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理智与情感》作为简•奥斯汀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小说,主要围绕埃诺丽与玛丽安两姐妹各自的恋爱和婚姻展开叙述。两姐妹的爱情经历以及不同性格导致了截然不同的命运,彰显了理性与情感的冲突,既对立又相互统一。本文主要分析《理智与情感》中两位主人公在大胆追求幸福的过程中身上体现出的女性主义,以此揭示简•奥斯汀作品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理智与情感》;性格;爱情观;女性主义
简•奥斯汀(1775-1817)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一生共创造了六部伟大的作品:《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诺桑觉寺》和《劝导》。她的作品以英国乡村为背景,描写乡间的日常生活场景、身边琐事、社交中的人情世故以及青年男女的爱情、婚姻等。奥斯汀借助人物性格描写和幽默诙谐的对话,塑造了一批有个性、能独立思考的智慧型新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对比《理智与情感》中艾莉诺和玛丽安的情感经历,分析两位主人公在大胆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女性主义。
一、女性主义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男性天生高贵,而女性则天生低贱;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在父权社会大环境下,人们普遍认为男性适合权势主导,而女性处于从属地位,因此,写作和哲学领域都基本由男性主导。父权制社会对女人的剥削不仅存在于文学领域,还体现在经济和社会层面。女性主义的出现主要是唤醒女性的个体意识,揭露父权社会的不公平待遇。女性主义总是被称为“女权运动”或“妇女解放运动”,其实意指女性追求与男性平等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可以平等表达自己的想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女性主义最早出现在法国,随后开始在美国和英国盛行,并对男性主导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英国女性主义倾向于马克思主义,把艺术、文学和生活看作不可分割的事物。长期以来,男性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男性拥有写作和出版的权力,所以他们可以任意定义和创作女性。男尊女卑这种落后的社会观念在父权社会中深入人心,所以女性作家的影子并不多见。即使是简•奥斯汀、夏洛蒂•勃朗特和乔治•艾略特都是以匿名或以男性化的笔名发表作品,这种模棱两可的表达方式也体现了女性争取自由平等的艰难,但正是她们开创了女性文学的先河。西蒙娜•德•伏波娃在《第二性》中写道“所谓妇女解放,就是让她不再局限于她同男人的关系”。女性主义文学主张女性在生活的各个领域拥有平等的权利,要形成自我意识,从对男权的依赖中挣脱出来,走向自我发展、自我认同。
二、《理智与情感》中的女性主义
小说开头就揭示了英国社会在18世纪末需要用婚姻来保障经济和改善经济地位。在18世纪,妇女的社会地位最低、最不受尊重,许多年轻妇女并没有经济来源也没有选择爱情的权力,婚姻是改变她们社会地位的唯一途径。在当时,财富决定了人的价值,而只有男人拥有财富的继承权,所以女性从小学习绘画、烹饪、唱歌、跳舞,以加强艺术修养、培养淑女气质,就是为了嫁入上流社会改变命运。《理智和情感》里阿什伍德姐妹在其父亲去世后,不能继承任何遗产,而是由父亲前妻所生之子约翰继承一切,于是她们的生活变得极其拮据,但她们只是等待约翰每月给她们一丁点生活费维持下去。小说一开始就设定了18世纪父权社会的不平等大环境,为后面艾莉诺和玛丽安的独立和反抗埋下伏笔。
(一)理智的艾莉诺
女性如果想实现独立自由,至少要达到经济上自由、思想上自尊自爱,有理性的判断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小说中艾莉诺父亲去世时,继承了遗产的哥哥约翰受到嫂子范妮的教唆每月只给她们一点生活费,甚至将她们扫地出门。她们被迫另寻住所,艾莉诺作为长女努力使收支平衡,而就在这时她遇到了爱德华,并爱上了这位善良而风度翩翩的绅士,但他们却在感情升温的时候分开了。艾莉诺知道爱德华的母亲希望他娶一个有权势的妻子,便默默地把这份感情深埋在心底。埃利诺是理性的象征,她对周围每个人都体贴而谨慎。在艾莉诺听说爱德华和露西已经订婚时,面对如此悲痛欲绝的事实,她只是默默叹息“原来分开的这些日子,自己深爱的人已经要和别人结婚建立起新的家庭了”,还尽力让露西相信她对爱德华没有感情。她害怕别人知道她对爱德华的感情,即使面对自己最亲爱的母亲和妹妹,她也对此避而不谈。