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博物馆是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教育资源的重要机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教育机构和教育资源层出不穷。社会教育活动是博物馆教育职能的最好体现,合理利用资源进行策划,成为博物馆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社会教育活动;教育资源整合
教育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青少年教育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今后的学习以及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教育机构以及教育模式层出不穷。博物馆是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教育资源的重要机构,通过听讲解以及参加社会教育活动可以让更多的人,不管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都能得到教育。
一、博物馆教育资源
博物馆是汇集、收藏、陈列和研究人类文化遗产,并借由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物品为公众提供教育的文化教育机构。整合利用博物馆的各项资源开展教育活动是博物馆的职能所在,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博物馆教育资源不同于其他教育机构的资源,博物馆拥有的教育资源就是它拥有极具历史研究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又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物”,这些“物”经过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社会教育功能。博物馆以其特有的直观性、真实性向人们传播社会历史文化知识,民族文化知识。首先,博物馆拥有非常丰富的文物资源。博物馆的文物资源涵盖了历史、民俗、自然、科技、经济、艺术、文化、宗教等方面。以内蒙古博物院为例,既有从远古时期的古生物化石到遨游太空的神舟系列飞船自然科技类资源,也有从石器时代再到近现代的历史和民俗文物,这样的文物资源,是任何一所学校、一个教育机构不能比拟的,是极具研究价值的教育资源。其次,博物馆还拥有丰富的教师资源。我们通常会认为,只有在学校里,给学生传授知识的人才能叫做教师,其实所有传授知识、经验的社会角色都能被叫做教师,比如,博物馆中的讲解员,为我们答疑解惑,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或者在研究领域有突出成就的考古工作者、研究工作者,都可以称作老师。博物馆中的教师不同于学校的教师,学校教师教授的知识是单一学科,而博物馆是综合性的,既教授人文历史,也讲解民俗文化,还会欣赏先人的审美情趣。活动资源是博物馆资源中独具特色的一点。新颖的活动,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兴趣,从而使知识得到理解。博物馆的活动与学校的课程是完全不同的,学校的课程内容是单一的,而博物馆的活动是综合性十分强的。从时间方面来看,学校的课程时间一般是四十五分钟,全程以教师的教授为主,发挥了教师主体性的特点。而博物馆活动的时间有长有短,根据授课对象以及内容而定,活动全程以师生互动为主,充分发挥了青少年的主观能动性。道具资源的丰富,是博物馆教育的一大亮点。道具是学校课程中很少涉及到的,可以提高对课程的理解水平,成了博物馆活动的一大特色。博物馆能提供与文物相关的道具,促进知识的快速掌握。
二、教育资源整合的意义
将教育资源整合并利用,是教育工作者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作为一个博物馆的教育者,一个社会教育工作者,将博物馆的教育资源与其他教育资源相互融合相互组合,才能设计出适合青少年,受到青少年喜爱的社会教育活动。
(一)其他教育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机构、教育资源涉及的方面越来越多、越来越广,除了博物馆,其他的教育机构也拥有大量的教育资源。1.学科课程。学校的学科课程可以说是在学生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是知识的主要来源,具有极强的学科性。学校的学科课程有一个逐步递进的连续性,知识与知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学校拥有专业的教师资源以及教学资源。在学校每一位教师都受到专业的教育学以及教育心理学训练,拥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对每一个年龄段的学生心理都有一定的了解,为教学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辅助。自从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发展以来,博物馆一直与学校教育保持密切的联系。学校成为博物馆越来越重要的观众来源与活动合作伙伴,博物馆与学校教育合作甚至形成一种新的教育体制,并有取代传统学校教育体制之势。2.具有地区特色的民族文化。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地理位置的不同,孕育出了很多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某一民族在长期共同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创造出来的能够体现本民族特点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以内蒙古为例,内蒙古拥有55个民族,主体民族是蒙古族,同时还拥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在内蒙古不同地方的蒙古族,有不同的民俗、不同的文化。民族文化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它具有一般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不具备的教育功能。不论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哲学、政治、道德观念,还是它创造的音乐、绘画、书法、舞蹈等艺术作品,或者是它在建筑艺术、园林艺术、风俗习惯中凝结的审美意识,都可以汇聚成人们的素养,逐渐积淀为民族心理、民族品格,使我们的民族获得持续不断的精神力量。民族文化中最具有民族性、最富于艺术特征的部分,如古典绘画、古典音乐、古代书法、古典建筑等,不仅包含了民族特有的审美观念、审美表现意识,而且包含了理解自然,理解人生,明智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许多有益的元素。它在现代化程度比较发达的今天,不仅没有失去意义反而彰显出不朽价值。3.社会实践。在一些商业区有很多早教公司,或者是DIY小店,虽然感觉和教育机构完全不同,但其实是有一些关系的。现在对于“寓教于乐”,人们有了更多认识,这样的教育模式更多地落在动手创作上。这类机构中,不会有过多讲述知识的过程,更多的是动手参与,动手创作,缺乏知识性,却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博物馆如何合理利用其他教育资源
