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重点地做好社会保障工作
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临沧市需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后发性优势,有重点地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创新。(1)结合临沧市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统筹和人口流动的实际,从长谋划养老问题。要建立多层次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与其他养老保障制度一起,共同构筑覆盖全体市民的养老“安全网”。逐步衔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整合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体的具有养老性质的保障体系,实施城乡老年津贴制度。要谋划新的社区养老模式,以单个农户自助和农户间的互助为基础,类似农业生产互助组的一种互助型养老。要促使人们树立自我保障新观念,尽可能减少对子女赡养的依赖。(2)高度重视对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保障。构建失地农民社会综合保障体系,在各种征地行为中确保农民能通过失地换取充足的城镇化成本。要坚持低水平、广覆盖、多层次的原则,逐步实现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顺利接轨;要设立失地农民数据库,建立健全失地农民与城镇劳动力在求职、就业等待遇上完全平等的就业扶持制度,让失地农民享受下岗职工和城镇居民再就业优惠政策。对于用于工业园区建设和其他经营性项目的被征土地,采取土地折价或部分入股、租赁的土地置换经营模式,让农民变股民,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转为股份分红权,对集体组织不能抱不切实际的幻想,补偿程度要充分考虑物价上涨的因素。(3)优先提高边境线农村居民的保障水平,增强他们参与固边的积极性。要通过争取财政转移支付,使地处边境线附近且不具备开发条件的村组得到实惠,从而安心居住在边境一线,在边境有警讯的时候,及时通过顺畅的渠道报告给职能部门,确保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并向国外边民释放中国的软实力。(4)以雪中送炭为目的,努力建好保障性住房。在编制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中,政府应根据中低收入家庭户数安排经济适用房的住房用地比例,挖掘现有土地供应潜力,通过调整土地供应结构和盘活土地存量,双管齐下填补经济适用房土地供应结构和总量上的缺口。同时考虑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等项目避免远离主城区地段,以免造成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交通等生活成本随之增加而难以承受。要利用闲置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不断开拓廉租房建设的融资渠道,通过架构保障性住房基金、发行保障房债券、建立房地产信托融资模式等诸多措施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保障住房领域,最终形成以政府财政资金为主、社会资金为辅的融资机制。(5)把相关保障向生女和未生家庭倾斜。通过生女和未生家庭生活保障的支持和倾斜,在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使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具有包容性的同时,改变人们重男轻女的观念,使人口性别结构逐渐趋于合理。(6)加大对艾滋病患者的保障水平,使其获得一定尊严。临沧市艾滋病感染人群中,约70%是集边疆、民族、贫困为一体的经济迟发地区的农村居民。对于这些地区的感染人群,应积极探索贫困家庭生产自救模式,争取上级支持,使他们能够享受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另一方面,各级民政、教育、卫生等部门要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在知情同意和保密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对受艾滋病影响的未成年子女和老人的登记、上报和随访制度,将生活困难且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家庭、孤老、孤儿纳入城乡社会救助范畴,按照规定予以救助和妥善安置。
2.整合各种力量强化治安管理
(1)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相关部门要充分激活法律的潜力,不被错误舆论误导,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的“严打”态势,加大对黑恶势力的打击力度,坚持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基本刑事政策,做到不枉不纵、宽严相济,“稳、准、狠”地打击犯罪。(2)继续完善群防群控工作机制,紧紧依靠群众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工作内容上,要注重从单一的治安防范向矛盾化解、城市管理、法制宣传、法律服务等综合性服务管理拓展。在工作模式上,要由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向政府与社会互联互动转变。在队伍结构上,要有针对性地优化和改造治安志愿者队伍,并不断充实在职党员干部、大学生、流动人口等新生力量,提高群防群治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3)重视收集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非传统安全因素相关信息。临沧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政法部门要高度重视信息的作用,进行必要的投入,及时发现并严厉打击境内外“三股势力”的捣乱破坏活动,认真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认真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4)加强地方公安、民兵力量和边防力量的协作,筑牢维护社会治安的第一道防线。部门间要不断完善情报共享、协查通报、应急查堵等工作机制,适时联合开展打击整治行动,有效防范和打击跨区域流窜犯罪,解决周边地区的突出治安问题。要强化网上阵地控制,大力构建虚拟社会防控网,实现虚拟社会的现实化管理。(5)充分发挥法律的调整力,增强法治在各民族人民中的权威地位。要用国家通行的法律对各民族原有的习惯法或习俗惯例、乡规民约等传统控制手段的违宪、违法内容进行置换和改造,实现习惯法与国家法的互动与对话。要适当强化调解机制,在加强各方面调解力量的同时,该判的要依法判,从而增强司法机关的公信力,不能把人民法院调解和审判结案的比例作为考核的参数。
