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设情境,扩散思维
一个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情境可起到开宗明义、激发兴趣的作用,可为学生学习新课做好心理准备和情感铺垫,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内容往往是与一定的生活情境相联系的,宜创设一定的教育情境,鼓励学生立足于情境进行扩散性思维,在扩散性思维中发现事物的价值,体验其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如,在教育孩子节约用水时,可引导孩子说出水的多种用途,这些思考非常有益于启发孩子的观察、思考和创造。起初,孩子可能只能说出几种、十几种用途:水可以喝;水能洗衣服;水可以浇花、灌溉良田;种水稻、养荷花;在水里游泳;造喷泉喷水供人观赏;水力发电……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大胆创造,想到别人想不到的问题,创造出人创造不出的用途。经过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孩子常常能比没有经过训练的孩子多说出十几种,几十种,甚至上百种。例如,根据水的体育功能、医疗功能、艺术功能、军事功能以及多种组合功能,可以说出水球、冲浪、红药水、紫药水、蒸馏水、水垫子、水枪、水塔、水库、水电站、水平仪、水汽、水帘、水雾……这样,孩子在以“水的作用”为中心进行扩散思维时,不仅多角度地认识了水,而且也从中切实感受到了水对人类的价值,于是“珍惜水、节约水”的德育目标也“水”到渠成。
二、鼓励探究,个性展现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表明,除了少数天才之外,每个人的能力并没有多大差异,教育是造成个体后天差异的重要原因。具有现代意识的教师尤其应重视开发与训练孩子创造能力,这也许是使许多孩子能力有突破性进展的“秘密武器”。德育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生对事物的了解过程,也可以成为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过程。因而,可以引导学生探索、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形成自己对相关事物的认识,并通过展示自己的认识或作品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从而培养其创新思维。如,要使学生了解水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知识水资源的宝贵,从而节约每滴水,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查阅、实地调查、与父母谈等方式了解“水”的知识,并且通过个性化的文字、图片等方式将自己的认识和作品展示出来,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重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鼓励和引导学生探究。即让学生依据确定的主题,对主题所涉及的事物水进行深入的探究,并以探究促进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会向同伴学习。即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自己对事物水的认识过程与结果和同伴有什么区别,如何评价比较这种区别,在评价和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
三、整合资源,激发情趣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在课程实施中,我们要把凡能促进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可利用的资源引进课堂,让学生的视野扩展到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增强课程的现实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善于有效地搜集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并有机地整合于教学之中,以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通常课程资源整合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时间维度的整合主要从德育事件出发,将视角向历史与未来延伸,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回顾和对未来事件的可能性的想象,培育学生的创新情趣。空间维度的整合则是以德育内容所涉及的事物为核心,按照由此及彼、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的原则不断进行拓展,丰富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并适时对因拓展而产生的事物进行比较、分析,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创新情趣的生成。如,在教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一课时,把蔡伦造纸的故事运用多媒体课件加以展示,让学生了解“纸”的历史,以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对“纸”进行生动有趣扩展。拓宽学生对纸的认识广度和深度,引导他们以对历史与现实事件的了解中生成民族自豪感,产生创造发明的兴趣和行为。实践证明,着眼于学生全面持续发展、创造性地进行《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将创新教育渗透于其中,不仅可以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创新品质的发展。
作者:王行炷 单位:四川省峨眉山市教育科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