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途跋涉,商队到达了花剌子模国的边境。边境上有一座城池叫讹答剌城,位于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市阿雷思河和锡尔河交汇处,是花剌子模国东部的一个重镇,也是商人到伏尔加河以及东罗马帝国的必经之路。蒙古的商队到达这个地方以后,商队的领队让大家卸下货物,在城外等候,自己带着一个随从,拿着成吉思汗的通关文牒,进城办理过境手续。
讹答剌城的守将名叫亦纳勒术(音zhú),是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的异母兄弟或者表兄弟,被封为“海尔汗”,具有相当大的权力。亦纳勒术是个非常傲慢的家伙,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为非作歹,横行霸道,不可一世。他看了蒙古商队的通关文牒,说是要亲自出城检查,让商队的领队出城等候。
蒙古商队的领队到了城外,让大家一边等候检查,一边拿出干粮充饥。工夫不大,从城里陆续冲出几队士兵,为首的正是那个亦纳勒术。商队的人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正在纳闷,亦纳勒术一声令下,那些士兵挥舞着战刀冲了过来,把手无寸铁的蒙古商队人员都俘虏了。接着,亦纳勒术向摩诃末报告,说蒙古商队中有间谍人员。摩诃末听了非常生气,他不作任何调查,就命令亦纳勒术将蒙古商队人员全部杀死,将商队所带财物全部扣留。只有一名驼夫侥幸逃脱,跑回蒙古国,向成吉思汗作了汇报。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讹答剌惨案”。
那么,亦纳勒术为什么要把蒙古商队赶尽杀绝呢?原来,这个亦纳勒术见蒙古商队带着许多珠宝和值钱的东西,不由得见财起意,于是谎称蒙古商队中有间谍,因而制造了这场屠杀案。
那名侥幸逃脱的驼夫跑回蒙古,向成吉思汗报告了商队人员被杀、珠宝货物被抢的经过,成吉思汗勃然大怒。此时的成吉思汗正准备攻打金国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金国的都城原来在中都,成吉思汗九年(1214年),蒙古军攻陷了中都,金国不得不将都城南移到汴京。成吉思汗得到这个报告,便暂时取消了攻打汴京的计划。他和四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商量,决定先派使者前往花剌子模国进行交涉。
成吉思汗派出的使者到了花剌子模国,见到了国王摩诃末,要求惩办制造惨案的元凶亦纳勒术,并归还所有被扣押的珠宝和货物。但是,摩诃末有意袒护亦纳勒术,不仅断然拒绝了蒙古使者的要求,而且还狂妄地杀死了蒙古使者。这一下可把成吉思汗激怒了,这位称霸草原的英雄决定亲率大军,西征花剌子模国,出一出胸中的这口恶气。于是,震撼世界的第一次西征开始了。
三、发怒西征
成吉思汗决心西征花剌子模国,为自己的商队和使者报仇。但蒙古帝国与花剌子模国之间还隔着一个大国,这就是前面说过的西辽。西辽虽然已经灭亡了,但统治西辽的屈出律并没有重新建立国家,所以我们仍然称这个国家为西辽。要去攻打花剌子模国,必须经过西辽地界,而西辽与蒙古帝国势不两立,向西辽借道是不可能的。所以,第一步必须先征服西辽国,扫清西征花剌子模国的障碍,然后才能进军花剌子模国。
为了加快西征步伐,成吉思汗决定借助西夏的力量,联合进攻西辽国。西夏国的皇帝叫李遵顼(音xū),他虽然被蒙古军打败,但并没有诚心臣服蒙古帝国。所以,当成吉思汗派来的使者请求他出兵时,李遵顼以国穷、兵弱、马瘦、粮缺等种种理由,拒绝了成吉思汗的要求。于是,成吉思汗放弃了这一打算,改派自己的得力大将哲别前去征伐西辽。
哲别原名叫只儿豁阿歹,因为他是一名神箭手,成吉思汗赐名为哲别,蒙古语就是“箭”的意思。他骁勇善战,是成吉思汗手下的一员名将。
1218年,哲别奉命率两万精兵,征伐西辽国。
自从屈出律夺取政权之后,西辽国的政权由契丹族人手里转到乃蛮人手里,民族矛盾相当尖锐。再加上屈出律下了一道命令,让西辽国的人都信奉佛教,这就使民族矛盾更加激化了。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使西辽社会一片混乱,人民怨声载道,对屈出律非常不满。
