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对高职学生就业有重要的作用,师资队伍建设是就业指导课程质量的重要保障。以广东省10所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作为调查对象,探索其就业指导课师资建设的发展对策,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广东省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657(2016)02-0092-03
高职教育中的就业指导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获取职业,形成良好职业态度、职业道德以及正确的职业观等重要的人才培养功能,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对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重视不够,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投入不足,且就业指导课程教师绝大多数为兼职教师,专业不强,总体教学科研水平不足,严重影响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调集精兵强将,充实就业指导队伍,要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把就业指导课列入必修课或必选课,积极开发就业创业指导教材,促进就业指导指导学科建设,促进就业指导教师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
一、广东省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师资调查结果分析
为深入了解目前广东省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现状,本人针对广东省内10所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授课教师进行网络问卷调查。这10所学校包括其中公办高职院校7家,民办3家,层次覆盖面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问卷调查对象为10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师,每校随机调查5名,共50名。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50份,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100%。调查对象的来源数据显示,50名授课教师中行政人员占46人,专业课教师2人,思政课教师2人,而行政人员中辅导员占36人,就业工作管理部门人员6人,其他行政人员4人,此外,所学校均没有就业指导课程外聘教师。从此数据可以看出,就业指导课程师资来源较广,大部分是行政人员,其中辅导员占的比例很大,而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很少。一方面,学生工作人员、辅导员了解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但同时因为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日常行政实务繁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课程的深入研究,也是制约就业指导课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业指导课程师资情况调查结果如下:教师的年龄结构,30岁以下的占80%,30~40岁占10%,40岁以上的占10%,可见就业指导课程教师普遍年轻化,相对而言,工作经历少,教学经验、科研经验也较少,这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就业指导课程的发展。教师工作经历调查数据显示,95%的教师没有在企业工作过,在企业工作过的只占5%。在与教师的访谈过程中,也了解到很多教师是直接从毕业之后进入高职院校工作,缺少其他类型单位工作经验,这对教师能否掌握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有一定影响。教师的学历结构数据显示,教师的学历本科的占52.5%,硕士研究生占42.5%,大专占2.5%,博士研究生学历比例为2.5%。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大部分学历不高,其中本科学历占一半以上,有少数大专学历,而高学历的很少,这与高职院校专任教师普遍研究生以上学历有一定的差距。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跟教师的来源有密切关系,很多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学历门槛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就业指导课程的长远发展。就业指导课程教师的学历职称情况,初级职称和中级分别占45%,副高以上职称占5%,没有职称的占5%,从数据可以看出,就业指导课程教师的职称普遍较低,缺少高职称教师,反映出就业指导课程科研能力不足。就业指导课程教师获取助理职业指导师的占75%,获得职业指导师的占5%,无高级职业指导师,无职业资格证书的占20%。数据说明就业指导教师大部分拥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但基本都是初级,还有部分教师缺少职业资格证书,双师型教师比例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师资的认证培训应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参加就业指导相关培训的情况如下,参加1~2次的占65%,参加2次以上的占15%,没有参加过培训的占20%。从数据可以看出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参加相关的次数均较少,部分老师还没有参加过相关培训,学校对就业指导课程师资建设的投入太少,也反映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从师资调查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师总体上为行政人员,辅导员占大多数,专职教师参与少,缺少行业、企业人员参与,教师年龄普遍较年轻,学历、职称较低,企业工作经验少,没有形成一定梯队,十分不利于队伍建设。教师参加就业指导课程培训次数少,部分教师没有参加过相关培训,部分教师未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说明高职院校普遍对就业指导课程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对教师培训投入少。
二、广东省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根据对广东省10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授课教师的调查,发现就业指导课程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教师数量不足。由于该门课程是面向所有专业学生开设,学生数量庞大,这给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较大负担,而担任该课教学的师资力量却相对薄弱,因此合班上班的现象普遍存在。二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担任该门课程的教师以辅导员和就业相关工作人员为主,年龄上普遍年轻化,大部分教师缺乏相关企业工作经验,具有高职称的教师较少。从调查结果看,30岁以下的占80%,40名教师中学历本科的占52.5%,硕士研究生占42.5%,大专占2.5%,博士研究生学历比例为2.5%。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大部分学历不高,其中本科学历占一半以上,有少数大专学历,而高学历的很少,这与高职院校专职教师普遍研究生以上学历有一定的差距。三是教师专业性不强。