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对美术教育的不断重视,美术作为艺术教育教学科目的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绘画能力的重任。高职院校以往的美术教育过于注重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吸收知识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不高。因此,在高职美术教育教学中,教师如何采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是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值得深入探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教师语言;语言艺术
语言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的规范性和创造性与教育教学效果具有密切的关联。对于高职美术教育而言,美术教师语言的艺术性直接影响学生对美术学习的认知能力,另外,教师语言的趣味性也是提高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高职美术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对美术教师教学语言的规范化和艺术性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师语言在美术课程情境导入中的应用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如何导入新的教学内容是开展新课程教学的关键。良好的情境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其更有兴趣投入本节课程的教学。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采用情境导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首先,准确的语言是创设情境的关键。教师要描述某一具体事物,应采用比较规范化的教学语言,并且做到语言准确、简洁,符合正常的思维逻辑,这样才不会给学生的理解造成误导。其次,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是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的前提。面对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师应充分利用语言魅力活跃课堂氛围,让美术知识成为活灵活现的教学内容。幽默的教学语言是活化美术知识的重要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深层次理解。最后,为了改善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课程导入教学中应对重点知识进行语调和节奏的变化,通过采用不同语调、节奏的教学语言,使学生在脑海中对新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在进行中国艺术设计知识的教学中,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引入郑板桥《板桥题画竹石》这首诗进行情境导入,在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时巧妙融入绘画知识,提高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语言在美术启发教学中的应用
美术课程不同于语文、数学、英语等其他科目,美术教学中需要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合作,有时需要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幅作品。在这样的课堂教学环境中,部分学生会离开自己的座位,教室里充满了学生的各种说话声、笑声等,整个课程教学秩序容易失控。如果美术教师采用比较严厉的语言维持课堂秩序,学生只会在短时间内停止交流,一段时间后,学生之间又开始了之前的活动,管理效果并不理想。这时就需要教师利用富有艺术性的语言与学生交流沟通。如,教师可以采用文明、规范的语言或者艺术性的提问性语言引导学生反思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和任务,让学生认识到自身行为不仅耽误了自己的学习进程,同时也耽误了别人的学习时间。此外,教师还要对课堂学习中学生的扰乱秩序行为进行总结,告知学生:“共同的交流学习是为了共同进步,而不是相互拖后腿,希望同学们在课堂教学中相互帮助,相互督促,共同完成相关学习。”通过各种富有启发性、情感性的语言交流,课堂教学将进行得更加顺利。
三、教师语言在美术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全面发展的美术人才。美术教师在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具体表现,采用准确、客观的语言进行教学评价,对于学生的优点应充分给予鼓励、表扬,对于学生美术作品中存在的缺点应明确指出并给予相应建议,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改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审视自己的作品时,容易出现不自信、不满足等特点,教师应从学生角度出发,采用灵活的语言予以指导评价,让学生正确认识美术的魅力,坚持自己的兴趣。虽然高职院校学生的起点不如重点院校的学生,但是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也可以成为优秀的毕业生。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校好好努力并享受美术课堂的魅力。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挑选一些学生的作品,并要求这些学生在课堂上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讲述自己的绘画创作历程。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听课热情,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学生走向社会具有积极的影响。综上所述,语言作为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交流工具,也是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知识传达工具之一。在美术教学中应用艺术性的语言,能够更好地诠释美术知识,对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具有积极的影响。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教师在美术教学中采用适当的教学语言,是促进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关键,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提倡。
参考文献:
[1]葛永波.论高职院校艺术教育中语言艺术的应用.语文建设,2013(32)有机农业论文.
[2]冯华.浅谈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1).
作者:郑惠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