗法有一定的抗抑郁效果。
2.4.3穴位埋线法曹湘萍[27]采用穴位埋线与常规口服文拉法辛(怡诺思)对照治疗抑郁症。埋线组选取神庭、百会、脾俞、胃俞、大肠俞、小肠俞、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埋线组治疗后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岳延荣[28]采用五脏俞穴位埋线治疗抑郁症46例,有效率为89.1%。可见,穴位埋线治疗抑郁症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4.4穴位贴敷法
沈莉等[29]用解郁合剂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肝气郁结型轻度抑郁症。选穴:双侧神门、内关。贴敷药物:香附、远志、郁金、柴胡、枳壳、合欢皮,另取凡士林、冰片。选穴心经原穴神门调理心经经气,旨在养心安神;内关既为心包经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亦可宁心调神。贴敷药物选用疏肝理气解郁药物,并配入冰片作为引药透达皮肤毛窍,促进药物吸收。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具有易学易用、对人体刺激性小、无毒副作用、易被患者接受等优势。
3结语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对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①各家对抑郁症的病因病机认识不同,没有统一的定论。②辨证分型不统一,各家辨证差异较大,缺乏客观化和规范化的研究。③用药规律性不强,很难达到本病治疗上的重复和疗效上的满意。④传统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尚不深入,艾灸、推拿、走罐治疗本病的相关文献报道较少。抑郁症患者社会交往能力明显下降,生活质量降低,甚至悲观厌世,有自伤或自弃的意念或企图,已经成为严重的医学和社会问题,中医治疗抑郁症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应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从不同阶段、多途径、多层次地进行研究并应用于临床,做到防治并重。
作者:李玉娟 金星 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