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推进城镇化的道路上,我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探索,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城乡融合的城镇化思想上,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提出了工农业相互支撑以及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思想,这些城镇化思想推动了或的城镇化进程,下面就马克思主义城镇化思想进行阐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城镇化;初探
1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来的城乡融合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部分。纵观马克思、恩格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等一系列经典著作中,没有任何著作系统而全面的涉及到有关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甚至城镇化的相关论述。但是在这些著作中无一例外都提到了城乡关系,城乡关系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城乡关系会从城乡统一、城乡对立,最后到城乡融合的发展趋势,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关系。下面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出发,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中分析城乡关系的发展趋势,进而提出了城乡融合的思想。在人类社会最开始的时候,人们的生活既原始又简单,在这个阶段,分工不发达,以家庭为单位自然形成的分工进一步扩大,这个时候的生产力低下,生产关系也相应的不发达,整个社会看成一个整体,就无所谓城乡之间的差别。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在原始社会有了剩余产品后,私有制逐渐产生,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因此伴随着私有制的出现,社会分工和城市相继产生且发展,城市的出现也推动了工业的发展,这时商业和工厂手工业对工业的需求开始加大,超过了生产力的需求,最后产生了大工业和大工业聚集的大城市。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城市和农村开始走向分离和对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关系是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影响全局的环节,城乡关系一改变,整个社会也跟着改变,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所以可以看出城乡关系的改变深刻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正如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分离和对立,因此,我们必须消灭城乡对立,实现城乡融合。但前提条件则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走向城乡融合的基础前提。只有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高度发达,消灭旧的分工、废除私有制、才能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条件,城乡关系也必将逐步由对立走向融合。
2列宁、斯大林城市中心理论的思想
列宁、斯大林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城市重要性的论述,指出了“城市中心理论”。在十月革命以前,列宁就意识到城市是十分重要的,他指出“在现代各个国家甚至在俄国,城市的发展要比乡村迅速的多,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的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所以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暴动,从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当然,这是结合了俄国资本主义深入发展的国情,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不但用在革命道路上,也用在了指导社会主义建设上,尤其在经济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要消灭“城乡差别”,达到“城乡融合”的目标,但是他们所想的社会主义没有商品经济,所以就很难具体指出用什么样的方式达到“城乡融合”。在苏联,商品经济存在的情况下,列宁、斯大林继承并发展了马恩“城乡融合”论述。列宁指出:“商品经济的发展就是一个个工业部门同农业分离。商品经济不发达(或不完全发达)的国家的人口,几乎全是农业人口。”所以要使农业人口转变为工业人口,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化农业,推进农业的商品化,那么就要发展商品经济,进而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通过发展商品经济,使城市和乡村之间,工业和农民之间,农业产品和工业产品之间实现自由交换,而且大工业提供充足的产品可以满足农民的需求时,这是“城乡融合”的具体表现。正是由于以城市为中心,苏联建立起集体农庄,让城市领导集体农庄,实现城乡融合。
3邓小平、江泽民工农业相互支援的思想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对城镇化进程进行了艰难探索,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的论述,总结出农村城镇化的核心是工农业相互支援,达到城乡融合。邓小平指出工农业要相互支援。他认为,“我们过去长期搞计划,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安排好各种比例关系。农业和工业比例失调。”因此,要加快工业的发展,支援农业,将具体的政策落实到实践中去,以便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当农副产品增加,农村市场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发展了反过来也要支援工业,强有力地推动工业的发展。要知道农业现代化是工业现代化的基础,工业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工业的稳步发展需要农业提供原材料、资金和市场,所以,农业发展不稳定,也会影响到工业的不稳定,正像邓小平说的“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就是这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是一个非常生动、非常有说服力的发展过程。”江泽民同志丰富了邓小平理论,他强调“三农”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是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所以要以农业为主,将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第一位。建国以来,依靠农业发展工业,并其提供了巨大的支撑,但是当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工业就要支援农业,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所以要正确处理工农业之间的互补关系也是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关键。
4胡锦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
十六届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以加快推进现代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它是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是新形势下破解“三农”难题的战略举措。首先要处理好城乡工农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先对农村进行改革,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发展,城乡差距明显缩小。但改革重点转到城市后,农民增收缓慢,进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经过20几年的发展,国家的整体实力有了显著增强,总体上可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所有,必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快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互促互动、和谐发展。其次,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需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是扩大国内需求,如果可以打开中国农村市场,扩大内需指日可待,但是让这个巨大的群体有了足够的购买力,就必须进行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国内需求。
5十八大以来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思想
201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第一次在政府的高层次会议中明确提出了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首先2011年我国的城镇化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中国开始进入城镇社会。进入城市社会后我们的社会管理、基层组织没有相应的提高,一旦有社会事件马上就能引起非常大的效应,所以,就现状而言社会结构在变化,社会管理难度在加大,我们必须要学会管理城市。其次,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城乡关系之间的矛盾成为次要矛盾,继而城市人口的二元结构升级为主要矛盾,尤其外来人口没有享受到均等的服务,使得他们的生活成本加大,矛盾突出。最后,回顾改革开放30年中国进行城镇化的进程中出现的两个成本,一个是劳动力成本,一个是土地成本,起初,这两个成本都低,工厂愿意雇佣大量的劳动力,企业也在不断招商引资收购土地,这样对城镇化的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几年开始,这两个成本不断加大,劳动力工资的上升,土地成本的增加,使得许多企业开始思考,靠廉价成本获得劳动力和土地的方式已经不适应城镇化的发展,所以说,中国要建立新型城镇化,无论从内部因素还是外部因素都需要对过去城镇化的发展模式进行一些转变,才能使中国经济发展更好,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却是以人为本,过去我们认为的城镇化是农民外迁到大城市,圈地盖房子,比如一些景观工程、形象工程、高楼大厦等,但是对农民自身利益考虑的还不是很全面,一直使他们觉得自己跟随城镇化的步伐,但是生活质量却不高,与城市人相比甚远,政府对人文建设、社会建设等这些方面的做的不是很好。所以我们现在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不仅要实现的是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小城镇的转移而且还要让现有城市居民能够获得更好的就业、生活、居住条件。
6结语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城镇化的概念,但他们城乡融合的思想却与城镇化思想一致,并且各国的领导人根据时代和国情的不同,在城乡融合的思想上提出了符合自己国家的城镇化道路的途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所取得的成就,也验证了党和国家提出的城镇化思想符合了中国的实际发展,指导着中国城镇化健康快速的发展。所以,在今后的城镇化进程中,我们应继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我国实际,完善中国城镇化思想,推进城镇化进程。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斯大林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斯大林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1955.
[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斯大林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2]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3]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作者:闫佳宁 陈明华 单位:东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