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历史学 >

高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探索

一、构建高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机制的重要意义

(一)净化学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

高校同样存在一些“四风”问题,表现出领导干部、教师脱离群众的现象。有的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只注重条条款款,照本宣科,不能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有的部门具有严重的官本位思想,上下班不准时,办事效率低下,群众观念淡薄,严重缺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的干部在工作岗位上不能尽忠职守,没有责任心,拿着国家的工资不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有的干部利用公款大吃大喝,讲排场,浪费严重,具有严重的奢靡之风。这些行为都脱离了学生实际,不利于高校优良学风的建设,容易使“四风”侵蚀学生的思想。构建高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机制有助于清扫不良风气,使全体师生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到群众路线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性,形成一套系统的群众路线理论,用理论指导教学工作和学习,净化学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教师密切联系学生长效机制

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圣神殿堂、是培养党的未来接班人的基地、是构建高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重要载体。学生是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对每个学生负责,秉承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理念,积极践行群众路线所赋予的神圣使命,是每个教育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但是高校也存在教师与学生脱节的情况。有的教师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高度重视,对表现平平的学生却了解甚少。教师的工作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没有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列宁曾经指出:“少讲空话,多做实事。”[3]教师应该注重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做到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建立多种沟通渠道。构建高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机制有助于教师深刻领悟群众路线精髓,认识到教师与学生是鱼与水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血肉关系。起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教师密切联系学生长效机制的作用。

二、高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机制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如前所述,构建高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净化学风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常态化机制构建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脱节

构建高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机制,需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作为指导。目前高校教师、党员的群众路线理论知识相对薄弱。第一,表现在对党中央文件和下达的重要精神理解不够深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学习仅仅停留在形式主义上面;党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程度不够。第二,表现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脱节。一些领导干部、教师、甚至一些党员只在理论学习上做文章,不能将学到的群众路线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教育中。这是因为没有足够重视群众路线理论知识,没有领悟到理论最终需要指导实践活动的真谛。列宁曾经指出:“群众不是从理论上,而是根据实际来看问题的,我们的错误就在于总是从理论上来看问题。”[4]教师们应该带领学生积极学习有关党、有关马恩的一系列知识。落实到具体的党支部、团支部,最终落实到每个学生的身上,做好学生切实所需的工作。所以,应该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紧密联系起来,不断创新实践教育模式,坚持理论联系高校实际。使高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能够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二)学习教育制度与其他制度措施缺乏整体协调

毛泽东曾经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5]开展高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需要学校师生积极学习马列主义,用马列主义武装头脑,建立每周定期开展政治学习的学习教育制度,增加学习密度,做到温故而知新。但是,目前存在学习教育制度与其他制度措施缺乏整体协调的问题,学习教育是学习教育,制度措施是单独的制度措施,形成了“两张皮”的局面。第一,体现在考核评估制度方面,考核评估制度是确保师生能够积极学习、践行群众路线要求的有利措施,起到一个约束和监督的作用。第二,体现在评优评奖制度方面,评优评奖制度意在表彰工作学习积极认真,真正做到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人员,实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价值。不管是考核评估制度,还是评优评奖制度,都是用来检验学习的效果,并且通过一定的指标体系体现出来。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高校里制定这些政策措施的领导干部,他们自身缺乏一种整体协调的思维,始终存在条块分割的思想。另一方面是在具体的措施内容上,缺乏协调和关联性。这样就会导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无法联系群众实际,阻碍高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机制的构建。

(三)载体单一,缺乏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6]构建高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机制,更需要载体支撑。从目前的状况来看,高校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载体还是以传统方式为主,一方面是与专业相关的课本、课外读物、期刊、论文、著作、校本教材等作为学习群众路线的载体。另一方面是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包括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授,来接受有关群众路线的知识。另外,就是党支部、团支部组织的一系列活动。比如团组织生活,通过诗歌朗诵、情景剧、视频、讨论等方式来进行学习。总的来说,高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载体形式都拘泥在传统的模式里面,缺乏创新。学生们在学习上会缺乏热情,久而久之产生懈怠的不良情绪。不能有效引导高校学生牢固树立群众路线的观点。一方面是因为高校一些领导干部不能与时俱进,存在相对保守传统的思想。另一方面是因为载体纷乱复杂,难以准确区分、把握、运用。因此,应该创新高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载体,利用相关专业优势,突出办学特色,使高校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更加具有新意,有利于构建高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机制。

