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历史学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可行性分析

摘要:从社会发展、地方经济发展、学校发展、学科布局等方面分析了体育专业设置的必要性.通过对兰州文理学院专业设置的现有基础条件、学生生源、毕业生的社会影响等不同层面进行论证,说明在兰州文理学院增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不仅是自身不断发展的需要,更是适应现代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设置;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04/j.cnki.2095-6991.2016.01.0300

引言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社会体育管理与指导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从事健身咨询、技术指导、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1].毕业生适合在公共事业单位、社会体育管理机构、体育协会、俱乐部、运动场馆、各级学校等部门从事群众体育的组织管理、体育健身咨询指导、体育教学和科研工作.毕业生也可自主创业,成为体育产业的经营者,直接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和财富.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积极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其中把“完善人才培养和就业政策,培养复合型体育产业人才,支持退役运动员从事体育产业工作”作为《意见》实施的七个措施之一[2].由于多年来甘肃省在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储备上缺乏认识,造成储备量有限,因此,甘肃省对《意见》的实施,人才的支持是当务之急,通过大量的调查和反复论证,结合学校自身,认为在兰州文理学院设置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1设置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必要性

1.1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水平日益提升,大众健身活动和消费市场中的体育需求空前高涨,并逐步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培养高级社会体育的专门人才是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需要[3].

1.2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为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吹响了前进的号角,甘肃建设文化大省的平台已经建立,为主动适应甘肃地方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社会体育文化人才势在必行,我校设置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社会体育知识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需求.

1.3体育类专业布局的需要

甘肃省体育类专业布局需要.甘肃省目前有7所本科学校在招收体育类专业,其中7所学校设置了体育教育专业,而社会体育专业只有天水师范学院设置,所以我校设置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填补了甘肃省体育类专业布局的不足,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甘肃省7所高校体育类专业的结构和教育布局,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1.4学校转型发展的需要

兰州文理学院转型发展文化、旅游、传媒、艺术的办学思路,促使体育类专业向体育文化方向发展.体育作为文化重要的部分与旅游、艺术、传媒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学校设置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不仅完善了文化类专业的构架,而且丰富了旅游、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内容,优化了学校专业布局,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2设置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可行性

2.1具备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办学条件

2.1.1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社会体育学院有教师2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3人,讲师3人,助教1人.其中,双师型教师能够达到80%,国家级裁判员1人;国家一级裁判员8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人;国家级游泳教练员、裁判员3人;国家级桌式足球教练员、裁判员3人.2.1.2科研成果喜人多年来,社会体育学院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研究,在教学与科研过程中,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其中国家核心期刊10篇、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论文17篇)、获省教育厅教学科研成果奖7项,参与编写体育教材及参考书7部,担任副主编4部、专著2部、主持省教育厅科研课题2项、曾有多人次获得校级、省级教学科研奖.2.1.3教学场地设备完善室外面积47760平方米,有标准田径场1个(其配套设施齐全);标准足球场1个;小型球类运动场二个;水泥篮球场20个;水泥排球场6个;水泥羽毛球场20个,乒乓球台30个.室内场地总面积5628平方米.有风雨操场1个(可进行篮球、排球、羽毛球、健美操、武术、乒乓球、桌式足球等体育项目的活动);乒乓球室1间(共10个桌台);健美操房1间,桌式足球活动室1间(共10桌台),舞龙舞狮活动室1间(共60头狮子).2.1.4实验、实训条件多样已建成校内实验室(解剖、生理、保健、推拿按摩)、校内学生体质监测实验室各1个;还创建了校内学生汽车驾驶培训基地、校外“兰州市鸭嘴滩游泳池”、兰州市部分体育健身俱乐部等多家实习、实训基地;组织校内学生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以及参加甘肃省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活动,为学生实习实训创造了条件.

2.2教学管理规范

制定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教学管理队伍体系完善,以深化管理改革为动力,严格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完善,构建学生、教师双向信息反馈与评估体系;教学资料完整、有序,并定期地对学生作业、试卷、毕业论文、实习原始材料等工作进行检查.

2.3专科专业的办学奠定了基础

社会体育学院从1993年开始设置体育教学(成人)专业并招生,从2002年起将原有的体育教育专业调整为体育健身与保安专业,从2005年开始转型发展体育保健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康复保健人员.尤其在体育保健专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实践课程《体育保健专业综合实训》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体育保健专业综合实训》教学团队评为系级教学团队;民族传统文化“舞龙舞狮”、休闲体育文化“桌式足球”、敦煌文化“敦煌拳艺”的建设,并且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成为甘肃省社会体育文化的亮点.

