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促使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优化的主要因素
1.就业政策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作用。社会发展进步对人才培养的影响出现多维度性,不仅提高人才的评价标准,也扩大学生的择业机会,还转变着学生的就业观念。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曾说过,“在新的历史阶段,高等教育还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某些软肋,比如实践环节薄弱。”这无疑给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优化敲响了警钟。就业政策从计划分配到市场双选,引导着大学生主动转变就业观念,从以前大多瞄准大城市的政府部门或较好的企事业单位,转向中小城市的各行各业,甚至向农村和基层进军。为顺利实现这些转变,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应该创新内容设置,增强活动的情景导向和潜移默化作用。
2.时尚生活提高了校园文化活动的欣赏品味。人的精神文化随着物质文化的丰富而不断提高。当今,小康社会引领中国走向时尚,时尚生活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审美、情感表达、思考方式,甚至影响着大学的生活追求和文化品味。日常生活中显然易见,居家设计从原来考虑实用的装修发展到注重内涵的设计;轿车从外形设计到内部设置越来越人性化,注入享受元素;最直接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的用途和功能不断增强,成为人们生活的好帮手。反思当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设施配套、阵地建设明显滞后,有的甚至比不上一些重点中学;内容和组织创新不大、进步不快,这些明显不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所需所求,迫切需要优化创新。
3.内涵发展驱动着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提升。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和高校综合实力提升的焦点[2]。高校内涵式的发展方向是以质量为核心,追求自身的特色发展。高校的特色不但反映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还反映在校园文化活动中。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要成为反映办学质量和教育水平的前锋信号,更要成为大学内涵和大学精神的有效折射,才能显示其独特的育人魅力。因此,高校的内涵式发展无疑给校园文化活动带来强烈的内在驱动力。反之,不断优化和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培育内容丰富、组织有序、品位高雅的校园文化,对高校的内涵式发展也产生积极的助推力。
4.多元需求推动着校园文化活动的深化创新。大学生成长需求的变化主要源于社会对人才评价标准的变化。以师范类大学生为例,过去强调的是形象、口才和专业知识以及书法,因而三笔字活动是最受欢迎的;后来发展到重视双语教学、课件制作;而现在的要求除了具备良好的教学技能和娴熟的教学艺术外,还要有完美的人格态度、多元的知识结构和深厚的文化素养。教师行业如此,其他行业亦然。要确保大学生对多样的需求有充分的选择空间,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必须进行全面优化创新。从量上说,应该以学生社团为主体,打造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多元需求和选择。从质上说,应该以育人实效为标准,努力提高活动的层次、档次和品位,不断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满足学生的深层需求。
二、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深化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应尽可能符合和满足最广大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需求。正如超市一样,如果商品不适合顾客的需求,就会造成供不对求,甚至出现滞销。如果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设置没有拓展与深化,就难以满足大学生深层次、高标准的需求。
1.项目设置由精品化转变为大众化。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标志着向新的发展阶段迈进。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质量观来指导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这就是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相适应的多样化质量观[3]。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上拉开综合素质差距的重要载体,理应也要由“精品化”转变为“大众化”,不仅活动内容要更符合学生口味,而且活动项目要更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才有利于广泛地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实现百花齐放。否则,校园文化活动将从培炼学生综合素质的沃土变为因缺乏吸引而少人涉足的沙漠。只有按照大众化的需求设置活动项目,才能创造更多的活动平台,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后的多样化质量观保驾护航。
2.内容质量由通俗化提升为高雅化。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的灵活载体。但是,目前一些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千篇一律、大同小异,他们跟风式地开展类同的文体活动,比如歌手大赛、舞蹈大赛、时装大赛等,这些重娱乐轻内涵、重形式轻内容的活动年年如此,显得平庸通俗。本意是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却被套上了影响校园安静、扰乱第一课堂的骂名。因此,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应由通俗化向高雅化方向发展,赋予更高的思想性、学术性和艺术性,有效引导学生共同形成健康高尚的文化生活和精神追求。比如,用高雅的艺术欣赏代替传统的歌手大赛、时装大赛,更有效地净化学生心灵;让富有影响力的社会人士或知名校友走进校园畅谈人生经历传授社会经验,更有指导性和激励性;邀请校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开设各类讲座,更受学生的热爱和欢迎。