蒙古军抓住这一要害展开政治攻势。哲别大张旗鼓地向西辽百姓进行宣传,说明蒙古军此次出征,只是追剿屈出律和他的乃蛮残部,对西辽的广大民众绝不伤害,并且主张信仰自由,信什么教都可以。这样,西辽国上下都对蒙古军有了好感。
哲别率蒙古精兵势如破竹,西辽军根本无力抵抗。哲别很快就攻占了西辽国的都城虎思斡耳朵,就是前面提到的巴拉沙衮。这个古都是当年耶律大石改名的。蒙古军占领了虎思斡耳朵,屈出律仓皇出逃,后来被当地伊斯兰教徒抓获,交给了哲别。最后,屈出律在撒里黑昆(今新疆西南部的塔什库尔干)被哲别处死。
西辽的最后覆灭,为成吉思汗西征扫清了道路。时间进入1219年,成吉思汗亲率20万大军,向花剌子模杀去。早在一年前,成吉思汗就派人到燕京,将一个叫耶律楚材的能人请到军中,作为自己的军师。这次出征,同样将耶律楚材带在身边。同时,成吉思汗的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以及大将速不台、哲别一同出征。在出征前,成吉思汗的几个儿子发生了一次激烈争吵。他们为什么要争吵?争吵的内容是什么?下一章将要细说这些问题。
成吉思汗十四年(1219年)六月,成吉思汗率领大军到达新疆阿勒泰地区额尔齐斯河上游,在此举行了盛大的出征誓师大会。然后,成吉思汗命长子术赤、大将哲别率军取道畏兀儿、可失哈儿(今新疆喀什市北),向拔汗那(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进军,从东南方向进攻花剌子模的城市,以吸引摩诃末的注意力。摩诃末果然上当,派主力部队指向拔汗那,阻挡术赤和哲别的进攻。成吉思汗则乘机率领大军迅速推进到讹答剌。哲别的部队靠近拔汗那后,突然挥师南下,沿阿姆河北上,攻打阿姆河沿岸的一些城市。由于西辽的覆灭,蒙古大军一路向西,如入无人之境,顺利地到了讹答剌城下。守将亦纳勒术知道蒙古大军是为报仇而来,所以防守非常严密,并多次打退蒙古大军的进攻。同时,亦纳勒术火速派人去向摩诃末禀报军情。
花剌子模国有两个都城,新都叫撒麻耳干(蒙古人称寻思干或薛迷思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位于花剌子模国东部;旧都叫玉龙杰赤(遗址在今土库曼斯坦乌尔根奇),位于花剌子模国西北部。国王摩诃末驻在新都,母后秃尔汗驻旧都。除这两个都城外,还有一个最繁华的城市叫不花剌城,位于新都和旧都的中间,国王摩诃末如今就住在这里。
当时,花剌子模国有军队40万,大部分是突厥人。从数量上看,花剌子模处于绝对优势,但从战斗力上看,却远远不如蒙古的骑兵。摩诃末的战略部署是:将部分主力部队分配到新都和旧都,大部分主力驻守在自己所在的不花剌城,以便两边策应。他采取的战术是以守城为主,避免同蒙古骑兵进行野战。
蒙古大军到达讹答剌之后,成吉思汗又兵分四路:第一路由皇子察合台、窝阔台指挥,攻打讹答剌;第二路由长子术赤指挥,顺锡尔河下游北上,攻打花剌子模西北部的城市;第三路由猛将阿剌黑、塔孩等率领,沿锡尔河上游攻占伯纳克特(一作别纳客忒,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西南)、忽毡(今塔吉克斯坦的苦盏)等城市;第四路由成吉思汗与拖雷率领主力,以速不台为先锋,渡过锡尔河,穿越基吉尔库姆大沙漠,直取不花剌(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以切断摩诃末与新、旧两都之间的联系。
讹答剌攻守战是最为激烈的。作为蒙古军一方来说,一心要为自己的商队报仇,所以攻得十分勇猛;作为亦纳勒术来说,这场战争是由于自己引起的,只有誓死保卫讹答剌城,自己才有生存的希望,否则一旦城破,自己肯定死无葬身之地。因此,一方攻得猛烈,一方拼命死守,数月之中不分胜负。蒙古军有足够的耐心,他们把讹答剌城牢牢围住,不断消耗对方的力量。最后,城内的弓箭全部射完了,连防御守城的石头、瓦块也用完了,经过6个月的围攻,蒙古军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作恶多端的亦纳勒术被活捉。察合台和窝阔台请示成吉思汗,如何处置亦纳勒术,成吉思汗下令,用融化了的银液灌入亦纳勒术的眼睛和耳朵,为自己的商队和使臣报了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