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历史学 >

非公企业党建中坚持群众路线论述

【摘要】文章在分析非公企业党建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时,剖析非公企业党建中坚持群众路线过程中存在的三点缺陷,即相信和依靠群众与教育和引导群众的关系不紧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与组织动员群众的关系不明晰、尊重市场规律和维护职工群众权益的关系不平衡。基于此,本文设计了一个包含“强化观念、引导参与、维护权益和接受监督”在内的四位一体的非公企业党建中坚持群众路线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非公企业党建;坚持;群众路线;思考

【中图分类号】D26【文件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26[2016]01-0078-0410.13553/j.cnki.llygg.2016.01.015

一、非公企业党建中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一)坚持群众路线是用马克思主义党建原则指导非公企业党建实践的立足点

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在无产阶级政党实践中的具体运用。第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是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居民中的多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体现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第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赋予党的建设智慧源泉。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亿万群众的实践活动是认识的源泉和认识发展的动力。党的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把最广大的群众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凝聚力量。基层党组织直接与基层群众打交道,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达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目的。人民群众是基层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实践活动最生动、最深刻,基层党建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从群众的实践和创造中获取实情、总结经验、制定政策,才能推动党组织建设符合实际、提高质效,使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群众路线是非公企业党建有效运行的重要指南和检验标准。第一,职工群众的创造力是非公企业党建的物质基础。非公企业职工群众是非公企业生产经营和创造创新的主要力量,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建立在健康发展的非公企业载体上。第二,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非公企业党建的本质要求。从宏观方面而言,职工群众的普遍拥护和支持是非公企业党建的基础,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否坚实,关系到提高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先进性和影响力。第三,实现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非公企业党建的核心内容。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非公企业党组织是非公企业职工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党组织应当把发展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第四,职工群众满意度是检验非公企业党建质效的重要标准。从群众中来,就非公企业而言是指秉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将分散的职工群众意见和建议转化为党的正确决策和推动发展的智慧力量;到群众中去,就非公企业党建而言是指将党组织的决策转化为职工群众的主流认识和具体实践,通过职工群众的实践得以检验、修正和完善。

(二)坚持群众路线是非公企业党建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的结合点

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2]坚持群众路线是非公企业党建继承传统的重要内容。这是因为:第一,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在非公企业党建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的具体运用,非公企业党建的正确决策和办法,归根结底来源于从事生产经营实践活动的职工群众。第二,群众路线把非公企业党建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从而使非公企业党建不脱离非公企业发展实际、不脱离职工群众这个根本点。坚持群众路线是非公企业党建创新发展的重要体现。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党的历史使命要根据党所面临的时代主题和历史任务的变迁而变迁。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历史使命是发动群众,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和平建设年代,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党的历史使命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以来,在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指引下,非公有制企业迅猛发展,企业数量、注册资本和盈利水平等指标均快速攀升,以非公企业为主体的非公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对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课题,这迫切要求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3]因此,加强非公企业党建成为基层党建发展的新课题,而党建发展坚持群众路线成为提高党建质效的切入点。

(三)坚持群众路线是非公企业党组织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的落脚点

党员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非公企业党员的先进性是巩固党在非公企业执政地位的坚实基础,更是党组织带领职工群众推动非公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保证;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贯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非公企业党组织的纯洁性是非公企业党组织在思想建设、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等方面与党的性质和宗旨保持一致和同步的性质。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纯洁性是先进性的重要体现。非公企业党组织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必须坚持群众路线,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造性地开展职工群众工作,原因在于:第一,这是尊重职工群众主体地位的需要。非公企业党组织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和尊重职工群众的主体地位,因为非公企业党组织能够有效发挥职能作用是职工群众支持和拥护的结果,职工群众对党组织充分信任,就会把期待寄托在党组织上,把才智充分奉献。第二,这是实现职工群众根本权益的关键。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非公企业党组织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是要求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的思想观念和具体行动集中到团结凝聚职工群众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上来。作为党在非公企业的基层组织,非公企业党组织能否充分利用资源、发挥优势,为职工群众谋取更多利益,关键在于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第三,这是衡量职工群众满意度的标准。群众性的工人运动的实践的重要性决不次于理论,而且只有这种实践才能对我们的原则作出真正的检验。[4]职工群众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同、对党组织的行动和作风的支持和认可,事关非公企业党组织功能的有效发挥。因此,职工群众的满意度是非公企业党组织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衡量标准。

二、非公企业党建在坚持群众路线中对三种关系的协调不力

(一)相信和依靠群众与教育和引导群众的关系不紧密

相信和依靠职工群众是非公企业党建取得实效的坚实基础。人民群众的意愿代表着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实践决定着历史变迁的结果。职工群众奋战在基层一线,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是非公企业科学发展的动力;职工群众是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力量源泉,他们的宝贵经验和意见建议是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职能作用的基础。另外,教育和引导职工群众是非公企业党建取得实效的必然选择。相信和依靠群众与教育和引导群众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导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利益关系的复杂性。在市场条件下,利益驱动动机被强化,这种现象在非公企业尤其明显,这影响了对非公企业职工群众的范畴的正确理解。按照是否占有生产资料,非公企业参与者可分为三类:一是占有生产资料的非公企业主;二是不占有生产资料但拥有专业技术或管理经验的中坚队伍;三是不占有生产资料但受雇于非公企业的一线员工。由于非公企业参与者的知识技能和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其思想观念和利益取向呈现出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把握好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与教育和引导群众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非公企业的各类群体都应纳入群众的范畴,都应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相信和依靠的对象,而不应片面地把其中的一部分视为群众。