正如书中所描述,艾莉诺“非常有见识,遇事冷静,虽然只有十九岁,却能当好母亲的顾问……她心地极好……富于情感,但是她懂得怎样克制情感;这是她母亲有待学习而她的一位妹妹执意拒绝学习的一门学问”。然而,爱德华的母亲不认可露西,强迫爱德华和莫顿爵士的独生女结婚。爱德华做出了反抗,母亲因此剥夺了他的继承权,把财产都留给了次子罗伯特。这时,艾莉诺却心胸开阔地告知爱德华他可以得到一个牧师的职位,这样就可以和露西结婚了。结果露西贪慕虚荣投向了罗伯特的怀抱。艾莉诺这时才终于放下自己的防卫,勇敢面对自己的感情,对爱德华不离不弃,有情人终成眷属。纵观全文,艾莉诺比玛丽安更注重感情,但正是由于她极强的自控力和独立意识,时刻压制着自己内心的情感。即便面对自己如此深爱的爱德华,表现出来的欣赏也十分有限,只是夸奖他是位有见识、胸襟宽广的绅士。虽然和爱德华多次错过,但她理智而果敢的个性最后还是为她赢得了平等幸福的婚姻,对待婚姻的态度恰恰显示了她自尊自爱的独立女性主义意识。同时,她关切着妹妹的感情幸福,因为妹妹对于感情过于轻率开放,而且从不在意社会习俗的眼光。当布兰登上校追求玛丽安时,周遭对其评价很糟糕,但艾莉诺认可布兰登对妹妹的感情,还敢于为他辩护。她始终认为布兰登受过高等教育,富有同情心和爱心、有见识有教养而且性情良好,是一个值得托付的人。而对于轻浮的威洛比,虽然妹妹言辞挑衅,她也没有流露出任何委屈或不满,任凭妹妹辩解也不为所动地否定这个人。艾莉诺正是这样一种具有理性判断能力,不随波逐流的独立女性。她内心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使她自信、独立而自由,能清楚地掌控自己的未来。
(二)浪漫的玛丽安
与艾莉诺不同,妹妹玛丽安是一个性格火辣、敢于直抒己见的女性。她年轻而浪漫,对爱情充满幻想,缺乏必要的理性思考,容易迷失自我。在姐妹两人搬到巴顿后,她们结识了富有、沉稳、博学的布兰登上校,布兰登显然对玛丽安很感兴趣。但由于布兰登已三十五岁,而玛丽安才十八岁,所以玛丽安对布兰登的感情总是冷嘲热讽,甚至公开说像他那样衰老的人根本不会有爱情。对于扭伤脚而认识的威洛比,情感蒙蔽了她的双眼,她认定对方就是她的白马王子,迅速坠入爱河。正当大家以为他们很快会结婚的时候,威洛比却消失了,并传来订婚的消息,玛丽安深受刺激大病一场,险些失去性命,在姐姐的帮助下才慢慢振作起来。她终于清醒地认识到应该像姐姐一样慎重、理智地处理爱情和婚姻,嫁给了她曾经讽刺过的布兰登上校,因为她终于意识到布兰登心地善良、品格高尚且真心爱着她。玛丽安明白了一个人品质的重要性,短短两年,她从一个年轻而不谨慎的浪漫主义者,转变成了一个独立率真的女性主义者。玛丽安知道姐姐对爱德华有好感,但认为他不够完美,“能够吸引姐姐的特质或是品格,爱德华根本不具备”。她觉得爱德华相貌平平,对生活不够热情,没有才华,对艺术也没有天赋,还认为自己的爱人应该是个英俊潇洒且对艺术和文学都具有很高造诣的人,而不是像爱德华这样的人。当威洛比抛弃玛丽安时,姐姐善意的规劝也被她公然挑衅,指责姐姐疑神疑鬼、吹毛求疵,对姐姐大声叫嚷。玛丽安不重视自己周围的人,也不在乎他们的感受,她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痛苦或快乐都清清楚楚写在脸上。如书中所描述的,玛丽安“才能在许多方面都不比姐姐差……她伤心或者欢乐都毫无节制……一切都好,就是不谨慎”,并不知道如何掩饰自己的感情,更不知道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在18世纪,女性都应表现得彬彬有礼,但玛丽安却从来不掩饰她的不满,对长辈甚至家里的恩人,只要不同意、不喜欢就随时反驳。她并不惧怕当时的权威,大胆而开放,敢于抗议和捍卫自己的尊严,说明其内心一直都存在女性主义意识。纵观整部作品,玛丽安由感性向理性转变,体现了她独立、自尊、自爱的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最终形成了正确的、理智的婚恋观,获得了真正的幸福。
三、结论
简•奥斯汀曾说过,能获取幸福的女人一定是那些可以用理智控制情感的女人。在奥斯汀的作品中,艾莉诺和玛丽安截然不同的性格、思想和行为,都体现了女性主义在婚姻中的觉醒。作品中主人公叛逆的性格和反叛精神体现了女性对争取权利的强烈诉求,颠覆了父权社会中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学模式,第一次明确将女性的声音传递给每个读者,给读者以震撼和思考。《理智与情感》是对英国传统婚姻观念的一大突破,强调了爱情是婚姻的基础,男人和女人在追求自己的幸福婚姻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这在某种程度上否定了当时的婚姻观。这部作品生动地描写了女性意识由感性向理性转变的过程,对女性的婚恋观有重要指导作用,也是该作品艺术魅力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从中能够看出作者倾注的心血。此外,在慷慨、谦虚和体面的艾莉诺身上也可以看到作者本人的影子.
作者:陈金燕 单位: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