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利于校企合作深度推进
举办学生技能大赛,密切了校企合作,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向纵深推进。校企间的合作不仅仅是人才的合作,而是深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如在技能大赛中,企业可以给学校选手提供比赛服装和器材,这样既经济又实惠,解决了学校的资金难题。在校企互帮互助的进程中,有效推进双方的合作深度。由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对专业建设的影响力可以看出,职业技能竞赛是人才培养水平的检测器,是专业建设的风向标,探讨如何将两者有效融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二、职业技能竞赛与酒店管理专业建设融合的思路
1.明确专业建设的职业导向。通过职业技能大赛的竞技,我们发现,多数院校参赛选手的理论知识较为扎实,操作技能也相差不大。但有些院校的选手英语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有优势,受到企业评委的青睐,而有些院校却十分乏力。究其原因在于,这些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接酒店行业需求,注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折射中现代的酒店行业市场需求不仅仅是单一的熟练技术工,而是要在专业理论知识、语言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的岗位能力等方面都合格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以这一标准为导向,酒店管理专业应该在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中明确这一市场的导向。
2.深化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与高校本科教育的不同点就在于企业、社会参与共育人才,这已经得到高职院校的广泛认可。校企之间要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要在行业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学校专职教师到企业顶岗,企业兼职教师进学校课堂,校企联合实施对学生学业考核等多方面开展合作,要成为真正的进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深度嵌入式合作,在课程建设、技能大赛、技术难题攻关等方面开展共同研究,发挥各自的优势力量形成合力。
3.以技能竞赛为指导优化课程体系。因为从近年来全国酒店类技能竞赛的赛项发展趋势可以看出,现在的技能竞赛不仅仅是单一的技能比拼,而是更注重宴会主题创意设计、创意开夜床等创新能力的较量。因此,原有的课程体系已经不能满足新的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依托大赛标准和企业核心岗位群的实际需要,重构课程体系。在原有核心课程如《餐饮服务与管理》、《酒吧服务与管理》等课程的基础上增设《宴会设计》、《插花技艺》、《酒店服务创新》等课程,同时应该增补西方文化的相关内容,由此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国际接轨。
4.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及考核评价。对接新的人才需求,要不断更新高职育人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真实的工作项目为内容组织教学。如在讲授“菜单设计这一内容中”,采用传统的知识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只知道菜单是什么,而不能真正懂得如何设计菜单。因此,要给学生设计真实任务,如“要求学生为一80岁老人的寿宴设计一份宴会菜单”。采用真实的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学生就会去思考不同的宴会如何针对性的设计菜单。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知识点的掌握,也激发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在课程考核上,也要改变传统的试卷考核和技能考核,而应该重视课程学习中的过程考核。包括平时的作业、课堂的问答、纪律等都应该纳入相应的分值体系。这样可以给学生施加学习的压力,同时也给学生以学习的动力,确保教学效果的提高。
5.师资培养注重眼界的拓宽。目前通过酒店行业大赛,明显折射出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普遍存在实践能力不足、眼界不够开阔的现象,教师远远不能走在高速发展的酒店行业的前沿,如现在的酒店都采用先进的管理系统在运作,无论是预订、点菜、客房设施等都更新较快,但院校的教师却停留在旧的教材的理论层面,不能紧跟行业的新需求和新动态。
6.要加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培养力度。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酒店进驻中国,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是一项面向学生职业发展的长久之计。在任何层级的技能大赛中,英语口语测试都是必考之项,但学生成绩并不乐观,突出表现在学生酒店专业词汇匮乏。因此在酒店管理专业,要注重实施英语教学改革,增加英语课程数量,通过开设英语角、双语教学,举办专业英语大赛、酒店实用英语演讲比赛、英语书写比赛等途径提高酒店专业实用英语口语的应用能力。总之,职业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重大创新和设计,是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平台,也是对高职院校办学成果的一次考核和检验。因此,各院校不应为了比赛而比赛,而要在立足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认真研究职业技能大赛反映出来的职业人才需求动向,紧跟市场脉搏,使技能竞赛与专业建设的步伐有效融合,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与优势。
作者:王素琴 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