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关于人学思想的内涵
马克思所表达的“人”是具体的人、根源于社会现实中的人,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马克思泛指所有的人,强调“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5]237。同时,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进步和提升,人的自由程度日益增多,各种能力、社会关系、个人的自我意识及特质等方面不断增强,并日趋完善。
第一,人类社会关系全面发展彰显现实的人。人和社会的关系密切结合在一起:一方面,社会是人的社会,这是因为社会是自然界的发展所达到的一个新阶段,它伴随着人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社会的存在是以人为起点和标志的,通过语言实现人与人的社会交往,通过教育实现人的世代的“社会遗传”;在社会的结构成分中,人是制造、改变和使用物的社会主体;社会的运动和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它遵循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这些规律并不排除人的活动,而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来实现的。另一方面,人是社会的人,这是因为人离不开社会,社会制约着人的存在和发展,人的产生是伴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的各种活动要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和限制;人的各种能力的形成和发挥也要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和限制;人的价值标准的确立、人生价值的实现、人生理想的设计和追求、人生道路的选择和实践等也都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和限制;离开了社会,人就失去自己的本质,人就不成为其人,社会规定着人的本质。因此,社会和人是互为因果、相互映照、辩证统一的,“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3]121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高度展开与全面发展,不但能够促进个人和他人、个人和集体、个人和人类间的良好互动,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且更能够彰显出个人在社会关系中的现实意义,以及个人在社会关系的框架下不断完善自身、发展自身。
第二,人的个性充分发展体现自由的人。马克思认为人类个性的充分发展就是“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而人自身的自由属性体现在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人的能动性的发挥是以受动性为基础的,而人的受动性的突破是以能动性的发挥为前提的,二者是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一方面,人具有受动的属性,即人是具有受动性的存在物。人处在一定时代中的现实的人,必然受该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科学对自然界认识水平、技术发展水平和应用程度以及该时代的生产关系及其之上的政治、法律、伦理、宗教、文化等的限制。人在认识、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并不能以纯粹自我规定的活动来实现自己的主观愿望,不能对人所具有的能动性滥加发挥,否则必然对和谐发展的世界造成破坏,也比如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另一方面,人又具有能动的属性,即人是具有能动性的存在物。人的能动性,从认识方面来看,认识在其本质上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世界的程度,人的思维“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8];而从改造方面来看,人的实践是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的创造过程,能够把“观念地存在着”的模型、蓝图实现,变成客观现实。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每一项人类文明进步,都体现着人类个体的强大力量,也是人的个性充分发展的体现,而在个性发展中更是显示出人类个体自由的内涵。
第三,人的素质能力全面发展表现完整的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涵括智力和体力都能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强调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马克思把人类劳动置放到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关系中,使这个抽象概念拥有具体、现实的内涵:“‘劳动’‘劳动一般’、直截了当的劳动这个范畴的抽象,这个现代经济学提到首位的表现出一种古老而适用于一切社会形式的关系的最简单的抽象,只有作为最现代的社会的范畴,才在这种抽象中表现为真实的东西。”[7]42他从现实的人的感性物质劳动这一经验事实出发,强调劳动是具体的、历史变化的,它不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涉及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强调的劳动不是动物式的、直接生命的活动,而是特定的人的活动,是一种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人类活动,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素质能力。同时,“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其中包括思维能力。”[6]330人的能力既包括劳动体力,又包括思维能力。人的思维能力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表现出人类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从宏观层面来看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从微观层面来看具有指导、控制人类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这两种能力不仅能创造出人类社会高度文明,还极大程度地提升认知、审美、道德、情感、信仰和社会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全面提升了人类的素质能力,致使人类随着社会日益进步而表现得越来越完整和全面。
二、高校人文教育实施途径
马克思人学思想清晰地阐明了人类走向全面自由发展的路径,主张人要成为现实的人、自由的人、完整的人。现实生活中,充裕物质基础能够为人们更好地生活提供有利条件,娴熟的专业技能能够促使人们作出更大的贡献,获取更好的成绩,而人文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对人们全面发展与成长具有重要的启迪、陶冶、导向和升华作用。因此,高校开展人文教育,增强学生人文素养、弘扬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一,加强人文教育的认识与实践基础,促进学生自觉应对各种现实关系。人文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而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灵魂。历来,人文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然而,工业革命产生之后,人文教育日益被科学技术所挤压,甚至代替。很多高校教育活动参与者认为人文教育实用性价值不大,充其量只有一种认知的功能,而不存在实质的改造功能,因而便认为人文教育只是一种消费性活动,而不是一种生产性活动。正基于这种偏见,致使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存在着人文教育薄弱,以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脱离的问题。这实际上是没有看到人文教育认知性与改造性内在的统一,没有看到体现出人文教育应有的价值,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因此,高校必须在教育观念上实现转变,确立人文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倡导人文教育,达成共识的基础,才能使人文教育由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化为其内在的发展需求。当然,仅仅依靠认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将这种正确认识落实到具体实践中,才能促使高校教育活动参与者,尤其是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各种现实的社会关系。学生通过人文教育,具体而又科学地理解人的尊严和价值,认识到社会提供个人生存的可能、而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个人与社会的互动性质,从而激发学生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文化自觉,自觉处理自身的和谐、自己个体与群体的协调关系,并在这些现实的社会关系中体现自我,使自己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自己的成长而不断发展。
第二,加强人文教育的氛围保障,促进学生自由发展。“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5]92校园文化集中体现着学校个性和风貌,表达出学校价值体系的内涵,更是鼓励师生开拓进取的强大动力。校园文化涵括物质环境文化和精神环境文化,共同对生活于其中的学生产生作用。在物质环境文化的建设层面,加强校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设施的建设,增添教学设施和图书材料,开通网络资源,并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使之成为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为学生自由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在精神环境文化层面,邀请各种不同类型的专家学者举办人文进座、学术沙龙,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扬弃西方文明的优秀遗产,注重吸收各种不同类型文化的精神内涵;开展艺术活动节和各类竞赛,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营造生机勃勃的人文氛围,为学生获取丰富的精神营养提供精神保障。高校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基础和精神氛围,大力倡导崇高的理想道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加强道德素养建设,保障学术自由,并将学校的办学特色与校园文化有机地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国内外的发展态势,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独立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塑造良好的个性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文明的举止行为,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等,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动性、创造性,最终给予自己准确定位,实现个人最大限度的自由。
第三,加强人文教育的内涵实质,促进学生不断完善自身。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人文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既要注重自然科学范式,又必须结合人文思维方式。一方面,自然科学范式下的教学注重理性分析、预设目标的制定以及外部实效,并将这些理性思考的结果作为衡量的标准,成为指导课堂教学的理念;这遗漏了原先预设目标之外的那些难以量化的道德、情感、人格成长和人文素质;另一方面,人文思维方式下的教学注重整体素养以及内涵提升,从而难以制定出精确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而显得空洞和苍白。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影响和作用,都不利于人的完善与全面发展。具体而言,高校学生不仅要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还需要具有对国家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等人文素养的要求。爱因斯坦明确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有鲜明的辨别力。”[9]因此,在人文课程的教学中,高校通过挖掘和拓展各学科内涵,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感受和领悟学科精神,提升人文素质,从而不断完善自身。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在马克思的理论学说中,作为贯穿于始终的一条红线逐渐凸现出来,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与实质,也成为高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
作者:曾祥耿 单位: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