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黑龙江省继续教育在办学的总体规模办学管理、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在信息化建设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应调整教育信息化投资结构,加大应用、保障投入力度;倡导各高校树立开放意识,加强合作共享;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信息技术专业教师队伍素质;要建设符合继续教育特点的资源,最大程度满足学员需求。
关键词:黑龙江继续教育;信息化;问题;对策教育部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要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构造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并举,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与衔接的社会化、多样化的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这说明,我国已经将建立终身教育框架下的成人教育体系作为推进学习化社会建立的主流手段。
一、黑龙江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只问投入,不问产出
高校在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的不良现象,缺乏投资效益分析和评价体系。黑龙江省高校每年将大部分专项经费投入到硬件设施建设中,对软件系统建设却投入不足,软件与硬件发展不平衡现象在各高校中普遍存在,以校园网建设为例,根据调查,黑龙江省共有高校八十多所,这八十多所高校均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校园网,由于重硬轻软,重投入轻管理,出现先进的硬件设施环境缺乏优质信息资源和软件应用系统支撑,同时还反映出信息技术在管理上的应用不但少而且层次较低,教育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则相对落后。还没有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与学校教学及管理的深度融合。2.规划不统一,系统难集成,数据难共享,整体效益不高由于对管理计划职能的忽视,在信息化建设初期缺乏统筹规划,黑龙江省各高校之间各自为政,分散的重复资源建设比比皆是,这不仅增加了高校和软件企业的开发成本,也使得信息化优势学校中好的经验、优质的资源并没有在区域内甚至省内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还有就是各院校系统开发平台不同,数据平台各异,数据结构多样,信息标准缺乏,使得各家、应用软件上没有有效的系统集成,各类数字化教育资源交流成本提高难以交换不能共享,也有碍于更高层次上的信息处理。
3.继续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
黑龙江省继续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高水平应用人才缺乏,人才拥有量远不能满足继续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求,信息技术专业教师队伍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为:数量少、待遇低、专业素质偏低、技术能力不强、稳定性差、职称低。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有很多,比较突出的是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缺位导致的,目前黑龙江省还没有从政策上解决教育技术专业教师的编制、待遇问题,一直以来,相关专职教师在职称评定中处于劣势,在高校内部,这部分员工的工资大多低于校内平均数。同时,系统化的教师培训特别是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也缺乏机制和经费保障。学校的教务处、科研部门几乎从不就教师支持信息化教学需要学什么、怎么培训等和业务部门进行沟通协商,培训内容和方式与实际应用脱节,不能真正有效解决教师应用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导致资源库开发队伍的教师跟不上信息化的发展节奏。
4.资源设计、开发和维护与使用需求还有很大差距,资源建设内涵亟待提高
黑龙江省继续教育的学员多是基于岗位或个人需要而进入高校参加继续教育的在职成人,具有成熟的人格和一定的社会经验,学习动机明显,学习时间分散,自主性较高。高质量的资源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组织设计,调查发现,黑龙江省各类继续教育信息平台能提供的教育资源质量良莠混杂,参差不齐,有的仅以静态资源呈现,是现有教材和纸质材料的翻版;有的缺少对学习重点、难点的转化和拓展,教学互动性差,对学习者的支持意义有限;有的则偏重于理论的系统性和技术的运用,制作精美却忽略了其应有的教育性。另外资源的灵活性差,后续完善、维护及时性差,与学员的日常需求脱节。
二、黑龙江省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建议省里出台统一指导意见,调整教育信息化投资结构,加大应用、保障投入力度
教育行政部门要从全局出发,改善信息化建设投资结构,要突出侧重两个方面:一是合理规划硬件建设、软件资源、教师培训等在信息化投资结构中的比率,需要加大软件资源、教师培训的投入,将应用研究纳入投资结构中统筹,使信息化投入与应用基本匹配,建设与应用协调发展。省里统一出台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指导性意见,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任务,以应用为导向,研究并确定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比例参考;二是调整建设和保障的投入比例,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信息化应用保障经费缺位的问题,建议省里在信息化专项经费或学校公用经费中,明确安排相应比例的办学经费用于信息化设备和软件系统的维护、更新、升级、耗材使用和网络月租费,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有机不敢开等问题,提高信息化装备的利用效益,促进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
2.倡导各高校树立开放意识,加强合作共享
高校应建立一套数字化的编码、传输和播放学习设计格式和模型,为高校之间各类资源的快速传递和顺利交换解除技术上的壁垒。与此同时要倡导各学校树立开放意识,高校应该认识到开放是资源共享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动力和突破口。开放性是信息化的典型特征,高校继续教育办学者,包括教师、管理和技术服务人员,都应该树立起积极的开放意识,携手合作,互通有无,在新的起点上共同建设数字化继续教育资源,将劣势转化为优势,逐渐形成资源特色。合作是资源共享最主要的特征,它既有利于资源进化,也可以促进新资源的再生。共享不但不会削弱彼此的竞争力,而且有利于高校自身教学水平、教育质量的提高,社会影响力也会随之增强。[2]根据学科、专业和自身需要,高校继续教育资源建设可以采取灵活的合作方式进行共享:可以是政府主导式,由政府权威部门牵头,高校在统一的资源转换平台下按一定标准;可以是结盟共建式,各高校依据各自资源优势通过强强联合或优势互补的方式,平等协商,共同进行资源建设开发社会合作式;可以是校企合作式,高校与软件公司等联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进行教育资源开发和运作。
3.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素质
高校要根据建设项目需要,积极组建一支结构合理、技术全面的资源开发队伍,其中既要有相应学科方面的专家,也要有教育技术专家、媒体设计、软件设计等方面人员,此外,高校应重视继续教育资源建设主体的能力培养,挑选那些既具有专业水平和计算机技能,又熟悉继续教育规律的教师进行继续教育资源研发。依法保障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的职称评定、职务考核、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依法保障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在工资水平(含福利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享受和其他专科教师同等的权利和条件,并对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兼任设备维修、网络维护、课件制作等其他工作进行特殊津贴,改变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待遇低、稳定性差、技术能力不高的现状。建议教师培训由电教部门和教研部门在征询教师意见前提下开展,避免低水平重复培训、培训内容和方式与实际应用脱节。在培训中相前部门给予专项经费的支持,保障实施持续性的培训项目。
4.建设符合继续教育特点的资源,最大程度满足学员需求
更要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致力于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要围绕实用性,提供的资源与成人的日常生活和个性需求密切相关,能解决学员在工作、生活和学习等真实情境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要力求方便易得,继续教育资源内容应少而精,体量趋向小型化、片段化,在统一的知识网络框架下分解为独立的知识点,并可根据需要进行灵活组合与定制,还应兼顾支持在各种移动终端下访问、提取,适应个体学习时间、地点方位方面的差异特征,有效满足学员的自主性需求。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也要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高校应尽快对目前应用的各种技术进行有机整合,在全新的理念、架构下实现继续教育资源全面共享,将继续教育信息化进程进一步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刘建同.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有关情况和工作考虑[J].中国教育信息化,2四川职称01医学论文库3(9):14.
[2]杨文武,张一春.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路与对策[J].成人教育,2014(11):4-6.
作者:杨鑫慧 单位: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