2.4毕业生社会影响良好

在长期的体育教学、体育保健与保安、体育保健专科专业的办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培养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教师和学科骨干.20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1000多名合格的毕业生,广泛服务于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的教育、体育、企事业单位,不少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或成为部门、行业的业务骨干,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有着良好的社会声誉和社会贡献率.这是办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宝贵资源.

2.5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生源充足

近几年,甘肃省每年大约有5000多名学生参加体育类考试,被高校录取大约1200名,录取比例为4∶1,并且每年体育考生数量都呈上升趋势,从这些数字和考生数量上升的趋势来看,生源是非常充足的.

3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基本设想与思路

3.1专业的培养目标及面向岗位

本专业培养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社会体育管理与指导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从事健身咨询、技术指导、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面向的岗位是体育健身指导员、科学健身咨询指导员、社会体育经营管理员.

3.2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思路

3.2.1设计思路科学研究:依据社会体育学院老师参与研究的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省高校体育类毕业生进入物业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及策略研究》、《甘肃省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方向设计研究》等项目研究成果以及大量的学术研究结果.市场开发:与社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全民健身市场,取得政府、企业、个人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人才的认可,使我校成为甘肃省社会体育文化人才培养基地.基础建设:研究表明,校内实训基地的长期缺失严重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提高高素质体育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5],因此,学校采用学校投资和与企业联合开放办学的模式加强实训基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建设中的“兰州文理学院非医疗健康实习实训基地”为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实习、实训提供了优越的条件.3.2.2课程特色构建“知识—素质—能力”为特征的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知识:要厚基础、宽口径,实现由单一社会体育专业的知识教育,向综合性的知识教育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素质: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完成由专业素质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的转变,同时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团队精神.能力:完成由侧重于获取知识达到教育向增进创造性的教育转变,尤其要加强实践,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在社会体育工作岗位上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4].主干课程有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社会体育概论、体育管理导论、社区体育导论、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健康教育学、球类运动、健美操、形体舞蹈、武术、田径.专业方向课程有形体训练、体育舞蹈、桌式足球、瑜伽、推拿按摩、龙狮、游泳、乒乓球、羽毛球、中华传统养生文化、针灸学.3.2.3理论课程教学设计理论课教学始终贯彻“授人以渔”的教学思想,坚持“面向对象”的教学方式,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构建特色鲜明的课程教学方法体系,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延伸,加强课外实践性环节教学,同时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与常规媒体教学的关系.3.2.4实践课程教学设计实践课程教学采用教学、训练、比赛、教学训练实习等形式.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采用“指导发现式教学”、“范例式教学”、“领会式教学”等方法,课堂中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并把能力培养有意识地贯穿在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中.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学重点解决技术规范及运用问题,教学内容采用以教学、训练和比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提高学生基本技术.第二阶段:重点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通过教学实习、组织比赛、裁判实践等形式重点提高学生技、战术的运用、教学、训练、裁判、组织竞赛、临场指挥和科研能力,这个阶段采取在实验室、实训基地实际操作的教学方式.

4结论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体育必然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培养大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是我国社会体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6].国务院《意见》的出台,契合了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和需求,也是中国体育事业寻求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7].《意见》明确指出:“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进行扶持,强调向改革要动力,向市场要活力,力争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2].”党的十八大以来,体育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旦完善体育产业政策体系,用健康生活的方式引导体育消费,扶持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我们就能够迅速培养以市场为主体的体育产业,因此,需要培养大量的社会体育人才,来解决体育人才市场结构性矛盾的客观需要.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消费结构的演变,甘肃地方文化建设平台的开发,我校学科的转型发展为增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提供了外部条件;学生生源充足,办学基础和条件具备是增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实力.申请增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不仅是自身不断发展的需要,更是适应现代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82-85.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EB/OL].

[3]卢元镇.社会体育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0-66.

[4]罗曦光,林明洪.我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J].湖北体育科技,2013,32(10):931-933..

[5]经济类期刊发表李如喜.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体育学刊,2014,21(3):87-89.

[6]彭彦铭,胡乔,李正中.对我院增设社会体育专业的可行性思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27(2):23-25.

[7]林显鹏.《意见》契合国家发展要超越体育看体育[EB/OL].

作者:陆克珠 单位:兰州文理学院 社会体育学院


    更多历史学论文详细信息: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可行性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lsx/165599.html

    相关专题:论文代写网 城市化


    上一篇:高中政治生态课堂的构建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