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历史学 >

党员干部群众路线论文

一、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机制

在全面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一些党员干部受到腐朽思想的侵蚀,以自我为中心的私欲不断膨胀,出现了一些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诉求置若罔闻的“官老爷”现象,严重败坏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党员干部在联系服务群众的过程中需要对群众有真感情,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需要深入到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去,真正了解群众,真正关心群众,真正为群众办实事。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调查研究要深入群众。“同最下层的干部与群众举行会谈,实是绝对必要的。从这里他可以得到最直接、最可靠的材料”[4]。党员干部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同群众交心谈心,了解群众的工作、生活情况,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营养,解决群众切实关心的现实问题。第二,调查研究要求真务实。求真是指我们去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务实是指在正确认识的指导下去实践。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观的高度统一。当前,我们面临着国际形势复杂化和国内问题多样化挑战,我们既要解决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同时又要把国内经济工作、社会治安、生态文明、党的建设做好,这就需要各级党员干部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调查研究结果转化为具体的工作决策,进而解决具体的各种问题。第三,调查研究要持之以恒。中国共产党无论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保留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毛泽东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在极其艰难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写出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兴国调查》等一系列调查报告。1992年邓小平在年龄和身体状况都不允许超负荷工作的情况下,亲自到深圳、武昌等地考察,发表了重要的南方谈话,为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更没有决策权”,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转变党风的关键。2011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以《谈谈调查研究》为题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不能把调查研究仅仅作为一种工作方法,这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确保调查研究经常化。我们只有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党员干部考核评价是推动工作的强有力杠杆,应该通过动态考核、过程考核、结果考核等多种考核形式调动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改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办法,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5]。这是新时期对党员干部考核评价的新要求,是对原有党员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我们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考核标准。无论是公务员条例,还是公务员法,都强调对公务员“德、能、勤、绩、廉”的考察,而“德”一直是被放在各项考核指标的第一位。正如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诗人但丁所说:“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领导干部如果无才,难以做人民满意的好干部;领导干部有才而无德,才越高干坏事的能力就越强,对人民的危害就越大。要把政治思想好、工作本领强、作风过得硬、人民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6]。第二,继续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经济总量不断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我们透支了大量资源、环境和健康。调查显示,全国有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40%基本丧失了使用功能,流经城市的河流95%以上受到严重污染;3亿农民喝不到干净水,4亿城市人呼吸不到新鲜空气,北京等100多座大中城市出现了可怕的雾霾天气,全国已有459个“癌症村”。因此,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要促使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第三,加大群众满意度的考核。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党所做的一切工作都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成败得失的标准。在对党员干部进行考核过程中群众应该充分参与其中,强化群众舆论监督的压力和威慑作用;将组织考核和群众考核相结合,上级、同级和下级考核相结合,特别是要把党员干部的工作对象纳入到考核体系中来;通过民主测评、入户走访、问卷调查、个人自述等方式对党员干部进行全方位考核,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三、建立和完善监督约束机制

党员干部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但我们仍然应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自律是指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我要求、自我鼓励、自我提高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他律是指非自愿地受他人、道德、法律、制度等的约束。自律是规约人的行为的基础,他律是规约人的行为的条件。自律只是为党员干部正确运用权力奠定思想基础,为了确保公共权力始终为人民谋利益,还必须充分发挥他律的作用。为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期有效,必须建立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对党员干部进行他律,把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党内监督、群众监督等各项监督有机结合起来。第一,法律监督。法律监督是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监察和督促。法律监督的主体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社会团体、群众组织及广大人民,客体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通过法律监督可以防止公共权力被滥用,有利于促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正确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二,舆论监督。舆论监督与法律监督相辅相成,我们应把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和优势互补。一般来说,舆论监督是指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优势和力量,通过报道、评论、讨论、批评、发内参等形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以及一切有关公共利益的事务,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舆论监督具有很强的公众震慑力,是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政、从严执政的重要保障,但舆论监督的重要性在我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特别是新闻媒体的自由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三,党内监督。党内监督是指监督主体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的纪律在组织内部通过检查、督促、评价、揭露、举报、处理等方式作用于监督客体,以保证监督客体的行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违背党的纪律的一种客观有序活动。2003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向全党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标志着党内监督工作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党内监督的主体包括各级纪检监察、审计、检察等专门监督机关和广大党员,为了提升监督机关的监督能力,中央已成立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专项小组为反腐和监督进行顶层设计,很多省也成立纪检改革小组强化纪委独立性,特别是加强了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和监督。各级监督机关独立性增强,对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执政合法性的监督也不断增强,但党内监督要发挥作用的根本措施是确立党员本位原则,全体党员才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主体。我们要认真践行“询问和质询制度”和“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制度”,充分发挥党员个体的监督作用。第四,群众监督。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对象是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人民赋予的权力,权力天生具有自我膨胀的属性,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异化成私人权力,进而产生各种腐败。我国宪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员干部只是公共权力的行使者,人民才是公共权力的最终拥有者,一切公共权力都应接受人民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作者:蒋维兵 单位:中共重庆市巴南区委党校


    更多历史学论文详细信息: 党员干部群众路线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lsx/184147.html

    相关专题:供应链金融 物探与化探


    上一篇:工程审计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原则分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