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集体记忆与共识表达的高度凝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理念引领和实践规范,而“三个倡导”的生命力,源于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与自觉实践,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获得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熟知和认可。基于此观点,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普通群众中认知与认同度提升的迫切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普通群众行为规范的可行性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与认同度的对策等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价值观;群众;认知;认同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生命力离不开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与自觉实践,即能够获得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熟知和认可。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要求在社会成员中形成高度的认知与认同度,认同的主体是普通群众,认同的内容是高度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目的在于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思潮,形成强大的国家和民族凝聚力。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普通群众中认知与认同度提升的迫切性
(一)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普通群众中的认知与认同度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一直怀抱着两大历史性追求:一是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毛泽东强调,国家的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是国家富强的历史前提。联系这两大历史性追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宏伟目标在全球中华儿女中引起巨大共鸣。但是由于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社会历史现状,价值观的认同度还亟待提升,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革命建设经验教训的重要总结。(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度是稳定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是认知与认同文化中对人影响力最大、最具规定性的部分。从中国历史看,封建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认知与认同度形成,几乎用了上千年的时间,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理念现在依然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行为指南;从世界范围看,资本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从提出到确立并被人们认知认同,也用了几百年时间。一些发达国家包括德国、美国在内,对其核心价值观的灌输与普及丝毫没有松懈。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发展的滞后现状成为社会发展总目标中的最短板。所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度是稳定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三)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度是应对复杂国际形势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文化与价值观领域的斗争频频上演。西方国家通过将其价值观念全面渗透到文化产业链中,使其核心价值观念与文化产品进行有机融合和高效传播,从而达到向其他国家推销价值观的目的。美国致力于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的多元化拓展与传播;法国有重视文化构建的悠久传统;德国是世界出版大国等等。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西方国家抓住中国“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重叠的历史条件,加大对意识形态的渗透力度。在新的舆论环境下,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所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普通群众中的认知与认同度是应对复杂国际形势的必由之路。(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度是中国现阶段国情的必然选择。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冲击导致价值观的紊乱和消解。经济高速发展导致文化以及价值观领域的多元趋势发展,道德生态下降,诚信严重危机,拜金主义盛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度带来重大挑战。多元价值观念张扬、喧嚣的背后,折射出人们价值观的模糊和对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向往与追求。“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催人振奋的精神,没有高尚的品格,没有坚定的志向,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1]事实上,人们越是迷茫就越是希望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根本。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普通群众中认知与认同度的提升,对于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成普通群众行为规范的可行性
(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分析批判是建立在普通工人阶级日常生活基础上的,这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成普通群众行为规范的理论基础。理论上,马克思主义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批判生活、改造生活的理论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尤其是在唯物史观确立的过程中,日常生活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背景世界,而是人类生存发展乃至社会运行、历史变迁的不可或缺的现实根基。因此,马克思深刻批判了以往把日常生活排除在外的各种历史观。日常生活是人类精神的真正家园,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认同的最终归宿,这一理论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成普通群众行为规范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价值体系的经验,以及前苏联价值观解体带来的教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研究提供可行性借鉴。首先,中国传统核心价值体系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对调节人伦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形成的过程中,批判地借鉴了包括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在内的一切人类进步的价值理想,反映了整个人类的价值追求;再次,前苏联意识形态瓦解带来了深刻的教训,任何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国家,都会导致人们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认同迷失和认同危机。马克思主义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先进理论。这一沉痛的教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借鉴。(三)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消费符号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带来重大影响,这是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面临的重要现实课题。文化的多元化尤其是大众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盛行,拓展了价值观的发展空间;同时,信息网络化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带来空前的机遇,它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和学习的便利条件;另外,消费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标准,具有一定的价值导向作用。消费语境中,消费的主要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商品所蕴含的特定时代的特定意识形态,它已经成为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维护其现行统治的重要手段。所以,消费的符号化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重要现实课题。
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普通群众中的认知与认同度的对策
(一)经济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必须将解决人们的实际利益为突破口,任何价值活动从观念形态向现实形态的转化,都是以一定的利益关系为基本依据的。不仅要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还要进一步创新利益分配、平衡、保障、协调机制,实实在在地帮助人们解决实际利益问题。马克思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需要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前提。没有需要就没有认知与认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度的提升,必须依据人们的思想和心理活动规律进行,将解决人们的实际利益为突破口,只有这样,才能使之深入人心。(二)政治上,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本民族的进一步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从三个层面体现了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同时它也借鉴了资本主义的有益文明成果,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提升普通群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还要掌握舆论引导权,提供便于社会和公众参与的公开渠道,促进社会自发形成有价值观引导的公序良俗。(三)文化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表达方式要努力贴近群众,充分利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如黑板报、简报、标语、网络等,以节日、纪念日、重大活动为契机,采用音乐、绘画、舞蹈、雕塑、戏剧、电影、电视等文艺活动内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发挥其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力和感召力。(四)完善法律政策,通过法律保障。首先,从宏观层面完善和强化相关法律规范,强化《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道德规范类法规的实施,进一步明确公民对社会价值体系的认同、拥护的责任和义务;其次,从中观层面充实和贯彻相关文化政策,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依据国情,发挥新闻、传播、出版、网络管理等的导向和规范作用;再次,从微观层面加大机制保障,建立推广机制、反馈机制和监督测评机制,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增强技术支持、保障人才队伍以及经费的支持。(五)构筑学校教育体系。分层级完善学校教育体系:普通中小学结合爱国主义教育以潜移默化为主,重点放在社会公德、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等基本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国民素养;职业教育结合行业的特点构建本行业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理想信念教育,重点放在职业道德、社会责任、诚信教育等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大学教育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主,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识,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和自觉行为,重点放在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基本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荣辱观,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等等。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与认同度的生命力源于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与自觉实践,即能够获得大多数普通群众的熟知、认可和自觉实践。从本质上来讲,只有在普通群众中形成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才能凝聚社会正能量,达成社会共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度,打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基础,汇聚普通群众的文化正能量,对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公化学与农业论文共环境,加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作者:李丽荣 单位:邢台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