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历史学 >

技术创新的关系分析

一、政产学研一体化的界定

(一)政产学研一体化中各构成要素之角色定位及作用分析。

“政”即政府。政府作为政产学研一体化中的重要组成要素,既是系统规则的制定者,又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参与者,其在促进技术创新工作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与作用。政府的主要作用在于制定有关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以及提供部分创新项目的资金,为产学研提供一个有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在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建立和成长阶段,政府起着第一推动力的作用,在合作创新的成熟阶段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于市场机制的调节。“产”即企业。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真正主体,而非各类技术创新的应用试验单位。产学研结合过程中必须要把企业发展的需求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作为汇聚产学研力量的起点和源泉,把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学”即高校。高校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源头和人才来源,在政产学研一体化中起到不可替代的技术支撑作用。企业与高校合作的初衷在于认为高校能够帮助企业进行产业化转移,是实现创新目的的一种手段。依托高校,企业不仅得到先进的成果,也获得创新型人才。技术创新的本质为知识的创新,高校即为产学研结合中的知识创新主体。“研”即科研机构。科研机构是产学研结合中基础理论和应用创新的主体。目前,我国科研院所在体制上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科技研究所类的企业,集基础研究、产品设计、生产制造、销售与服务于一体。二是以中科院、社科院所属的各研究院所,仍然保持其非营利性研究机构的特点。三是各大专院校所设置的各类研究中心、研究所。此外,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在政产学研一体化中也承担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金融机构并不直接参与到政产学研一体化过程中,但各种金融机构的加入,可以帮助建立健全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有效地弥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筹资能力、国家财政支持、私人资金投入和银行贷款之间的空白。而中介机构往往是以协调者、沟通者以及信息的收集、提供和传播者的角色出现,依据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和目标,以专业知识、专门技能为基础,按照政府的意图或市场规律的要求,通过沟通信息,整合资源,提供活动平台和优质服务,减少交易成本,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上联”政府、“下联”企业的桥梁。

(二)高职院校开展区域政产学研一体化研究的必要性

政产学研一体化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教育途径,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六个有利于”,即:有利于缩短学生的成才期限,有利于合理调整学校专业结构,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有利于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吸纳社会资本和提高办学效益。正是因为政产学研一体化对于高职院校是如此的重要,因此有必要作专题研究。高职院校的产学合作与普通高校并不完全相同,有其自身的特点、优势和规律。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走政产学研一体化之路更显重要,而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转型也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与高职院校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这种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加强对高职区域政产学研一体化工作的总结、交流和研究,找寻高职区域政产学研一体化的突破口,建立真正有效的政产学研一体化长效机制而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区域技术创新的界定

区域技术创新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内以技术、产品的创造、转移、扩散为目的,以企业、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为主体,地方政府作为重要参与者,各机构相互联系、相互学习、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区域网络系统。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以区域为载体,具有空间性,同时以各参与者之间的联系为纽带,相互影响而形成系统;二是以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为主体作为技术创新的源泉和核心力量,中介组织作为纽带联结不同参与者,政府提供平台,提供适宜的政策、制度、法制等创新环境;三是参与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这种联系不仅是生产上的业务联系,也有文化上的交流、技术上的学习和管理上的沟通,这些联系是双向乃至多向的,形成了一个创新网络;四是创新是关键,是区域提升竞争优势的关键力量,而区域环境则是创新的土壤,是创新持续不断的保证;五是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与周围存在着相互联系,不仅影响周围环境,也通过反馈机制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政产学研一体化与区域技术创新之关系分析

(一)区域技术创新对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影响

区域技术创新是一个由众多创新主体和其他相关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区域技术创新的发展可以从宏观层面上构建起有利于促进整个区域范围内产学研结合和各种技术创新主体相互联系的外部环境,从而提高政产学研一体化的效率,推动政产学研一体化向更高层次发展。通过不断完善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可以有效地将将区域内各类有限的创新资源(包括技术、资金、人才、政策等)有效地整合起来,降低产学研合作的交易成本,加强各主体间的互动,吸引更多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加入到合作之中。此外,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可以通过运用创新资源、政策和制度,对创新基础和创新能力较差的地区实施有效催化,也可以通过政策和制度促进创新基础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地区向创新基础和创新能力较差地区进行创新转移,提高该地区创新能力,这一做法可以有效帮助创新落后地区更好地实现政产学研一体化。从实践发展看,创新主体的合作创新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创新主体与区域内其他创新主体合作比与区域外创新主体合作的可能性大。曼斯菲尔德(1996)的研究也发现高校到企业之间的距离同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包括技术转让、合作开发等)程度呈负相关。靠近高校的企业获得高校最新技术成果的技术机会要远高于远离高校的企业。由此可见,特定的区域对于政产学研一体化的成功实施存在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政产学研一体化对区域技术创新的作用

政产学研一体化是区域技术创新的主要形式,是区域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技术创新发挥作用的关键。政产学研有效结合可以直接推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和完善,从区域角度研究政产学研一体化有助于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成功率。一是能有效建立区域技术创新联系。充分利用在产学研结合中能够有利于发挥各自特长、强化相互联系、推进技术创新的机会和便利,就能够积极有效地建设地区技术创新网络。在某一区域内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建立政产学研一体化共同体,就能够做到优势互补和相互促进,在提高创新成功率的同时,加强区域技术创新联系,提高区域创新水平。二是能有效实现区域技术创新的协同。在政产学研一体化中,学研是以科技知识为主,偏重于一般性的基础与应用领域的研究;企业研发部门则以工艺流程和企业的产品系统为导向,偏重于产品开发的研究,两者之间有效的合作则可以发挥各自的专长,集成各自的资源,帮助企业发现技术创新中的问题、解决技术创新中的问题,把技术创新推向成功,提高技术创新网络的运行绩效。从一个区域来看,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一种协调发展状况的形成,区域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网络形成能力得到了提高。政产学研一体化促进了新产品开发、新知识应用,提高了区域技术创新的成功率,增强了地区竞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形成一种地区创新集成、整合与协调发展的状况。三是能有效促进区域技术创新联系的制度化。在政产学研一体化过程中,与技术创新成果同样重要的是地区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模式和制度的形成,这种合作创新模式和制度的形成,反过来又有力地促进区域技术创新合作。一个地区大量的政产学研一体化共同体的形成,有助于打破那些妨碍有效合作研究和人才流动的制度壁垒,能够建立起本地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密切而稳定的交流、合作制度,逐步形成产学研共同发展的区域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四是能有效带动区域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在产学研结合过程中高校和科研机构作为技术创新知识、人才的综合体,既丰富了本地区的创新文化,又也有助于本地区的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人才在区域内的流动、合作,会促进高校和科研机构与周围企业之间的“知识对流”。这种人员流动绿色农业论文、“知识对流”所形成的良性循环,好构成了一个地区技术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

作者:宣春霞 单位: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历史学论文详细信息: 技术创新的关系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lsx/163129.html

    相关专题:国画家杂志 马路天使插曲


    上一篇:电气安装工程造价控制与完善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