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存在着相互补充、相互延伸的关系,二者的合作不仅有助于学校课程的实施和学生学习,而且可以推动博物馆教育职能完善和提升。学校拥有强大的师资资源,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加强博物馆与学校的沟通,尤其是学校教师与博物馆工作者之间的联系,相互交流分享教学经验,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过程。博物馆课程资源的利用还处在较低水平,需要提升博物馆工作者开发博物馆资源的能力。学科课程讲究知识间的承前启后,要符合逻辑性并且具有连贯性,合理的利用学科课程,达到博物馆活动目的。根据极具地区特色的民族文化,设计带有民族特色的活动或课程,将传统民俗与今天的生活相结合,可以了解到更多极具民族性、艺术性的观念,也可看出先人的聪明才智,以及对今天生活的影响。DIY是现在较为流行的一种手工制作形式,有各种新型材料,将材料组合在一起,结合教育活动,起到“寓教于乐”、知识总结的作用。利用学科课程的教学方法,在内容上选择极具地区特色的民俗文化,在互动环节用到最流行的DIY材料,充分合理利用多种资源,设计出符合青少年成长需要的社会教育活动。
三、利用教育资源科学策划社会教育活动
社会教育活动是博物馆教育职能的最好体现,合理利用资源进行策划,成为博物馆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将所有的资源整合在一起,通过缜密的研究,以及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观察,设计出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需要的活动。瑟宾节是鄂温克人的传统节日,据《太阳的崇拜者》记载,瑟宾节起源于熊崇拜。过去他们猎到熊时,都要举行全部落人参加的盛大宴会。在神圣的落叶松下点燃熊熊篝火,宴会持续三天三夜。瑟宾节在我国鄂温克族中曾失传。1994年根据广大鄂温克族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经鄂温克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把每年的6月18日定为瑟宾节。鄂温克族是一个热爱歌舞艺术的民族,他们每逢节日都愿意用歌舞艺术的方式来庆祝,以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传统的节日——瑟宾节为原型,展现瑟宾节欢乐的一天,从而了解更多鄂温克族的传统文化。活动内容:1.住在山林里的人——了解鄂温克族。2.欢乐祥和的日子——介绍瑟宾节。3.巧手变幻的美丽——制作桦树皮驯鹿。活动流程:1.简单介绍鄂温克族。2.以情景剧形式介绍鄂温克族平时的生活起居。住的房屋:撮罗子;家庭用具:桦树皮用具;交通工具:驯鹿。3.简单介绍鄂温克族传统的节日——瑟宾节。4.欣赏鄂温克传统叙事民歌,并介绍民歌歌词大意。5.现场还原鄂温克族传统舞蹈——熊斗舞。6.瑟宾节最精彩的环节,就是在晚上,所有人围在篝火旁演绎篝火舞。人们点燃篝火,载歌载舞,并举办盛大宴会,宴会结束后,人们继续跳舞,直到第二天黎明。现场演绎篝火舞,教授简单的篝火舞舞步,与观众互动表演。7.鄂温克人从很早以前就知道利用桦树皮制作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具,制作的用具样式优美,是鄂温克等北方民族特有的手工艺品。传说在很早以前,有个老猎人在山林中看见一棵桦树,但不知道为什么,桦树皮裂开打了一个卷。他仔细一看,这树皮又结实又好,从此才开始利用桦树皮制作各种各样的东西。活动以传统的鄂温克节日——瑟宾节为主题,展现出在节日当天鄂温克族是怎样庆祝节日的,具有地区民族文化特色。整个活动流程,以情景剧的方式进行互动展示,桦树皮制作驯鹿工艺品贯穿始终,如在邀请观众进鄂温克人家做客时,送的小礼物可以是桦树皮驯鹿;在演绎熊斗舞中,工作人员的装饰可以用桦树皮制作;活动现场的装饰品可以采用桦树皮。中间也会用到学科课程中的抛锚式、启发式等等教学法。在互动环节,运用桦树皮制作饰品,不仅契合主题,还发挥了青少年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力。活动教育的目标就是让青少年会使用各种知识表达自己,对自己的建构和认识就是其中最核心的一个部分。而我们现在涉及到的社会教育工作,并非是传承某种民族文化某种思想,而是认识多种文化,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对本民族的文化产生兴趣。当青少年通过这种学习过程,无数次将专注以及创造力投入进去时,他们的热情就会被激发,兴趣就会提高。这种专注、创造力和激情会让青少年产生深深的自我认同,在这个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青少年会产生极大的满足感。这样的满足感会促使青少年接受更多知识,完成更多的探索,从而提升自己。
四、结束语
博物馆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它可以为大家提供各种资源,当然也需要博物馆整合其他教育资源,这样我们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才能推陈出新,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人们。
参考文献:
[1]张林林.整合利用博物馆资源的儿童艺术教育的研究[J].湖南教育,2013,(5).
[2]胡清媛.试论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的合作[J].艺术科技,2014,(4).
作者:刘琰 单位:内蒙古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