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当优秀文化在其中得以共享与传承之时,不良思想必然会充斥其中,继而对当前大学生尚未成熟的思想观念造成严重冲击。如何正确利用网络文化,引导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成为一个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因而,本文首先从网络文化对学生思想管理模式造成的影响着手,分析该影响的具体表现,之后以此为依据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从而为高校思想教育管理工作持续改进提供理论参照。
2网络文化对学生思想管理模式的影响
2.1思想教育观念受到严重冲击
网络文化基于当前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内形成的各种文化活动、方式、产品、观念、元素的集合,既是现实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延伸,同时又是独特的价值观念与思维形式[1,2]。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特征,因而除了优秀文化外,大量不良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充斥其中。当前高校思想教育管理工作主要是学生出现思想问题之后通过谈心、座谈、研讨等方式来予以解决,仅仅是一种补救措施,覆盖范围相对较小。而事实上,一旦学生接受了不良的网络文化,在网络交互性及便捷性影响之下,思想文化的传播非常快捷,将会给学生身心带来严重不利影响。轰动俄罗斯的瓦尔瓦拉·卡劳洛娃事件对传统的高校思想教育以教师为工作重心的观念造成了严重冲击,在网络文化良莠并存的现实条件下,思想教育观念转变刻不容缓。
2.2道德规范建设需求凸显
根据我国颁布实施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内容规定,反对国家宪法基本原则、危害国家形象、煽动民族仇恨与歧视、传播淫秽、色情、暴力内容、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均属于不良网络文化[3]。随着西方不良思潮的进一步扩散,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正在逐渐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防线。而能够有效抵御不良网络文化与消极思想侵袭的重要途径在于道德规范体系,通过引导人们树立爱国、和谐的理念与精神指向,提高大学生对于不良文化思想危害性的认知,继而从学生主观思想上切断不良网络文化蔓延的源头。但是就目前实际教育工作而言,高校之中的道德规范体系建设仍然滞后于实际工作发展需求,学生思想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思想管理工作自然无法取得理想成效。
3网络文化背景下学生思想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3.1转变教育观念,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全程育人的管理理念
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思想教育管理理念已经不适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以及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需求,急需做出改变。因而,一方面需要转变高校教师的思想观念,接受更加开放、科学的管理理念,充分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实施有效的预防工作,防微杜渐,以此来降低不良网络文化对学生思想防线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领悟全程育人理念并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模式之中,认真研究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成长基本规律,在顺应该规律基础上针对各个阶段思想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进行针对性教育,促使思想教育工作内容涵盖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全方位、全时空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特别是在周末放假期间,更是需要高校教师做好思想教育引导工作,防止出现一周五天教育效果小于2天周末休息时间网络文化对学生思想的影响效果。
3.2重构网络道德观念体系
随着网络技术的推广使用,相应的网络文化需要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体系进行参照和约束,从而确定多元网络文化是否与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方针相适应。而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体系的内容包括:诚信、安全、公开、公平、公正、互助[4]。高校教师应在遵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内容下定期组织各项文化活动,如:网络征文、网络文化辩论会等,在活动之中促使学生正确领会网络道德观念体系中的各项内容,继而严格约束自身的行为。同时,高校还应该将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网络道德观念体系构建工作中,汲取有益经验来不断丰富完善该体系内容,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4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有效应对网络文化对学生思想管理模式带来的冲击,需要改变传统的思想教育观念,贯彻落实以学生为工作重心的工作理念,利用互联网及优秀的网络文化为引导,重构网络道德观念体系,提高大学生自身对于善恶美丑的分辨能力,继而在有效的思想教育管理模式引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徐忠.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新闻战线,2015,10(6):145-146.
[2]詹恂.网络文化的主要特征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5,(2):183-184.
[3]王晖慧,王晖瑜.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J].新闻战线,2015,15(6):173-174.
[4]张镜怀,姚株灿.网络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究[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5,28(3):85-88.
作者:杨树宝 单位: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相关专题:全国税收征管规范1.0 护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