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历史学 >

国内新闻研究的僵局

一、用话语研究方法审视新闻定义的原因

鉴于运用本质主义思维方式下定义的缺陷,本文打算采用话语研究方法来审视新闻定义。话语研究不再关注事物的本质,而是把关注点放在了对事物本质所做出的种种话语的可能性上。话语研究不再追问事物“是什么”,而是探询事物“怎么样”,也就是研究为什么人们用某种方式对该事物进行表述,是什么社会条件形成了这样的表述,这种表述是否能够自我证明,它又产生了什么影响。从对“是什么”的追问到对“怎么样”的关注,这不仅仅是一个形式的变化,而且意味着看待事物的视角和态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追问“是什么”,即假定事物是同质的、已经完成了的存在,而追问“怎么样”,则是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和未完成性。由于事物是多元的、差异的和矛盾的,它们并不存在一个固定不变的本质,因而追问它“是什么”便没有实质性的意义。本文之所以要采用这种话语研究方法来审视新闻定义,主要出于两个原因:第一,新闻是时代的记录者,人们在社会实践发展的不同阶段,会赋予新闻不同的职能。在某个时代,人们会对新闻作出新的理解,这并不是因为新闻本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是因为生活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发生了一定改变。因此,本文的目标不是去探究新闻到底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而是去辨析人们是如何对新闻加以界定的,是如何规定它的职能的,它产生的社会语境和知识风尚是什么,为什么人们会接受这种关于新闻的看法,其认识论基础是什么。围绕某种关于新闻的看法,人们形成了什么样的社会实践,这些社会实践反过来又是如何影响人们对新闻的认识的。只有面向新闻本身,追问新闻“怎么样”了,才能走进新闻。第二,新闻文本的复杂性决定了在某个时期,任何一种对新闻的界定都无法囊括所有的新闻实践。虽然我们永远无法摆脱自身的偏见或者理解的前结构,但是我们不应当全然否定其他的理解,而应该采取一种更为宽广的视角,保持一种宽容的心态,尽可能地超越自己的视阈,理性地分析各种不同看法在具体语境中的优势与不足,以一种建设性的态度对社会现实做出较为全面的解释。从现实出发,关注事物的现实境况,这样的研究态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当代西方哲学那里也有明显的体现。

二、用话语研究方法辨析流动语境中的新闻定义

每个人由于对新闻概念的认识深度不同、观察侧重点不同,因此对新闻本质的判断,对问题核心的选择也会各有差异。人们围绕着新闻形成了不同的观念,正像传播、符号、文化等概念一样,尽管人人会用,但要对它作出清晰的说明反而是件困难的事。根据新闻研究的历史,有关“新闻是什么”的话语可以分成3类,分别是新闻是宣传工具、新闻是商品、新闻是易碎品。

