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人文科学 >

能力培养下信息技术论文

一、高校青年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现状与症结

高校的基石是教书育人。良好的教学质量,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是高校一贯的目标,而目标的达成离不开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已经渗入社会的各个角落,教学方法也必然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高校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新生力量,是教学第一线的核心力量,国家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要求新进教师必须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能力,因此绝大部分新进教师都要通过考核才能上岗。然而,高校青年教师信息技术教学整合能力发展存在着现实困境。一方面,很多青年教师没有师范教育的背景,对教学基本理论缺乏系统的认识和实践,尽管入职前有短期培训,但却难以带来质的提升。工作后,由于专业的限制使得青年教师缺少和其他专业教师的交流,加之学校对信息技术能力与课程整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不重视或不规范,使得信息技术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被忽略。另一方面,很多教师坚持按照自己曾经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来教授当下“数字原著民”背景的学生,尽管部分教师意识到需要重视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整合,但是在实践中却没有产生预期的教学效果,这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教师提高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能力的诉求。剖析高校青年教师信息技术教学整合能力发展存在现实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点:

第一,针对信息技术教学能力的培训不多。高校在青年教师入职之初提供的培训较短,没有专业针对性,且机会有限。这使得教师入职后很容易忽视信息技术对教学工作的影响力,甚至是忽视教学质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和与职称评定密切相关的科研工作中。

第二,教师在培训中学习的多为教育观念,但这些观念性知识很难直接转化到教学实践中。教学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样的教学方法与技术应用于不同的授课对象和教学情境时产生的效果存在差异。因此,即使青年教师完全掌握培训课程中的知识,仍然不能确保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培训多在教学现实场景外开展,脱离现实教学场景的培训难以给受训教师深刻的印象,使其缺乏对所学技能在课堂中实际运用的直观感受。

第四,在培训的过程中,教师大多被动地接受观念、技能和经验的传授,其主动性被抑制。而实际上,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是受训教师最主要的学习需求,他们会对能解决这些问题的资源给予高度的重视并积极配合学习。反之,培训效果就不会深刻,无法带来培训后的反思,改善教学更无从谈起。

第五,绩效考评机制动力不足。很多高校仅重视科研的考评,相反,学校的基本职能——教学,却常常只有课时数、是否有教学事故、学生获奖情况等几个简单的考评点,师生互评、课堂教学评价等仅仅被定义为参考依据。在这样的大方向下,课堂的信息化程度就更容易被忽视。

二、高校青年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模式

针对上文对高校青年教师信息技术教学整合能力发展困境的分析,笔者认为,消解困境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考量:第一,重视青年教师入职新鲜期的教学习惯培养,重视入职初期的培训力度和频度,帮助青年教师形成以教学效果为导向的基本理念和包含教学设计各个环节的良好的备课范式。第二,减少培训中大量的理论灌输,将信息技术的培训回归到教学的本质问题上来,即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第三,在培训中构建更多的真实场景,营造多维的任务,使得受训教师不断接受各种现实教学场景的考验,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促使教师深入思考和反思所学的内容,使得培训内容的可操作性增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增大。第四,强调培训教师和受训教师的平等互补关系,可以以团队和研讨的方式,交流困惑,增进沟通,达成一定的共识并生成解决问题的对策。第五,关注受训教师的后续支持,从情感、专业、资源、制度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氛围支持,提供足够的外部动力。具体而言,困境的破解需要多方面的资源和人员整合,形成合力构筑培训的新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培训理念的更新

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课程中要有先进的理论做指导。发展多年的建构主义理论,是目前实践效果最好的指导理论。但是,很多信息技术培训课程本身却是以传统教学结构来设置培训课程,即按照“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传授如何在课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寻求学生的自我建构,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课程之中,其本质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将教师的角色转为主导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我们的培训也应该遵守这样的课程结构,密切关注培训课程的设置是否符合培训教师和受训教师各自的角色定位。同时,新型的“双主”教学结构也要注意学教并行,互动共促。

