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脚步的加快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之同时伴随着国民经济和大家对于建筑物安全质量标准的提高,建筑施工造价以及工程质量的相关要求也更为严格。本文首先对混凝土施工特征进行分析,其次总结了当前常见的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然后结合实例提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变形;施工要点;质量控制
1引言
对于建筑工程土建项目的有效施工落实而言,其在主体结构以及基础结构的施工处理中,综合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手段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作用价值效果,而为了较好提升该技术手段的运用水平,必须要重点围绕着其施工操作落实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确保相应施工操作能够发挥出最佳效果。
2混凝土施工特性
①混凝土施工工序产品的过程性。工序产品的过程性是指工序产品不直接构成建筑最终产品,工序产品可能仅是为制造建筑产品的临时支架,如建筑模板支撑系统,即便进入最终产品,如混凝土、钢筋等,亦必须与其它工序产品融合构成新的建筑产品,并由此造成工序产品的不可替换性。②施工期混凝土结构的时变性。由于混凝土结构性能具有时变性的特征,这是因为早龄期混凝土里面的水泥出现了水化反应还没有形成,并且没有做好养护工作,早龄期的混凝土还没有成型,随着时间的流逝,混凝土的有关构件所具有的性能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因此,相关单位在对工程进行质量管理时一定要将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情况考虑在内。这是由于施工工序产品容易出现损伤的情况,所以要求施工工序质量管理水平要做好适当的改变,从而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混凝土常见施工质量问题
3.1蜂窝麻面
蜂窝麻面问题的出现,多是由于混凝土拌和物质量不达标引起的。主要有以下及格原因:①混凝土配比并不合理,或是混凝土原材料拌和过程中,加水计量不准确,造成泥浆少、砂石多;②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将原材料均匀拌和,影响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振捣不密实;③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易产生离析、砂浆分离现象,却又未进行振捣,从而形成蜂窝;④振捣时不规范,或振捣时间不够,或出现漏振,导致拌和物中的气泡未能及时排出,停留在混凝土模板表现形成蜂窝麻点;⑤未能保持浇筑后模板的湿润度,导致模板表面的水分被吸收,混凝土构建失水过多,导致出现蜂窝麻面;⑥混凝土原材中的砂石粒径较大,坍落度较小,但是钢筋却较密集。
3.2空洞与露筋
混凝土施工中,造成空洞和露筋的原因较多。混凝土下料时,如果钢筋较密集区域、预留埋设件处和预留空洞处被搁住,却在未对其进行彻底振捣的情况下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会导致下层形成空洞,或出现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的情况。当混凝土下料一次性过多、过厚过高时,都容易形成因振捣不到位而造成的松散空洞。在钢筋较密、构件截面相对较小的地方,石子容易被钢筋卡住,当混凝土内掉入泥块、木块等杂物时,浇筑的混凝土沙浆不能充满钢筋内部和周围,造成空洞和露筋的现象。混凝土配比不当,会产生离析,导致模板缺浆或漏浆,造成空洞或露筋。而在混凝土保护层处振捣不实或是振捣棒击到钢筋,容易造成钢筋移位,导致露筋的产生。
3.3夹层与表面不平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施工缝或变形缝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直接灌注混凝土,且未进行完全振捣;混凝土浇筑的高度过大,且未设置溜槽,导致混凝土离析并形成夹层;模板上未涂刷隔离剂,或是隔离剂涂刷不均匀,在浇筑混凝土后,仅用抹子粗抹一遍,未进行找平、压光,导致模板表面不平;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即上人操作或运料,也会造成一些凹凸痕迹。
4实例分析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某项目工程需要拟建一幢大厦,总用地面积为13293.93m2,净用地面积为12934.34m2,总建筑面积为40285.34m2,室内地坪标高±0.00=4.30m。主体结构拟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拟采用桩基础。该建筑工程设一层地下室,地下室底板相对标高-6.70m(±0.00=4.30m)。基坑开挖考虑到承台垫层底,大部分区域设计深度约6.5m,2区有电梯井临近基坑边,该区段设计深度为8.20m。
4.1混凝土配合比的有效控制