三、构建高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机制的路径

高校非常重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机制的构建。我们需要思考如何面对理论与实践教育脱节;学习教育制度与其他制度缺乏整体协调;载体单一,缺乏创新的问题。找到构建高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机制的路径方法。

(一)构建组织领导机制,提高工作实效性

毛泽东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7]简单地说,高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机制就是怎样组织发动领导干部、教师、党员积极参与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来,并带动学校各方面力量,通过一些规章制度促使他们带头构建高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机制。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科学的领导制度是党有效治国理政的根本保证。”[8]一般来说,领导运行机制包含党委的书记办公室、党委常委会、党委全委会、党政联席会、书记列席校长办公室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会议体系。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制度构建和有机协调,使党中央有关群众路线的重要精神能够及时有效的落实下去。使领导干部对高校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机制的构建既有宏观上的整体把握,又有细化到具体细节的特殊把握,把实践教育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吸收和总结,使之科学化、常态化。这样不仅改良了工作效率,还提高了高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性,使活动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建立理论学习引导机制,深化服务学生的理念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强调要“总结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经验,进一步明确学习教育的时间、内容、目标、责任以及相关的考勤、交流、通报等要求,推进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9]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个过程中,高校领导干部、教师、党员必须做好相关工作,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有关于群众路线的理论知识,并且引导学生的群众路线理论学习。列宁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10]学校是社会的缩影,教师应该全心全意的为学生着想,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所有的政策、所有的决定,都需要征求学生的意见,做到透明化、公开化。建立理论学习引导机制,深化服务学生的理念。学生们才会支持学校的工作,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校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而一起努力奋斗。

(三)完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考核评估和激励约束机制

确保高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形成一套科学的、有效的管理模式。第一,需要高校领导干部、教师、党员自身觉悟的提高,形成一个具有高效职能的群众路线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此次的群众路线活动进行统一领导、统筹兼顾。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实现高校日常工作和高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协调有序进行。第二,群众路线小组办公室应该时刻关注高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进展状况,要求各个党组织下属小分队定期进行思想汇报和提交书面工作总结报告,进行及时的梳理和总结,将好的经验和做法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层面,并在实践检验中得以丰富。第三,建立考核评估、评优评奖等监督、约束、激励励机制,“激励和约束是相对的两种手段,表彰先进的同时,也要约束和鞭策后进。”[11]使高校群众路线的学习教育制度和这些动力机制措施有效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第四,高校各部门各党组织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与群众路线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配合,互相加大工作支持力度。只有在完善的管理模式下,高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机制的构建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四)健全保障机制,创新活动方式

构建高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机制需要健全保障机制,创新活动方式。活动方式和保障机制要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在创新和继承中发展,并且继续推广和完善下去。第一,要发挥群众监督保障机制的作用,在各个学院、专业、具体到各个班级成立党组织下属小分队,积极向学生宣传党的有关政策、时事新闻、群众路线的有关知识。细化工作任务,深入到学生内部,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学生群体中站稳脚跟。并且动员学生群众监督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只有将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置于群众的监督下,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第二,要发挥网络监督保障机制的作用,网络信息化时代为高校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为活动方式的创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同时,群众路线活动的进展、工作情况也需要网络监督,通过校园网站、广播、微博微信等形式,形成有效的监督力量。以保证高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机制的构建持续有效开展。总之,构建高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机制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也是一个不断摸索、完善、创新的过程。将进一步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高校教师与学生们的联系。“高校工作者要做到发展为了学生、发展依靠学生、发展成果由学生共享,努力贴近学生的学习、思想及生活,有利于学生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学生的事再小也要除,解决学生最迫切的问题。”[12]不断推动高校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杨敏 廖小明 盛永红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哲学与政法学院


    更多历史学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探索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lsx/189802.html

    相关专题:宁波港 原子核物理评论


    上一篇:谈基础医学中的免疫学发展方向
    下一篇:中小企业网络营销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