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激励政策
首先,学校要把“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建立继续教育的培训制度。学校要在设备、资金、人才和政策上向实践性教学环节倾斜,同时还要加大实习实训基地、实验室、实习工厂和计算机应用软件中心等的建设,为教师和学生开创另一条模拟实践工作的途径。其次,学校要建立“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设立“双师型”教师津贴等激励机制。对教师的职称晋升、工资待遇,以及奖励机制等,不仅要看学历高低和理论水平,还要重点考察其实践性教学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把企业工程师请进来
聘请沈阳第一机床厂的张财民工程师对机械类及相关专业教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数控操作技能培训。聘请江苏泰州蜂陵动力机械厂胡振家工程师进行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培训。聘请上海法道公司姜华工程师进行加工中心的培训。将工程师们精彩的讲课录制编辑成教学片,使资源重复使用,这样使更多的相关专业教师获得了先进的技术,提高了业务能力,效果较好。
三、把专业教师送出去
(一)一部分进修相关专业高学历
我院从2001年起,先后送培十余人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学习机械与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数控技术应用等专业,为使我校的数控专业办得更好,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一部分学习生产一线实践技术
为了尽快发展我院的数控专业建设,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进入专业教学,学校安排一些领悟能力好、动手能力强的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分别
派一些教师到沈阳机床厂数控培训中心学习数控系统编程方法、操作技能、设备的维修等。又派几名教师到铭山机械厂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加工中心加工和编程培训,主要学习了加工中心的整体构成,典型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数控系统、编程指令介绍和实际产品的工艺编制、刀具选择、操作注意事项、工艺路线的优化等。教师带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通过实际生产加工,使教师了解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也锻炼了实践能力,收益颇丰。
四、新教师入校即入厂
刚从高校毕业分配到我校的青年教师,在步入课堂之前,先让他们进入实习加工中心,以老带新进行快速的角色转换,让他们尽快将在高校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打破了以往的新来大学生先讲些基础课,再转到专业课的老做法,大大地节省了定向的时间,提前给他们一个明确的学习方向。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锻炼一段时间,增加感性认识和实践知识,提高处理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提高教学水平尤为重要,也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内容,让他们尽快进入“双师”双能的角色。
五、整合优化,“双师”“双培”
在我院的数控中心成立后,即对教师进行全面整合优化。将原来的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员合并为一个教研组织,打破了原来各自独立的格局,去除了原来不必要的繁琐联系步骤。进行“双师”的培训,既要让具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进行实践强化考取中级以上技工等级证,又要让具有技师证的实习指导员进行理论进修及讲授技法培训。让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员进行二人组队,相互“培训”、相互交流,起到“双培”的效果。
六、规范兼职教师队伍
积极引进相关企、事业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他们可以给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他们在和学校教师共同进行教学活动中,可以促进学校教师向“双师型”转化。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改善高职教师结构,以适应人才培养和专业变化的要求,这对高职教育来说,已不是为弥补高职师资不足的权宜之计,而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建设任务。
七、“产学研”结合
通过“产学研”的结合,使职业教育更紧密地贴近生产和科技的发展,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贡献。同时,在“产学研”的结合过程中,也造就了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技术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在教学内容中渗透新科学、新技术、新工艺,针对企业的用人要求改进教学内容;二是在教学方式上建立实训中心、教学工厂;三是在教学过程中由校内向校外,由教室向生产现场延伸,将课堂搬到工厂;四是在教学效果上通过嫁接、转化、推广和应用新科技、新工艺,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例如:由我校“双师型”教师设计及制造的昆明世博园艺博览会演出的球形舞台,及北京工人联欢晚会的自动举升台,受到使用单位的一致好评。由我校“双师型”教师独立设计的“弓式支架结构”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并在保龄球馆、体育场、航天实验场所等多项工程领域中获得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由我校“双师型”教师设计的机场扫雪车、吹雪车两种型号的产品,已经投放市场生产使用,并由学校进行设备的检修与维护。我校前期所做的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改革,展现出了预期的优势,符合职教规律,符合市场,符合国情,我校具备“双师型”素质的教师们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这场培训实用型人才的大军中。
作者:唐秀丽 李永力 单位:吉林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