3.完善社会应急体制
(1)以干部为重点,实用为原则强化突发事件应对相关法律知识和实用知识的普及。要在推进突发事件应对相关法律知识和应急管理知识进课堂、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的同时,加强各级应急管理培训基地建设,组织开展相关教材编写工作,强化应急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应急管理宣讲队,在各级干部培训班中开设应急管理专题。(2)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各类预案。应通过学习如凤庆供电公司等标杆企业先进的应急管理体系及应急能力提升模式,并对照已公布的21个国家专项应急预案,不断完善临沧市各类重点领域、部门或企业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3)加强物资储备。应制定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和标准,依托政府应急平台体系逐步实现对各类应急物资储备的动态管理和信息化管理,不断完善以市级应急物资保障系统为中心,县(区)级应急物资保障系统为支撑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4)重视舆情的收集研判。要进一步健全信息报告工作制度,明确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对迟报、漏报甚至瞒报、谎报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同时,通过建立社会公众报告、举报奖励制度,设立基层信息员等多种形式,不断拓宽信息报告渠道。完善信息网络通信技术,建立突发事件分析评估系统,为判断突发事件走势、预测结果及救援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政府部门则可以此调整政策、发布新闻、与媒体公众沟通,达到改善政府执政形象的目的。(5)组织必要的演练,使相关人群的应急技能得到真实提高。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整合功能、发挥实效的原则,着力推进应急训练基地体系建设,强化应急演练。紧密结合临沧市多发重发灾害事故情况强化应急演练项目研究,制定应急演练规划计划,形成大型综合性应急演练、专业领域应急演练和小型应急演练科目相结合的应急演练格局。
4.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使人们能获得更多更好的社会服务
(1)以各级团组织为基础,在为青年创业提供服务的同时,增加青年参与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共青团应积极发挥各级团组织对青年个体与青年社团的组织、教育及培训作用,引导、组织广大青年投身到广阔的社会改革和建设之中,参与各种社会服务活动与事业,推动和促进临沧市社会管理的变革与发展。(2)通过对社会服务积极分子的褒扬,激励更多的人参与社会服务。要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会服务积极分子薪酬机制、社会服务积极分子的表彰激励机制,对德才兼备、业绩突出的社会服务积极分子给予表彰激励,不断提高社会服务积极分子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增强社会工作职业对社会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使社会工作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3)根据国家安排,深化事业单位的改革,增强其提供服务的能力和质量。应当根据社会事业各领域的工作性质和公益程度,实施分类处理,产品和服务可以市场化的应尽快市场化,同时采取政府直接举办、政府出资举办、政府监督举办、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来履行政府在社会事业发展中的职责。还要推进社会事业组织自身的运行机制改革,在确立其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以提高组织效益为目标,引进竞争机制,促进事业组织的人才流动,规范和协调事业单位之间以及事业单位与政府、公众之间的关系。(4)结合城乡统筹,提高殡葬服务水平。应结合城乡统筹,建立“扶贫济困专项基金”,用于补助城乡低保人员、社会孤老、残疾人、农村五保户、烈士遗属、特殊救济对象以及特殊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推出城乡不同标准的“低消费殡仪成套服务”,增设街道、乡镇的殡葬服务网点,及时有效地为社区、农村居民提供服务。
5.增强社区自我管理、民主管理能力,提高社区自治水平