(二)培训人员的整合

信息技术整合能力的培养本身就是跨学科的,涉及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和一线教学专家。术业有专攻,不同知识结构的学者有不同的视角与关注点。传统的培训将学科专家和信息技术专家置于过高的位置,而实际上信息技术专家、学科专家与一线教师之间并不是指导者和被指导者的关系,而应该是不同视角下的专业融合。应该将信息技术特长、学科专业与一线教师的丰富教学经验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形成有效的教学设计,在整个过程中始终沿着思考、设计、实践、观察和反思改进的线路进行。学科专家和信息技术专家不再是分上、下半场为教师培训,而是跨学科视域统合下的团队协作。同时,高校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和专业素养本身已经比较优秀,不能被简单地认定为需要帮助的弱势者,培训应该是建立一个共同体,更多地进行平等交流。

(三)培训平台资源的整合

搭建有长效机制的网络互动平台,记录教学的过程和教师的成长经历,有效整合教学优秀案例和素材,辅以定期的交流研讨,延展培训的时效性和覆盖面。

(四)制度的保障

1.校际合作。由于资源与人员都是跨校的,因此培训不可能由一家单位来全部承担,院校间的协作成为必然。培训团队的多元化,能碰撞出智慧和创新。另外,要建立激励制度保障稳定的培训核心团队,建立高效能的共同体,秉承开放、多元的主导思想,形成有效地输入并产生积极正面的输出,在良性的过程中不断提供激励措施不断优化整个系统。

2.校内绩效制度倾斜。良好的政策倾斜可以快速有效地促进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使用。具体而言,可以设置更多倾向教学的绩效考点;细化考评等级与标准,确保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设置更多职称评定的考量维度,使得教学的地位与科研的地位能平齐,允许更多教学型教授的出现。

三、高校青年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可行途径

(一)重视研究视域的融合

加强跨专业、校际间的合作,整合教育技术专家、学科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力量,以研究团队的方式改革教学形式,同时加强教学研究课题与力量。比如可以跨校组织信息技术应用成果的比赛,吸纳优秀的信息技术人员或者一线教师参与教材的开发与编写等。

(二)建立机制与制度

提升高校教学督导的地位,或者建立专门的教学中心等相关职能机构,有计划地促进教师教学能力。从管理角度整合项目、资源、绩效评价等,以服务教师为出发点,形成整体的培训规划。以不间断的教师培训、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优秀教师讲座、展览等活动与项目为抓手,从方法、资源、教学设计、媒体、评价等多方面开展咨询、研讨、竞赛形式的帮教联动,形成重视教学、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氛围和机制。在评价标准上明晰细节,充分发挥制度的杠杆调节作用,保证教学型教师和科研型教师的同等地位,在职称评定、工作考核和奖励措施的制定中给予适当的倾斜,从而更好地调动青年教师对教学的关注。

(三)培训体系的建立与调整

首先,变定时定期定内容的培训活动为“项目依托+专题串联+微格教学”的培训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和专业特色开发有针对性的项目研究,如内涵建设、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等多种教学研究项目。其次,将集中的培训转化为专题的形式分布在项目中进行,如白板在课堂中的运用、如何提问等针对性极强的小型研讨。最后,重视在实际教学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培训。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参与微格教学的拍摄和观摩研讨,通过微格教学直观感受信息技术在课堂中运用的经验与教训。通过上述的三个步骤,将整个培训体系变成实战状况下的“研讨—实践—反思—再研讨”的良性循环。

(四)重视校本培训

由于各个高校的生源各不相同,专业学科的设置也各有方向,因此,在依靠跨校级间合作的同时,还要重视校本课程的培训。要利用本校资源,充分发挥本校优师名师的帮教作用,在绩效考评制度的支持下使更多老师能得到同行同专业优秀教师的系统指导,同时也有条件在自身课堂中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实验。

(五)提供技术支持

搭建教师学习的网络协同平台,结合重构的培训体系建立技术推广区、资源库和研讨区。技术推广主要介绍国内外最新的教育及相关专业软件,包括操作方法、安装与汉化包、应用小样例的介绍等。资源库以微格教学、专家点评、优秀教学案例和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课堂反馈评价为主,通过高校举行的多项信息技术教学项目不断充实和完善资源库。结合项目管理,发动和邀请专家就资源库和项目进行中的问题研讨交流。

四、总结

高校教师的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能力关乎高校的教学质量,积极地面对信息技术,主动地将信息技术进课堂是每个老师和学校的责任。定准培养目标,理清培训思路,提供足够的制度与机制保证,将使高校青年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作者:姜曾贺 单位: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更多人文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能力培养下信息技术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rwkx/108704.html

    相关专题:创新5.1 电信科学


    上一篇: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分析
    下一篇: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简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