(二)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与组织动员群众的关系不明晰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只有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只有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吸收职工群众参与管理,虚心接受职工群众的意见建议,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才能够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生产组织形式和利益分配方式的深刻变革,非公企业职工群众的基本结构和利益要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主体的新社会阶层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其政治地位得到认可和提升,然而部分新社会阶层成员的组织化程度低,利益实现难度大,对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在市场规律的支配下,在非公企业中人数居多的职工群体在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等方面被边缘化,在利益分配格局中被弱化,这些群体中以城市下岗失业者和农民工居多。这些因素导致了在非公企业中群众的主体作用逐步弱化,群众对党的基础作用逐步弱化。

(三)尊重市场规律和维护职工群众权益的关系不平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非公企业健康发展,必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由市场配置社会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另外,维护职工群众权益是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基本任务。要密切联系群众,经常了解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的批评和意见,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5]非公企业党组织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职工群众,这是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活力和非公企业党组织工作的生命力所在。马克思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做出这样的定义: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平等的政治权利和公民在其市民生活中作为市民社会的成员所享有的自由权利。[6]具体到非公企业职工群众,他们的权益包括经济权益和政治权利。事实上,职工群众的权益仅仅是非公企业凭借自身所有制性质形成的高效率的经济形态本身的内在要素,因此,职工群众的收入形成非公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受市场经济规律制约,随之而来的是收入差距扩大和贫富分化以及政治参与的失衡。

三、非公企业党建中坚持群众路线的实现路径

(一)强化职工群众观念是非公企业党建的前提

是否具有群众观念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职工群众观念是党对职工群众的态度,对职工群众的感情,它决定着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工作的正确走向。第一,强化职工群众观念是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的需要。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政党的价值观不能靠自我标榜,而要看其政治实践。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也是检验其价值观的根本标准。[7]第二,强化职工群众观念是以人为本、促进非公企业的全面进步和夯实非公企业党建的物质基础的需要。人是生产力各要素中最活跃、最积极、最具决定性的力量。非公企业的发展不仅要靠资金、技术和设备,更要靠职工群众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才能,是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的有效结合。当前,非公企业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力量,对筑牢党执政的物质基础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三,强化职工群众观念是促进职工群众全面发展、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非公企业对职工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确立职工群众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发挥职工群众的聪明才智、保障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能得到职工群众对党的支持拥护,增强党在非公企业的群众基础,凝聚党带领群众推动发展的力量。强化职工群众观念就要做到:尊重职工群众,信任职工群众,维护职工群众,成就职工群众。

(二)引导职工群众参与是非公企业党建的动力

引导职工群众有序参与是非公企业党组织在尊重职工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指引和带领职工群众,使其有序参与经济社会事务,与强制命令、违背意志相反,引导的重点在于间接影响和潜在熏陶。社会民主党的任务就是把认清无产阶级的地位及其任务的这种意识灌输到无产阶级中去。[8]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通过对“灌输”思想和原理的详细阐述和系统论证,回答了灌输的主体、客体、内容、方式等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灌输理论是引导职工群众参与的理论支撑。对非公企业职工群众引导包括思想引导、利益引导和文化引导。就思想引导而言,党组织要引导职工群众把握历史方位和发展实践。通过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向职工群众灌输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完成非公企业的生产经营任务等思想。就利益引导而言,党组织要引导职工群众找到自身利益范围和拓宽利益实现途径。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包括合法权益和民主权利。引导职工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和实现利益诉求是职工群众实现具体利益的重要程序和环节。就文化引导而言,党组织通过建设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把职工群众团结在党组织周围;通过引导职工群众提高文化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推动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凝聚职工群众对党的向心力。

(三)维护职工群众权益是非公企业党建的关键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9]非公企业党组织在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方面应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着眼于畅通和拓宽表达渠道,满足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着眼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构筑基础;着眼于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推动维护职工群众权益规范化。具体而言,要坚持和完善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四个机制,包括:信息公开机制、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信息公开机制要求党组织要做到企业重大事项公开常态化,实现信息对称。诉求表达机制要求党组织建立自上而下听取民意、自下而上反映民生的信息畅通机制。利益协调机制要求党组织做到正确的利益导向、科学的利益调节、合理的利益补偿、有效的利益约束。矛盾调处机制要求党组织在协调过程中坚持原则、换位思考,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力图有效化解矛盾,保障职工群众合法权益。

(四)接受职工群众监督是非公企业党建的保障

非公企业职工群众对党组织的监督是职工群众对于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是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和法制原则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的体现,是基层党建的一种最主要的监督方式。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接受职工群众监督是检验党员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重要标准。衡量非公企业党员的思想境界和政治觉悟高低,要靠职工群众的监督作为规范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两个作用的约束功能和指引非公企业党员提升思想境界和政治觉悟的推动力量;接受职工群众监督是非公企业党员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拓宽职工群众监督的途径,应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畅通参与渠道,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增强监督效果。既要充分利用传统的监督形式,如通过企业公开重大事项让监督内容透明化,通过职工参加职工代表大会让职工参与企业的决策和管理;又要努力创新行之有效的监督方式,如通过建立职工群众监督员制度,吸收一定比例的职工群众参加评议,对职工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党组织督促企业相关部门采取整改措施;通过民主调查方式,掌握职工群众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满意度,切实增强监督实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4.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8.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54.

[4]列宁.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409.

[5]党的十八大文件汇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6]刘振江.马克思的政治解放思想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3).

[7]广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国共产党价值观的深刻体现[N].人民日报,2009-07-09.

[8]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5-326.

[9]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作者:范霞


    更多历史学论文详细信息: 非公企业党建中坚持群众路线论述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lsx/132157.html

    相关专题:婴幼儿营养与保健 战胜自我作文


    上一篇:加强水电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方法
    下一篇:凯特肖班女性主义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