临沧市社区发展的方向应该是从管理到治理,不断增强社会自治能力。(1)创新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民族地区社区治理制度。应在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社区建设总体方针的指导下,从农民需求出发,明确乡镇政府、职能部门必须独立承担的行政治理职责,实现乡镇干部由原来的“领导者”、“治理者”向“服务者”转变,同时努力化解乡镇债务。要通过完善“服务型”政府建设,促使乡镇政府从“管理”转变为农村提供服务为主,从而激发村民自治组织的自治功能、发展能力和建设能力,推动临沧市少数民族社区发展。要大力培育和发展非盈利的自治组织,使之成为社区少数民族社会化、公民化以及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平台,对加强少数民族社区的社会管理和社区控制提供有力支持。要严格区别行政职能和社区事务,努力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依法落实社区居委会的自治权、协管权和监督权,从而切实改变“社区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的现象。(2)以社区为依托,实现流动人口的自治管理,强化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可借鉴广东省通过村委会特别委员的形式吸收优秀的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流动人口参与社区的管理。同时要将流动人口医疗卫生服务和管理纳入经常性工作范围,在疾病预防、传染病防治、儿童预防接种、妇幼保健等方面提供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免费服务,并在流动人口聚居的地区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站。(3)重视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努力增强社会自治能力。要使公民真正具有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认识到积极的政治参与是实现其民主权利的基本途径。要培育公民的法治意识,使“依法参与”的观念深入人心,养成自觉遵守国家法律的习惯。要引导公民培养合作精神和理性意识,公民增强对公共利益的关注度,提高其参与社会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升其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技巧,学会和政府合作,以实现其合法、有序地参与本区域社会管理的全部过程。(4)发挥好城市社区退休居民的积极作用。要激发离退休党支部的桥梁纽带作用,开展爱心帮扶、结对帮扶,提高社区多元参与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党员的模范行动吸引和感召广大社区群众,带动社区内的其他有识之士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之中。(5)在新家园建设行动中统筹社区绿化用地的农地利用,缓解优良耕地紧张问题。按照《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重要桥头堡的意见》要求,扶持粮食生产,确保云南林农经济作物在为农民增收发力的同时,粮食自给率保持在90%以上,粮食问题不要过度依赖外边市场。因此,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严守基本农田、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三条底线”,摸索利用城市小区屋顶、绿化用地、池塘的农业利用问题,在必要时出台政策,鼓励小区居民在处理好产权关系并有普遍共识的基础上,使这些地能在不影响环境美化的同时,能由有热情、爱好和能力的人承包种植,发挥农业生产潜力。(6)在“迁村并点”建设中有效保障村民自治功能的发挥。要不断健全和完善临沧市已推行多年并已取得实效的“村民公决”机制。通过积极公民成长的过程,使得作为村民自治主体的农民有能力进入政治市场,实现从农民到现代公民的转换。健全各级财政投入的保障机制及科学的村干部激励与约束机制,切实提高村干部经济生活待遇,真正从政治上和生活上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为村干部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6.强化社会工作,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1)提高社会工作的社会认知度,建立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联动机制。要广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提高社会工作的社会认知度,形成社会工作者指导志愿者开展服务、提升志愿者专业能力、志愿者协助社会工作者做好服务,从而建立良好的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联动发展的机制。(2)建立完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体系。要结合临沧市社工专业人才紧缺,社区管理专业化水平较低的客观现实,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的社会工作发展经验,建议在社会管理、社会救助、社会服务等组织机构中设置社工岗位,或者采取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方式,引导针对特定群体的专业化服务进入各种社会管理领域,以此拓展政府组织、社区以及社会组织中的专业社会工作力量。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提升社工的薪酬待遇,使得社会工作者成为人们愿意从事,并自愿为提高专业技能而终身努力的职业。(3)以职业教育为重点,提高临沧人口对创业、就业的参与能力。要通过实践场所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力量培养、学生奖励、成人免费培训等措施,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实现人力资源高效开发积累,不断增强各类劳动者在创业和就业方面的竞争力,为实现城乡更好的统筹创造条件。(4)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使临沧人民能放心消费。