1.新闻是宣传工具

在革命战争年代,新闻事业面临的核心任务是宣传鼓动,新闻一度成为国家政党在战争时实现统一目标,降低不确定性的最佳途径。这时新闻是政治的附庸,甚至成为政客们的武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社会一直处于独特的两极结构状态,即一极是权力高度集中的国家和政府,另一极则大量存在相对分散和相对封闭的单位组织,在这种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里,信息成为稀缺资源,被赋予了超负荷的意识形态含义。“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在我国展开研究,人们对在新概念基础上产生的思维方法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对各种具体方法之间的关系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值得注意的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中期,社会科学工作者对信息方法的兴趣显示了出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自然科学工作者。”[3]当时运用控制论来解释新闻传播中各种控制现象以实现新闻的最佳效果,成为摆在新闻战线每个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新闻传播控制论系统探析》是为参加1987年召开的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而准备的一篇论文,笔者在文中明确指出“在整个新闻传播控制论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新闻事业控制者”,[4]新闻控制论的学科范式过于强调以传者为中心的控制。由此可见,最新科学技术成果的被承认和被应用,在新闻学界引发了新一轮话题,助推了“新闻是宣传工具”这一话语的发展。在这一话语的影响下,新闻和宣传混为一谈。一方面,新闻这一体裁在公众印象中的权威性和客观中立性,肯定并强化着传播者的意图意义,使得近代以来,我国新闻发挥着强有力的社会控制职能,它单向度地制造认同,大众的思想成了新闻的奴隶,新闻是预先计划好的。另一方面,宣传的意识形态导向让新闻的表征方式被置于主流化的框架之中,为概念塑形,“坏事变好事”“反面事实正面美化”,成为经常被讲述的传播技巧。“对于宣传者而言,概念化最大的好处在于让公众放弃讨论、争辩和理智选择的可能性——概念本身似乎已经提供了解决复杂问题的最佳方案。宣传总是创造这样一种情境:除了概念指明的亮处外,你别无去处。在宣传者的设计下,概念的漏洞和其他选择已经被诸如‘恐惧’‘邪恶’‘魔鬼’等标签所遮蔽。”[5]可见,“新闻是宣传工具”的话语,所要表达的新闻理想,就是让公众趋向于传播者的预设。这一理想其实含有唯概念论的意味。这种趋向性是传者希望受者能与自己达成共识。在新闻文本中,概念成为中心,概念是否被真正地理解,是新闻优劣的标志。如果新闻都以概念为中心,势必造成信息滞留于宏观层面,使新闻丧失对微现实的观察和对世界本真的追求。狭隘的功利主义极大地限制了传播者对事实的选择范围,导致新闻的庸俗化,这种工具理性必然会给每个社会成员和整个文化带来不良影响。

2.新闻是商品

这是一个有关新闻与产品的隐喻。在这一话语中,意味着我们不再把新闻的制作看做一个神秘的过程,而是把它视为一个普通的商品生产过程,在整个流水线中执行着对现实、对权力调和的加工职能,受众的需求受到充分重视。既然人们发现了新闻文本所必经的加工环节,即采→写→编→评的整个流程,那么人们很自然地把熟悉的流水线图示直接应用于对新闻生产过程的整体性思考,流水线图示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头脑中加工新闻最直观的模型。其实早在1957年,复旦大学新闻学教授王中就提出新闻的商品性问题。他认为,构成商品的要素有以下3点:一是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二是用于别人消费,三是经过货币交换到达使用者受众。新闻是一种精神消费品,正是从信息、知识等方面满足了人们的需要。买报纸并非买纸张,而是买阅读权、信息分享权。改革开放以来,文化自身出现了不可避免的分化,一个由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为分界线的3种文化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新闻在文化方面的依附性表现在对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追随上,建构在营销功能之上的新闻文化也是一种依附于商品的价值观念,深刻地受制于商品逻辑。受众成员主要被认为是当前或潜在的消费者,他们的注意力反过来被广告商购买,新闻作为商品可以被买卖的地位得到了强调,这种思考方式在20世纪90年代非常流行,在1992年的首届中国新闻学术年会上,“新闻是否具有商品属性”一题引起学者们争鸣。这个定义确有合理之处,但是也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其一,“新闻是商品”这一话语所要表达的新闻传播愿景是产销和谐,即所传播的新闻希望能够被受众消费并消化。新闻的受关注程度成为传播者追逐的终极目标。一则新闻能否有效捕捉受众的注意力,成了衡量新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然而,新闻的受关注程度并不绝对地与文本所含有的新闻价值直接相关,是文化市场牵制着受众群体。处于这样一种传播氛围,传播者就必须在一个高度符合其受众接受心理和价值观的叙述框架内讲述他的新闻故事,而且记者所设的新闻叙述框架必须与公众当前关注的一个时事话题或热门话题相关。因此,更加强调从“人情趣味”角度出发的文本表征应运而生。进入21世纪,文化中娱乐性成分越来越突出,人们对娱乐的态度正在发生变化,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人们越来越需要能带来非主流感受的东西,因为只0582014.5学研有这些新闻才能更好地再现当时的生活情景,触及大众的亲身经历。因此,我们也就看到,近年来,新闻中的娱乐性成分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这说明新闻表征不纯粹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而是渗透了日常的消费语境。其二,在“新闻是商品”这一话语的影响下,新闻传播者也容易被一些利益集团利用,将某些公关活动和新闻发布会等具有策划性质的活动按照新闻的要素包装成一个有重大新闻价值的事件,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此一来,坚持中立、客观的新闻专业主义却被搁置一旁,全然不顾新闻学理规范中所提倡的价值判断。