授课教师没有明确专业要求,学科背景较为复杂,有一部分教师并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缺乏就业指导理论知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在调查的50名就业指导课程教师获取助理职业指导师的占75%,获得职业指导师的占5%,无职业资格证书的占20%,无高级职业指导师。数据说明就业指导教师大部分拥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但基本都是初级,还有部分教师缺少职业资格证书,双师型教师比例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师资培训应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参加就业指导相关培训1~2次的占65%,参加2次以上的占15%,没有参加过培训的占20%。从数据可以看出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参加相关的次数均较少,部分老师还没有参加过相关培训,学校对就业指导课程师资建设的投入太少,因此要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应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三、促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就业指导课程师资缺乏一直是制约广东省内高职院校开展系统的就业指导工作的瓶颈。为了保证该课程教学的规范化,有必要建立专门的教研室,建立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要不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的学历、专业、年龄、职称结构等,提高任课教师准入门槛。就业指导课程师资建设要建立起完善的教学团队,结构合理、分工明确。通过集体研讨、专题辅导和相关制度保障等有效途径,不断提升课程建设质量。
(一)确立学科带头人
要想就业指导课程长期发展,必须确立专门的学科带头人。目前各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处于群龙无首状态,无法良好开展教研工作。只有在学科带头人的主持下,教学团队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共同开展教学模式改革,开发课程,才能使团队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大幅度提高,团队发展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对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要做到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就业指导理论的培训与研究;二是开展企业的调研,把握市场的发展方向;三是学术研讨与交流。通过培养学科带头人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掌握了先进的就业指导理论,把握住就业指导专业知识发展的趋势,才能在就业指导学科建设中起到关键作用。
(二)培养稳定的师资团队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应该拥有稳定的教学师资团队并加强培养。教师的来源应该以就业工作管理部门人员以及院系负责就业工作的学工队伍人员为主,在此基础上应尽量多吸收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专业教师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思政课教师加入。优化师资队伍年龄、职称、学历等结构,多吸引高职称、高学历、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加入教学团队。努力优化教师队伍,尤其是作为中坚力量的辅导员。可以通过逐步推行就业指导课程教师资质认证制度,对授课教师的准入严格把关,并定期进行考核,同时加强培训和管理,降低人员的流动率。如有条件,应培养一定数量的就业指导课程专职教师。就业指导课程教师的培养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就业指导理论培训,学校应该多组织教师参加就业指导专业知识培训和相关专业知识的研讨,提高教师对就业指导专业知识的掌握,对于没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应该做到先培训,通过就业指导专业知识考核,获取就业指导教师资质再上岗;二是开展企业的调研,把握市场发展方向,甚至要求教师在利用假期时间到企业兼职锻炼,真正参与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了解用人单位最新用人标准和需求情况;三是教学技能的提高,应组织教师多进行教学技能的交流、比赛,集体备课、说课以及公开课等教学技能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三)聘任校外兼职教师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特点,要求高职院校要具备一定比例的校外兼职教师,聘任企业里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技术经验的人员担任校外兼职教师。高职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同样需要一支稳定的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就业指导课校外兼职教师主要聘请相关行业企业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力资源人员、相关企业用人部门资深人员、社会就业服务机构例如人才资源服务机构、职业生涯咨询机构等专业人员加入教学团队形成“专家库制度”。同时聘请一定数量的本专业优秀毕业生,校友的现身说法可以给在校生带来更多的共鸣。甚至可以引进社会职业咨询机构,并在此基础上组建相对固定的课程“专业导师团”。作为就业指导课的兼职教师,重点承担实践课程环节、顶岗实习指导现场教学、专题讲座等实践教学任务。同时,兼职教师应直接加入专业教学团队,参与和指导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开发、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改革等,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发挥更多作用。
(四)建设双师型的师资
2000年教育部制定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双师型的师资建设是高职教育的特色和要求,对于专业教师要求既是有教学经验的讲师,又是有企业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并拥有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那么,对于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同样除了要求具备讲师素质,也应该拥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鼓励教师考取职业指导师或其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教师成为专业的授课讲师,也是合格的职业指导从业人员,成为真正的双师型高职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马立.基于提高教学效果的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12,(12).
[2]陈德明.论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专业化支撑体系的构建[J].就业调研,2008,(13).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Z].教高[2000]2号.
作者:陈吉生 张汉梅 单位: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相关专题:企业swot分析优势 电商对零售业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