3.活动规划由零星化整合为系统化。当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设计的普遍问题就是零星杂乱。从学生参与上看,无论娱乐文体、文学艺术,还是学术研究、人生探讨,普遍都将各年级的学生混为一谈。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在同等条件下比较,也难以体现活动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育人效果上看,活动的随意性、盲目性比较多,没有系统考虑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各种需要,也难于科学引导学生逐步提高自身素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实质是学生成长进步的梯田,由学生顺着梯级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爬,实现此功能单靠零星的活动固然是铁树开花。只有根据学生不同专业的知识学习和不同阶段的成长需求,对活动内容进行系统规划和科学设置,然后分门类、分步骤、分层次地实施和推进,才能引导学生理性对待和选择参与,明确自身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从而循序渐进地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有计划地走好每一步知识阶梯。
三、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策划转型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方式,直接关系到校园文化活动的关注度和参与度,间接影响到第二课堂育人的实效性和广泛性。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之所以被误认为活动多、实效小,与其组织策划缺乏有效转型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1.组织方式由官方性转向群众性。受到传统大学管理模式的影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较为普遍地停留在官方组织的层面上。目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是学生工作部门和共青团负责组织策划,因为兼顾学生欢迎、领导肯定和工作政绩等各方面,所以活动策划考虑的因素往往向活动氛围、声势阵容倾斜,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现实需求,活动出现了“大而空”、“多而泛”的不良状况。尽管以学生社团为组织单位的校园文化活动频繁推出,但还没有“市场”,因为学生片面地认为只有官方组织的活动才得到认可和肯定,所获得的证书才有含金量。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只有从官方性的组织转向群众性的组织,树立以学生需求为核心,以自我策划为主体,以自愿开展为原则,将主管部门的组织策划角色转变为指导协助角色,才能让群众性活动逐渐占据市场并得以发展,推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向“大而强、多而精”的方向迈进,有效地提高育人功效。
2.举办形式由比赛式转向体验式。传统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众多以比赛的形式而展开,存在问题也不少。首先,容易导致两极分化。基础好的学生就往往成为参与活动的常客户,基础差的学生就成为回避活动的钉子户。其次,容易走向功利化。一是参赛单位为追求名次增加政绩,保守地推荐有实力的学生参加;二是有能力的学生为追求荣誉增加证书,自动请缨参加。这样出现了基础好的越来越好,基础差的越来越差,参与和不参与第二课堂的学生形成两个群体[4]。而体验式的活动能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在没有分出高低、决出胜负的情况下,有利于学生自由尽情地发挥,引导他们全面认识自身潜能。体验式的活动便于帮助学生从“观众”向“主演”的角色转变,让学生在展现自我中深化体验,在体验中对比和反思,在对比中找出差距,从而促进更快的成长和更大的进步。
3.评估绩效由体面型转向实用型。为追求一时的校园效应和现场效果,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比较看重门面功夫。主办单位对活动的体面和阵容做足功课,每项活动的组织策划少不了前期的广告宣传、现场的背景布置和后期的新闻报道,追求声张虚势。本来活动的背景只需用一个简单的投影,却要设计大型的喷画;而且通过组织干预强制性安排学生当观众,大大增加了组织工作量,常常出现组织工作人员比参加活动人员还要多。这种体面型的组织策划,某种角度上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活动效应,达到阵容的轰动,但最终以劳民伤财、育人实效不高而告终。一些名牌大学的活动组织虽然简单,活动效果却十分明显。哪怕是一位院士来校开讲座,也是简单的一个宣传告示,但活动因符合学生的口味和兴趣而座无虚席,达到预期目的。实用型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放下政绩和体面,以实现教育目的为宗旨,重点关注的不是活动的阵势影响,而是参与者在视觉上、听觉上的综合享受和内心上的思想启迪。由体面型转向实用型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减少人力物力,还减少师生对付出劳动的埋怨,增加育人实效。
四、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功能升级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否优化发展,关键在于育人功能是否提升。活动的内容深化和策划转型,自然提升了育人效果;反之,活动的育人定位和效果预测也影响着活动的内容深化和策划转型。因此,育人功能的升级是推动校园文化活动优化创新的另一重要环节。