3.新闻是易碎品

在“新闻是宣传工具”“新闻是商品”的话语中,功利性被摆在了首位,新闻被看做裹挟着特定意向,用于实现其他目的的工具。这些话语强调外在的目标,而现实在新闻文本中所体现的价值被忽略了。仅用外在的、理性的方式来看待新闻,我们很难理解充斥在生活当中的诸多新闻现象。比如,为什么层出不穷的新闻似是而非,为什么如今的新闻就像持续更新的系列剧等等,这一切都是因为新闻的文本表征受制于传播惯习。“苏联曾突出地认为新闻是‘易碎品’,这种观点也传到中国来。”[6]人们往往将这一话语与新闻的信息本质联系在一起,凸显了第一时间发布新闻的重要性,这是从时间的尺度来理解的。然而,随着这一信念在当代的进一步展开,它还意味着,在求新求快的心理机制的促动下,传播者往往会遵循传播惯习,也就是通过教条表征迅速地将未知事件归类,用统一的格式将其重构,日复一日,长此以往,也就建构了某一概念同一性延展的秩序。今天,我们重提这一话语,并不是出于学究式的兴趣,而是中国当前的媒介环境使然。进入新媒体时代,媒介环境中的信息在量上呈爆炸式增长,对此现象人们各持一端。简单地否定其中的积极因素是不可取的,最重要的是这些现象使得我们重新反思过去对于新闻本体的理解是否存在偏见。那么,我们从“新闻是易碎品”这一话语中能获得什么启示呢?首先,这一话语与其说是对新闻理论的否定,不如说是对它的发展与补充。它的目的在于提醒我们,新闻不仅仅是工具性的,不能仅从实用的、效果的角度来思考新闻,还要关注新闻文本本身,关注现实在新闻文本当中的符号性建构。在塔奇曼的分析中,她认为,新闻是一种社会资源,它通过自身的结构对可能产生的各种知识加以限制和约束,这些知识又被称为现实。没有文本身份,任何文本无法表意。随着新闻文本一道被生产出来的,除了再现的现实,还有被媒介赋予的类属标签,诸如“社会新闻”“经济新闻”等等。尤其在求新求快的心理机制的导引下,新闻传播者往往是带着某一特殊目的或任务而去采写新闻的,正因为如此,这时新闻文本当中所再现的事实属性,就并非事实本身的品质,而是文本体裁所要求和规制的一种表征方式。在新闻文本中,现实往往习惯性地被抽象化为一些外在的指标或者概念,而现实本身的类属系统、圈层体系被忽略了。因此,在新闻采写编评中一味强调从事实出发,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符号表征的地位必须得到尊重,我们需要把现实和符号表征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加以考虑。其次,不同的文本身份,要求受众对文本作出完全不同的解释。这一话语也同样提示受众,虽然我们可以对新闻文本再现的现实作出自由的诠释,但是这种诠释的可能不是无限的,也要受到一定规则的制约,否则就会成为过度的诠释,即将不合理的诠释与现实牵强附会地结合在一起。

三、对不同的新闻定义辨析之后的反思

针对关于新闻的3种不同话语,虽然只是作了走马观花式的阐述,但是却呈现了新闻研究的多样性和新闻现象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其实,没有任何一种关于新闻的话语能够解释所有的新闻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多角度地去观察研究对象。

