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美术教育素描基础课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大学美术教育素描基础课中问题百出,这对大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综合性人才的培养造成严重的障碍和阻挠。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大学美术教育素描基础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门的汇总,素描基础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陈旧、僵化、单一的教学模式严重扼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大学素描基础课的理论知识是前人研究总结的成果,非但没有及时更新,还将一些陈旧固化的知识原封不动的传授给学生,缺乏创新的陈旧知识加上固化“满堂灌”教学模式,将学生的素描学习推上了僵化、教条的境遇。在写生部分,学生受所学理论知识的影响,不能发挥想象和联想创作个性化的写生作品,而是千篇一律,单纯为考试而学习。根深蒂固的僵化思维取代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概括和提炼能力,绘画素养止步不前。
第二,课时安排无法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缺乏灵活性。素描基础课时安排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有效变革,灵活性较差。在美术课程教学中,素描作为一个基础学科,其开设一般是按照教学大纲进行的,和美术专业其它课程一样,课时多少依大纲而定。但素描作为美术专业的基础学科,开设的时间只有一年左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学生怎能掌握大部或全部的素描知识呢?课时安排一旦确定便不能随意更改,给素描学习造成阻碍。
第三,个性化开展落后,不能基于学生特征因材施教。大学美术素描基础课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能有效做到因材施教。往往针对不同的群体学生采取相同和一致的教学模式和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墨守成规、循规蹈矩以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同小异,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教学效果一落千丈。
2大学美术教育素描基础课改模式亟待创新
针对以上提出的素描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严重问题,学校及任课教师应进行认真反思,笔者认为,要改变素描基础课的落后现状,必须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对美术教育的要求,具体实施策略可参考以下内容:
第一,运用多元化素描方法实施课堂教学。传统的素描基础教学以“明暗画法”为主,就是被普遍应用于高校课堂的“写实画法”,这种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不易激发学生的素描兴趣,教学效果也一般。但几乎所有的高校在教学中均不能摆脱“写实画法”,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引导学生对物象的描绘逼真客观,但学生往往只追求线条的明暗,绘画的像与不像,完全忽视了个性化发展和创造性想象。基于此,可以将素描课程分解为“结构素描”“明暗素描”“人体素描”等三种素描方式,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描绘物体结构、把握线条尺度、明暗色彩、全方位展现人体视觉的能力,同时,多种画法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更易于学生形成自己个性化画风,做到和谐与创新并存。
第二,根据学生实际分阶段、分目标教学。在大学美术素描基础课教学中,要注重根据教学内容分阶段、分目标教学。在确定总目标的前提下,分解总目标到各个教学阶段,使每个教学阶段分工明确,目标清晰。然后根据教学目标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结构,将多元化素描方法引入教学内容,循序渐进的实施素描课堂教学。例如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可以将具体的阶段目标规定如下:第一阶段,在完成素描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结合结构素描的相关知识,将静态物体的素描学习作为一阶段学习的主要任务。第二阶段,此阶段以学习不同素描表现手法为前提,着重培养学生的绘画变现和创新能力,此目标的完成任重道远。第三阶段,作为素描基础教学的最高阶段,主要引导学生学习练习人物肖像和人物结构,以此培养学生独立创作的激情和能力,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第三,课程安排灵活化,教学实施个性化。作为美术教育的基础课,素描教学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合理灵活安排课程,并不断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重视课堂内容的连贯和衔接,实施个性化教学。换句话说,就是教师在把握课堂教学的同时,不能搞“一刀切”,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课堂效果进行个性化教学,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教学中,可以依据学生接受能力和学习效果的不同,划分学习学习小组,针对不同组实施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克服素描中错误的同时,允许异类画风的存在,并做到不打击、不讽刺,不断鼓励支持,激发学生素描的积极主动性,提升自信心。
综上所述,作为美术专业中的基础课程,素描课程的教学模式必须迎合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适当进行改革与创新。沿用单一、古板的课堂教学模式极大阻碍学生艺术创新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运用多元化素描方法实施教学,分阶段、分目标、有计划组织课堂,灵活安排课程,引入个性化教学势在必行,也是每位高校素描教师的职责所在。
作者:王利 单位: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
相关专题:美国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行动研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