1.育人任务由强调智商培养提升为重视情商熏陶。从育人任务层面上看,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曾一味强调的是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提高,育人任务主要放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智商培养方面。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出现焦虑急躁、恐惧忧愁等情绪不稳的心理问题,也存在不能适应社会的现象,表现出情商偏低的缺陷。如果说智商是“生产力”,那么情商就是“生产关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智商与情商的综合体,如果说智商是学生的“知识基础”,那么情商就是学生的“上层建筑”。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和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座谈时说到,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更多需要的是做群众工作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就是适应社会能力。老话说,万贯家财不如薄技在身,情商当然要与专业知识和技能结合。由此可见,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升级应从强调智商培养提升到情商熏陶。这些活动如果能帮助学生缓解情绪、克制冲动、敢担责任、勇于面对,引导学生在困难面前不悲观、在失败面前不泄气,就会更好教育培养学生在日后所扮演的家长、老板、员工、市民等众多不同的角色中,表现更为优秀。
2.目标追求由营造校园氛围提升为彰显大学精神。从育人氛围层面上看,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在营造校园的人文气息、文化氛围、学术风气、和谐环境等方面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除了具有较高的学历之外,言行举止还应体现高品味、高格调、高层次,时刻彰显学子精神和学者风度。大学生每天学习生活在校园里,特定的校园文化塑造出特定的群体个性,特定的群体个性折射出特定的大学精神[5]。大学精神隐含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并为其提供支撑和支持,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校园文化活动如果是散乱和低层次的,就难以体现培育和彰显大学精神的功能。只有从营造文化氛围、活跃校园气氛的功能提升到凸显科学与创新、自由与民主、自强与追求的人文精神,发挥培育和彰显大学精神的作用,才能让学生从内心上理解掌握并从行动上传承张扬大学精神。
3.社会效应由适应社会发展提升为引领社会风尚。从社会影响层面上看,大学针对培养人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使命,第一课堂无疑致力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第二课堂也随之着力当好补充和延伸角色。纵观全国,一座城市拥有的高校越多,高素质群体就越大,城市的文化品位就越高,这就是大学发挥引领社会风尚的功能所致。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讲话中,将文化传承创新提升到大学功能的高度。这不光是对中国高等教育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更多是对高校教育提升功能的一种鞭策和告诫,实质上是要求高校对培养人才的质量从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升到能引领社会风尚的高度。当前,一些文化传媒产业如湖南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等电视台致力于创新节目,用品牌效应催化社会新时尚,引领社会进步。如果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打造成有助于大学生掌握引领社会风尚本领的教育舞台,那么社会不健康的思潮压根就没有充斥学生头脑的市场。相反,学生在接受高尚文雅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教育影响后,将会在工作岗位上独领风骚,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先行者和传播者。
五、促进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优化的措施保障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实现优化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了在实践中发展积淀之外,还需要采取软硬结合的配套措施进行强化和推动,才能逐步形成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高校改革和学生需求相适应的新状况。
1.精心打造高雅的校园环境。大学本应是众人向往的文化殿堂,大学校园本应是城市中独特的文化景观。校园环境作为无声的教育资源,是隐性的第二课堂,对大学生的情感培养、情操陶冶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塑造幽静高雅的校园环境不但可以折射和体现大学精神,还对显性的校园文化活动优化产生强大的助推力,成为行之有效的软措施。在幽雅校园环境的影响下,校园文化活动只有全面思考活动的水平和层次,才能保证活动不是对校园环境的糟蹋和破坏,而是在隐性的校园环境承载下提升育人效果。
2.确保提供充分的场地和必要的设施。校园的场地欠缺和设施不足是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一大阻碍。尽管活动内容再鲜、组织方式再新,也会因场地设施的影响而无法顺利进行,或难以收到预期效果。极少高校建有学生社团活动、青年表演舞台等专用场地,尽管有些高校已规划有学生活动中心,但由于缺少必要的设施设备,其应有的人文教育、文艺娱乐、素质拓展和创业集训等综合的育人格局和功能尚未如愿如偿。充分的场地设施是校园文化活动优化创新的有力保障,确保校园文化活动的转型有硬件,升级有支撑。
3.建立和实施校园文化活动的认证考核制度。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经过深化转型与升级,将会成为大学生拓展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必定成为所有大学生提升自我的重要平台。高校应建立并实施大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学分登记和认证制度,尽快改变过去硬性安排学生参与的低效做法,由学生根据就业竞争需要和自身个性特长发展需要自行选择参与,但必须获得规定的学分。让大学生在默认的潜规则下,由“被动参与”变为“主动参与”、由“外逼”变为“内需”的校园文化活动自然收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作者:李发武 单位:岭南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