1.充分重视新闻表征

运用话语分析来把握由新闻定义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关于表征的问题。过去一说到新闻,我们往往将它和事实的新鲜性、时间的新近性相联系,从而忽视了表征之“新”的价值。新闻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建构活动。将现实贴上某种新闻的标签与证明它确实是新闻,这两者并不是一回事。随着社会的发展,前者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那么,现实要再进入新闻,从而被受众接收,进而成为社会议题,首先就要涉及现实的被表征问题。同样的事实,运用不同的表征方式,那么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再现的意义可以完全不同。而且我们之所以围绕新闻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其中也多涉及价值判断,这其实就在于文本表征这一新闻传播者的行为具有主观性。因此,从表征而非事实的角度来诠释新闻,是研究新闻的另一必然选择。为,“新闻是宣传工具”这一话语反映了新闻表征的主流化,“新闻是商品”的话语反映了新闻表征的通俗化,而“新闻是易碎品”则反映了新闻表征的教条化。传播理论证实了传播的发展是一种叠加式发展,而新闻文本的发展属于人类传播发展的一部分,因此,新闻文本的发展不是用一种趋向取代另一种趋向、一种趋向覆盖另一种趋向,而是呈现出一种叠加式的发展状态。随着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随着文本表征方式的不断涌现、不断融合,新闻文本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表征的多样化虽然使新闻处于流变之中,富有生命力,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因为新闻传播者对现实世界的选择与表征,是对现实进行压缩后的结果,而这种压缩往往受制于多重因素的影响,新闻表征本来应该是对现实世界的真实反映,而不是歪曲,可是如今不少新闻表征受到了来自各种权力的入侵而被异化。因此,我们研究新闻的表征问题,不仅需要关注它表征什么,以及如何表征,还要关注为什么存在这样的表征。而激发这些表征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条件,不仅决定了表征的方式,也决定了我们所能表征的是什么。这实际上就是关注新闻表征的存在论问题,也就是,文本表征实践行为与这一行为所处的社会结构之间的权力关系。“一百多年前,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就已经特别注意到了语言与民主制度之间的关系。在民主政治下,多数人为语言确定规则,就像他们为任何其他事情确定规则一样。”[7]

2.正确应用新闻表征

我们看到,不少假新闻之所以能够成功地进行传播,正是基于受众对新闻体裁本身的信任。新闻体裁的可信性是社会文化赋予的,是长期积淀形成的社会资本,它之所以能获得可信的地位,正是因为新闻体裁本身对表征提出的要求。首先,新闻表征要有据。新闻,无论是报纸上的图文,广播中的声音,还是电视上的镜头,都是为了让受众在头脑中建构起对现实的再现图景,因此,求真是新闻表征的第一原则。美联社编辑杰克•卡彭认为,语言是记者的工具,“他们可不敢把它变成软弱无力的东西”。[8]虽然我们不能避免对事实作定性描述,但是为了让受众感到传播者是据实而言的,新闻表征就必须客观、有据。所谓有据,仅靠新闻文本本身难以保证,尤其在网络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信息大行其道,因此,需要传播者在链文本上多下工夫。所谓“链文本”,就是指“接收者解释某文本时,主动或被动地与某些文本‘链接’起来一同接收的其他文本,例如延伸文本、参考文本、注解说明、网络链接等在网络上体现最为具体”。[9]其次,新闻表征要求异。不管打开网页还是翻开报纸,读者的眼睛实际上会在页面所呈现的标题上进行快速检索,他们对有的标题视而不见,但是有的标题又能被他们一下逮住,或是被磁性地吸引。人们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新闻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追求差异化,便成为新闻表征的动力。因此,新闻传播者核心期刊需要从受众的视角,探询事实真相,判断新闻价值,做差异化的表征,进而在不干涉受众理解的前提下,营造出让受众愿意理解并努力理解的心理场。

作者:张诗婷


    更多历史学论文详细信息: 国内新闻研究的僵局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lsx/193228.html

    相关专题:福建体育科技投稿邮箱 创业理念怎么写


    上一篇:水利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探究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