要以健全综合协调机制、诚信发展机制、风险管理机制、责任追究机制、信息沟通机制为重点,强化各种监督,尽可能减少不合格药品、食品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5)积极探索医疗制度改革,使人们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对这一全国性难题,临沧市能做的是不断完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保障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在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及所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业务等方面的合理费用,逐渐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摸索竞争性的人事制度改革、严格的业绩考核制度及合理的分配制度等配套改革,以期形成兼顾公平与效率的运行机制。当然,在私立营利医院的建设上也可以迈出一些步伐。(6)脚踏实地地发展文化体育事业。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扎实推进“两馆一站”、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但农村电影放映在电视已逐步普及的今天,就不必要再搞。县(区)体育设施建设要抓,但更重要的是促进机关、学校、企业的公共体育设施共享。(7)积极探索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较合理地推进城乡一体化。要围绕10万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目标任务,使农民通过对进城利弊的权衡,自觉地适应工业化进程和城市的吸纳能力选择进城与留乡,基本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同步。根据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进包括农村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要将改革的主要力量集中在制订和实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方案上来,重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和医疗、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一体化,清理政府与事业单位基于户籍对城乡居民的差别服务与管理,而不是片面地提高城市户籍的比例。
7.进一步完善社会政策决策体制
边疆民族地区政府必须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发展型社会政策为目标,加强社会政策能力建设。(1)建立各级人民代表与选区选民的联系制度。要借鉴其他省市好的做法,结合2013年临沧市人大常委会拟在临翔区、云县建设两个人大代表小组活动室示范点的工作目标,建议创设各级人民代表与选区选民人大代表联络站的联系制度。要根据社会政策决策公共议程、政策设计、进行决策、执行政策以及对公共政策可持续性进行评估与监测五个流程要求,推动人民群众关心但难以自行化解的问题成为话题、话题上升为市委政府关注的议题、最终促使议题进入政策法规层面的良性循环机制能够有效形成。(2)充分发挥临沧市选出的上级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代表的作用。作为被临沧人民理性选择的代表,有机会直接参与决策。因此,应提供代表培训、提案征询评估、提案文本专业化撰写等服务与指导,使诸如加大对边境地区转移支付力度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积极解决跨国婚姻家庭中的国籍户籍问题、加大口岸建设的资金以满足建设国际大通道等需要上级支持或关注的事项足以引起上级的充分重视。(3)完善重大民生问题决策的咨询。应根据研究的区域、主题和手段的不同,其所涉及的直接或间接利益主体,有必要在设计公众参与方案时通过细分,保证与特定公共政策决策事项有关的一切组织、群体和个人参与其中。还要完善决策公示制度和决策听证制度,搭建多层次的多方利益协商平台,使在涉及企业改制、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保维权、劳资纠纷等敏感问题、热点问题上,保证公民对政府决策的参与,以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并对执行进行监督。(4)以市委党校、市委政研室、市政府研究室、临沧师专为基础,抓好智囊团队伍建设。要利用社会各界特别是市委党校、市委政研室、政府研究室,临沧师专等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力量,通过精品引领战略和课题带动战略,充分发挥各方面中青年科技专家的作用,拓展决策咨询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决策咨询的质量和影响,同时把这些机构建成临沧市委、市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以增强党委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5)完善内参制度,使事关临沧市发展的研究成果能以便捷途径进入决策层视野。临沧市委、市政府应以建立健全内参制度为突破口,至少保证各县区党委政府、几个主要研究机构、临沧日报社、人民团体由内参传递途径,将更多的社会真实情况反映到市、县委政府。同时,根据保密法规定,允许一切机构,特别是党校和政研室及时收阅,激活它们的研究能力并促使他们更关注社会热点问题。(6)充分利用各级政府门户网站,提高临沧市的开放度。建立政府门户网站内容保障工作的长效机制,把“临沧市政府公众信息网”办成政府与市民密切联系的重要桥梁,宣传、推介、展示临沧的首要窗口,办成外界人士关心、帮助、支持临沧的第一平台,办成实现临沧新跨越的“助推器”。(7)努力发挥好临沧日报、临沧电视台、临沧人民广播电台关注和求证舆情的能力,扩大党委政府决策的信息源。对于与民众利益密切相关、决策事务的专业技术性程度低、决策事务的可接受性程度高、决策事务的时间性要求低的有关事项,临沧市委、市政府应积极动员临沧日报、临沧电视台、临沧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广集决策议题,跟踪参与过程,深度报道公众参与具体情况,推动公众参与规划、与政府进行沟通的意愿和热情,在最大范围内允许公众表达利益诉求,然艺术类论文后由政府整合不同利益诉求,确定公众密切关注的社会问题并将其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在此基础上拟定决策方案。
作者:孙卫 单位:中共云南省临沧市委党校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