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历史学 >

职业教育现状与改革思考

摘要: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教育共同为我国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本文在对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现状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对职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进而提出要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出发点,切实找准职业教育的职能定位;要以创新教学模式为切入点,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水平;要以提高综合素质为落脚点,切实拓展职教学生就业空间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职业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0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5.24.104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教育相互补充,共同形成我国完整的教育体系。从教育教书育人的根本目标来说,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与普通教育具有的相似性,同时,由于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不同,其与普通教育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等又有一定的差异性。2002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客观评价,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决定》将职业教育定位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要求,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在我国当前面临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职业教育改革既要按照教育改革的统一部署,也要结合自身特点,走出一条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改革之路。

1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创造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初步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路子,为进一步健全教育体系、健全人才结构,不断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第一,初步建立了职业教育体系框架。我国《职业教育法》第十三条规定: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三个层次。初等、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分别由初等、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或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其他学校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规划,可以实施同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初步形成了从初等到高等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

第二,培养输送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近年来,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了越来越多的专业扎实、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有力改善了我国人才队伍素质结构,特别是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得到了强有力的改善,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各行各业的发展,促进了劳动就业和社会稳定,为加快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建立健全了职业教育配套环境。在理论研究方面,建立了一批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职教研究机构,专门进行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在教材建设方面,职业教育教材不断丰富,全国统编教材的覆盖率也已达到60%以上,并创办了一批职业教育专业期刊;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除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大批优秀老师外,还依托普通高校建立培训基地,培养了一支经验丰富、素质高、能力强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第四,职业教育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入。在办学体制方面,打破了过去单一由政府办学的格局,民办职业学校有了很大发展,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办学体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出现了一些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的新的管理体制和模式;在教学改革方面,吸收借鉴了国外的“双元制”、“CBE”、“MES”等先进的教学思想,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第五,积累了丰富的职业教育经验。在办学体制上,始终坚持在政府统筹管理下的多元办学主体并存办学体制;在教育体系上,始终坚持与社会各方面、多层次的人才需求相适应,与社会的产业结构、人才结构、就业结构相匹配,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原则;在办学方向上,始终坚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提升为本位,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行产学结合;在培养目标上,始终坚持以提高综合素质、就业能力,特别是创业能力为着力点,不断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经费筹措上,始终坚持国家专项投入、企业定向支持、自我配套筹集等多渠道资金筹措路子,不断提高办学条件和水平。

2职业教育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从学校规模数量、学生数量质量、专业学科设置、政府资金投入、管理体制体系等各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存在“两难、两差、两不到位”的问题。

第一,“两难”问题,即招生难和就业难。当前,国家大力支持普通高等教育,其在招生规模、学科设置、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各个方面都较职业教育有较大优势,特别是一些新兴的民办高校异军突起,使得大部分适龄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进一步加重了职业教育招生难的问题。1994年,全国职业教育学校招生数占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58.3%,1997年则下降为56.2%,1998年下降为55%,2013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74.76万人,比上年减少79.38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45.06%。同时,由于国际、国内经济发展速度降缓,加之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正在调整,使得对劳动力需求量下降;此外,普通高等教育的毕业学生逐年增加,使得本来就已饱和的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呈现过饱和态势。在这种情况下,受我国“学而优则仕”、学历唯上的思维观念驱使,在劳动力成本基本相当的条件下,具有大专或本科学历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其竞争力自然大于职业教育学校的中专生或技校生,也进一步加大了职业教育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第二,“两差”问题,即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差。职业教育学校为较快迎合市场需求,只能随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培养方向,很难制定长期的教育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目标,从而造成了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高的问题。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专业设置不成体系。专业布局不合理,没有形成系统配套、相互补充的专业体系和成熟的教学模式。二是教学内容不成体系,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教材缺乏针对性,教学内容老旧,领域内的前沿技术、最新理论缺乏。三是教师队伍不成体系,受社会观念等因素制约,很多优秀教师不愿从事职业教育,且存在教师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四是培养目标难以实现,职业教育学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给学校安排教学工作、实现培养目标带来很大困难。五是联动机制没有建立,职业教育学校没有与企业建立良好的人才需求与培养联动机制,与就业市场联系不够紧密,使学生就业更加困难。

