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历史学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才培养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

1.微观层面:能有效发挥导向和调节功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价值培养的最佳时期。当前,大学生群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淡化、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失等现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行为准则和思维判断标准,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具有导向功能和调节作用,使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既有多样性,又能在既定的社会规范内,保证个体与社会、他人之间良性的互动。

2.中观层面:能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有助于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帮助人们确立人生目的和意义,激发人们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帮助个人找到归属感,是实现个体社会化的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能够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关系,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青年大学生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把个人理想融入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中,把个人价值融入到社会价值的实现中,把个人奋斗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奋斗中,促进全面健康成长。

3.宏观层面:能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使命。正如毛泽东讲话中说的那样:“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大学生承载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主力军。要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需要当代大学生具备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和社会的需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自觉地把个人利益和民族利益、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与人民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的路径探寻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充分考虑高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学习、校内实践、社会实践、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注重在课堂系统学习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要做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全面的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知识是基础和前提。课堂学习覆盖了每位学生,贯穿大学全过程,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要将价值观教育与课堂学习结合起来,避免成为“两张皮”。一方面,要重视思政课主阵地的显性作用,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通过教学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生头脑。另一方面,要注重专业课中人文素质教育的隐形作用,充分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启蒙和价值引领功能,引导学生对价值问题的关注和思考。高校专业课教学时间相对较长、载体多,是在校大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专业课教师应注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合到专业课内容当中,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评价事物的尺度,培养大学生的荣辱观念和道德意识,培养他们脚踏实地、奉献社会的责任感。

(二)注重在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只有通过长期而反复的社会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注入大学生们的心灵,成为他们的日常行为准则和自觉奉行的理想信念。高校要尽量创设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情境和平台,让学生体会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此,我们可以着重从两个方面推进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的社会实践。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托,探索开展常态化的活动样式。发挥社会调查、“三下乡”活动、专业实习、生产劳动、勤工俭学、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系列活动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载体功能,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高校校风、学风建设相结合,为他们的成长与成才提供各种实践条件与机会。二是在传统模式基础上,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实践活动的新模式。如依托微信、微博、QQ、贴吧等载体建立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虚拟实践基地,让学生参加各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虚拟实践活动,帮助青年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和现象,增强社会责任感,进而主观上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此作为行为准则不断奋斗。

(三)注重在日常生活和文化氛围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通过潜移默化,使其在不知不觉间成为学生日常行为准则。一是在日常生活中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生活即是教育,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所能感受到的对于社会的态度与价值,将一点点地累积成为正能量或负能量,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因此,高校规则的制定要充分体现公平、公开以及学生主体性的原则;在学校日常生活的运营中,要关照学生的诉求、尤其是对某些事情不满的诉求;对学生日常生活、尤其是道德领域正能量的呈现要给予及时的助力,充分发挥榜样典型“生活化”“接地气”的示范效应,增加学生道德体验的满足感。二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充分发挥好校园文化建设与氛围营造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涵的校风建设、教风建设、学风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另一方面通过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来陶冶情操,塑造自我,使大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启迪和熏陶。三是发挥宿舍生活自我教育的作用。通过举办宿舍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凝聚宿舍的向心力,培养大学生团结友爱等精神品质。通过在平时的宿舍生活中设定议题,引导学生注意发掘身边人在德行等方面的闪光点和优秀品质,带动其他学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形成集体的道德品质。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师德建设相融合,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教师是大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路人。因此,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把教师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尊重教师、保障教师待遇的同时,加强师德教育,充分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带头作用。高校加强师德建设,关键是要按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校风、构建校园文化的要求,紧抓师德建设管理体制、教育机制、评价机制等环节,使师德建设向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方向迈进。要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列为教师的第一规范,师德建设贯穿于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管理服务等诸多环节之中,只有从教育教学各方面、各环节入手,把教师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真正纳入系统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才能确保教师职业素质和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师资引进、师德标准评价机制,严把教师从业准入关,实行“底线管理”,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聘用和奖惩的首要内容,对严重违反师德规范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度。

三、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过程的制度保障

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要提高认识水平,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还要重视制度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切实解决评价软、问责缺、激励不足等问题。

1.要抓好院系考核。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是主导、院系是主体、学生是主角。因此,要以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为主线,完善学校职能部门和院系所工作成效评估标准与机制,充分发挥院系的主体作用。评价的内容以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力度和成效为依据,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反向评价机制,由学生对学院在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宏观顶层设计、微观具体操作进行客观评价,根据评价效果及时调整完善。

2.要抓好学生评价。一方面,高校可以设立专项课题,组织开展深入研究,将学生认识、态度、行为上的表现具体化,建立相应指标体系,客观把握学生成长过程中思想和行为变化情况,及时反馈,引导学生不仅学会学习和做事,还要学会做人,同时为改进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年级、专业、班级、宿舍“四位一体”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运行检测机制,建立可查询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数据库,帮助学生及时、准确了解自身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动态,从而不断调整完善,提高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要抓好教学督导。完善教育教学督导制度,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情况纳入教学督导的重要内容,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的意见。督导评价结果要以适当方式在校内公布,并作为院系考核评优的重要指标,并且要逐年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感培育与践行工作在教育督导评估中的权重,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4.要抓好教师激励。建立有益于加强德育工作的评聘、奖励、分配等制度,坚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实行优先政策,充分激发广大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可以考虑设立专门奖项,将理论上和实旅游农业论文践上破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点、难点问题的成果作为评选内容,表彰在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实践中卓有成效的优秀教师和院系。

作者:刘小勇 谭元发 单位:匡翠芳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历史学论文详细信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才培养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lsx/182980.html

    相关专题: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答案


    上一篇: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索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