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门山歌的语言
1.风格朴实自然(1)开篇自然山歌来源于乡土,歌唱者为了抒发感情、宣泄情绪,在歌词的表达达上自然直观形象。歌词的表达上,海门山歌中有相当一部分力求“开门见山”式表达,开篇即点明主题或即抒胸臆,不用矫揉造作、故弄玄虚的成分。大量运用方言俚语,情趣蛊然,曲调清纯甜美、婉转动听,海门山歌的语言表达也使用了我国的古典诗歌的变现手法,即起兴手法。起兴就是指在山歌的开头对自己想表达的情感进行渲染、烘托、对比,使所描绘的形象和向表达的思想情感更加鲜明突出。大多是人们在劳动或休息室即兴编唱得。歌中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思想感情。海门山歌的歌词除了具有一般民歌所具有的特点外,还有它特殊的风格特点。按其特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叙事山歌,称为“长山歌”,长山歌中的句式长长短短,少则几个字,多则二、三十个字,而且上下句不规格、不对称,但明白如话、自然流畅、朗朗上口。一类是抒情山歌,称为“短山歌”,歌词四句、六句或八句不等,以七字句为主,也有长达数十个字的长句。(2)语言朴实在海门山歌中,创作者往往会选取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事物,将它们写进歌词中。如生活场景类:过石桥、种田、淘米、会娘家织布等,生活用品、食品类:八仙台子、麻袋、胭脂、香油、红果等,农作物类:芝麻、棉花、高粱、甜瓜、山药等。这些生活的场景、事物出现在海门山歌中,是海门山歌充满了田园气息,更接近自然。2.声韵和谐优美海门山歌的音乐旋律丰富优美,歌词形象生动,在说唱表演中,朗朗上口,体现了海门山歌声韵和谐的特点。海门山歌声韵和谐主要体现在:①叠词和叠字的运用。叠词是民歌常见的表现形式,叠字是海门山歌的另一特点,可以是民歌容易上口,便于记忆。海门山歌语言运用中用叠字把现实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声音、颜色动态等模拟出来,给人一种直观的印象,使人感觉出海门山歌具有独特的韵味。②句式的变化。海门山歌的歌词常见句式为对称的七言两句式,即一曲山歌由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数个句式组成一段或多段。海门山歌的句式变化更多的是体现在歌词本身的字数变化上,这是海门山歌区别于全国其他山歌的特殊之处。③押韵的和谐。押韵可以让韵文的音调听起来和谐悦耳,音乐节奏感强,使人诵唱顺口,易记。而且通过对海门山歌音律的分析,就可以发现海门山歌在音律搭配、句式结构上不拘于一格,变化多样,体现了节奏的和谐美。
二、海门音乐的流传范围
海门山歌主要流传在海界河以南、长江以北讲沙地方言的地区,还包括能听懂沙地方言的通州、启东、如东、大丰、滨海、盐城、江南的崇明、常熟、太仓、张家港等地区。海门山歌的流传范围它的语言特质所决定。
三、海门山歌的生存现状
1.传播途径狭小,传承人面对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境遇。随着岁月的流逝,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海门山歌田头生产的条件已不复存在,而山歌的传承都是老山歌手,父子、母女、村民之间的相互传承。,1978年,海门山歌普查中尚能找到300多名民间山歌手,如今这些山歌手年事已高,不少人已经谢世,会唱传统山歌的人越来越少。2.内容和变现形式相对单一之后,不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3.海门山歌演唱时用纯方言演唱,因为地域性的原因,语言不通,使其发展受到限制。
四、海门山歌的传承和保护
在经济文化发展迅速的时代,我们应该在保留海门山歌的独特魅力的同时,应融入现代化的信息,使其得以发展和流传。如以海门山歌剧的形式在海门和沿长江一带演出,增加人们对海门山歌的了解。也可以依靠现代化的媒体技术,像海门人传播海南山歌。设立兴趣班,招收对海门山歌感兴趣的儿童,传承并发扬海门山歌。
五、结束语
海门山歌作为一种传统的音乐文化,其存在本身还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它反映并丰富了广大人民的精神世界和生活状态。海门山歌在21世纪一定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光彩。(本文来自于《大众文艺》杂志。《大众文艺》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吴健英 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