第三,“两不到位”问题,即投入不到位和管理不到位。首先,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短板”问题。近年来,国家在职业教育上投入有所加强,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得以实施,有效带动了地方财政和各方面的资金投入,改善了职业学校的基础设施环境。但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总体仍显不足,且各地经费投入也存在较大差异。据统计,中等职业技术经费支出占教育总经费支出的比例自1998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直到2006年才开始逐渐回升,但直到2009年仍比1998年低了近5个百分点。其次,管理不到位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政府对高职教育的定位不清晰,引导作用不到位,且管理多头、职能交叉、力度不够。高职教育归教育部高教司管理,职教司管得很少;中职教育中的职高、中专归教育部职教司管理,技校归劳动部门管理,而行业所属的中专、技工学校则由教育行政部门和劳动管理部门共同管理。由于多头管理,势必造成缺乏统筹、政出多门等问题,各部门在宏观管理与业务指导上没有形成合力,在政策法规等方面没有形成体系,使职业教育工作难以顺畅开展和有效执行。

3职业教育改革的对策思考

职业教育改革应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出发点,以创新教学模式为切入点,以提高综合素质为落脚点,从改善外部环境和自身能力多方面综合施策,才能使我国的职业教育不断发展、不断繁荣,逐步走上健康、协调、可持续的良性发展之路,从而为国家和经济发展不断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撑。

第一,要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出发点,切实找准职业教育的职能定位。观念决定人对事物本质的根本看法。当前,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与普通教育还有较大差距。重学术、轻应用;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还在教育界、社会上占统治地位,传统的价值观、质量观、评价观还被作为衡量标准套用于职业教育,社会观念对普通教育要比对职业教育重视。一要转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观念。要从政府层面上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宣传力度,切实使整个社会认识到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培养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和有力支撑,从观念上彻底转变职业教育不重要,培养的是低层次劳动者这一错误观念。二要转变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观念。要让学生了解国家发展、经济建设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学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理想信念,彻底转变普教与职教分高低,“白领”与“蓝领”有贵贱这一错误认识。三要转变教师对职业教育的观念。职业教育教师要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与提高,特别是要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与社会和企业的无缝衔接能力,充分发挥职教学生动手能力强、角色转变快的优势。

第二,要以创新教学模式为切入点,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水平。创新教学模式要从灵活办学模式、找准办学定位和提高学生素质等方面入手。一要找准定位实施教学。传统教育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强调学生打牢理论基础,逐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与结合;而职业教育注重的是工作技能的实践性,对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要求相对较低,但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所以,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应建立技术学习与工作过程的直接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工作过程的实际情景模拟,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的基本程序、组织形式和工作要求等开展教学,力争达到教学过程即工作过程。二要校企联合灵活办学。职业教育的理想办学模式就是与企业建立长期的人才培养战略。在教学计划上按照企业的需求来规划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依托职业教育学校师资资源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依托企业实际工作环境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上协调互促、共同提高。三要突出特色重点建设。重点专业设置的目的是要将职业教育办得特点、有特色。因此,在重点专业选择上,要因地置宜、因校置宜、因人置宜,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从而在激烈的职业教育竞争中保持优势,既提高学校的竞争力,也提高学生的竞争力,达到学校与学生“双赢”的目的。

第三,要以提高综合素质为落脚点,切实拓展职教学生的就业空间。“打铁还需自身硬”。较好的综合素质是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首要因素,其直接体现就是学生的就业能力、转(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要在教学理念上牢固树立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的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身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培养导向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重视学生的共性与个性协调发展,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毕业后一旦有需要即能立刻投入到工作当中,实现初次就业;当行业情况发生变化或从业环境不好时,能够以积极正确的心态,并拥有足够的自我调控能力,快速转入到其他行业中去,实现再就业;此外,当自身技术资本、人脉资源等积累到一定程度,且外部环境适宜时,要有大胆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创业能力,从而在新的更广阔的空间实现更大的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谢长法.中国职业教育史[M].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2011.

[2]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科学出版社出版,2003.

[3]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作者简介:鲍文慧(1977-),女,浙江宁波人,本科,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北京市自动化工程学校

作者:鲍文慧 单位:北京市自动化工程学校


    更多历史学论文详细信息: 职业教育现状与改革思考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lsx/140458.html

    相关专题:资产信息管理系统 思维训练


    上一篇:数学模型在日常经济现象的应用
    下一篇:企业沙盘模拟在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应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