施工人员结合该建筑工程要求和施工设计图纸,充分考虑气候、环境等因素外在的影响,在科学试验的基础上,确定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搅拌所需的骨料、水泥、水等原材料的最佳配比。在混凝土配比试验时,应结合相关规范、规程以及多雨气候对混凝土抗渗强度的实际要求,将混凝土抗渗强度等级在设计要求的抗渗水压值基础上提高一个级别(即0.2kPa),砂率控制在35~45%之间,水灰比控制在0.55以内。
4.2原材料质量的严格控制
进场的水泥应是资质较好的供应商提供的合格产品,按照生产、到场的先后顺序依次码放在干燥的水泥仓库内,先产先出、先入先出,切忌露天堆放。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层,存放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以防压实;要用模板铺设在水泥底部,四周与墙面保持30cm以上的间距,以防水泥受潮结块。骨料应根据相关标准进行超逊径颗粒含量的检查,选择级配好的骨料,贮存时应保持骨料含水率保持不变状态;如果黏土和淤泥在砂子中含量超过3%,在碎石、卵石中的含量超过2%,必须先将骨料清洗干净,在达到标准后方可使用。在混凝土拌和前,应对原材料质量、品种、规格、用量进行再一次检测,检测合格后且每盘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计量偏差在允许范围内方可进行搅拌(每盘混凝土各种材料的计量结果允许偏差范围,水泥、掺和料±1;粗、细骨料±2;水、外加剂±1),混凝土搅拌控制标准如表1。
4.3混凝土施工过程控制
施工控制流程如图1,下面就该工程的施工要点进行详细阐述。①关于钢板的绑扎与固定,针对钢筋的绑扎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确保每一个环节符合施工要求,其中包括钢筋规格、箍筋尺寸等,在开始进行钢筋绑扎后,需要重点确保钢筋位置、钢筋绑扎结果。工艺检测是钢筋绑扎中的重点,特别是针对单面搭接焊,还需要在每一个施工阶段针对不同类型的钢筋进行送检,重点在于保证钢筋绑扎质量,在完成钢筋的焊接之后针对钢筋绑扎主要是(确定保护层的厚度以及钢筋位置;②针对模板固定于侧模安装,确定加工高度,其目的在于更好的进行后续的混凝土浇筑。针对侧模底部为了确保不漏浆需利用压脚条,压脚条使用钢筋调固定。在进行模板固定与侧模安装的过程中,与此同时还需要完成型钢与冠梁连接处的安装;③混凝土浇筑,为确保浇筑质量其一次性浇筑的高度不能高于0.5m,另外第一次混凝土浇筑与第二次混凝土浇筑之间的间隔不能超过2h。另外针对新旧混凝土交界面,需要注意做好钢筋的预留,确保钢筋搭接。可以设置振捣通道,振捣通道的设置与钢筋的劲性骨架结合考虑。
4.4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众多,养护是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由于水泥入模后仍有较大的水化热,水化热产生或释放热量的速度和大小都会直接影响水泥水化进程的快慢。水化热过快会导致温差过大,极易引起建筑结构构件产生裂缝,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施工质量。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施工条件和部位,结合实际选择不同类型的混凝土,并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该工程在混凝土表面保护层初凝前,应先卷起覆盖在表面的覆盖物(如蓬布或者塑料布),然后用抹子搓压表面两遍以上,待表面平整后再次进行覆盖,覆盖时注意覆盖物和混凝土表面不能直接接触,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
5结束语
混凝土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结构安全性和建筑使用年限,杜绝豆腐渣工程以及粗制滥造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是新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的重要和基础地位,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维护保养意识,需要引起从业者的高度重视。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是建筑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也是促进国内建筑行业施工技术全面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马健.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问题及防治[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31(2):193.
[2]狄献锋,常记周.试论井下机电论文建筑工程高效农业论文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河南科技,2013,39(16):127~128.
[3]余小勇.论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江西建材,2014,5(16):95.
作者:雷大春 单位: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