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历史学 >

事业单位绩效考评预算管理论文(共2篇)

第一篇

一、理论和实践基础

当前阶段实行绩效预算已经有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财政部改革推出的公共财政理论,为绩效预算的推行提供了理论基础。在绩效预算的改革实践上,政府集中采购、国库集中收付、收支两条线等关于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已经逐步深入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改革也开始逐级实施,预算的监督力度、透明程度也不断增强提高,预算管理的重点逐步转向重支出管理、重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益。这些理论和实践上的成果,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实行绩效预算的障碍,为在事业单位推行绩效考评和预算管理的结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各地各单位对绩效考评制度的探索、逐步实施,也为下一步的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现阶段推行绩效考评和预算管理相结合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部门的自主决策权小

以绩效考评为导向的改革要求基层部门具有更多的自主决策权利,如财务自主权、人事自主权等。但在行政单位现行的人事制度下,干部人事的任免,主要由上级部门依据行政权力作出,而不是根据绩效考评结果评价相关当事人的责任履行情况;基层部门财务资源的分配,主要是按照部门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进行编制,并且经审核后的预算须严格得到执行,可以变通的空间很小。目前,关于部门预算体制的进一步改革正在推进,但是这与推进绩效考评所达到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二)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低

国有资产管理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投入的国有资产是事业单位履行公共职能所耗费成本的重大组成部分。要实现准确的绩效考评目标,不仅要准确地衡量事业单位公共职能的履行结果,还要准确计量为此所付出的成本。将履行成果和耗费成本联合起来看,才能得到相对准确的绩效考评结果。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普遍存在着账实不清、脱节于预算、使用处置不规范、监督力度弱等问题,结果就是事业单位无法准确计量完成绩效目标实际所耗费的成本,这也影响了预算管理和绩效考评工作的有效结合。

(三)定期报告制度不健全

要在事业单位实行绩效预算,必须保证足够的政府和财政透明度;因为绩效预算作为责任预算,财政的透明程度是实行绩效预算管理的必然性要求;实行绩效预算必然要求社会机构和公众对事业单位的财政信息有高度的了解。目前,我国的政府定期报告制度还很不完善,信息公开的程度和广度都还远远不够,而且信息的公开方式并不能对单位的绩效信息和责任履行情况作出真实和公允的反映。如果社会公众和立法机构无法有效地行使对于事业单位的监督权,那么绩效管理就会变成政府部门内部的内部“自我”评价;由此,以绩效考评为方式的事业单位行政改革就很难起到好的效果。

(四)政府单位会计核算制度

对于事业单位绩效管理而言,执行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会计制度将使预算管理工作的重点由重视财政资源投入转向重视资源投放结果,这也将使政府活动的成本更加准确可靠,,从而更有利于考评事业单位行政行为的绩效。目前来说,我国的行政会计制度仍然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其中最大的缺点就是一定时期的投入和产出并不配比,即会计信息失真;这种结果将导致无法准确地实现以绩效考评为导向的预算管理目标。

三、加强预算管理及绩效考评效果的建议

(一)逐步放开基层单位的行政自主权利

现行的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和财政制度对于事业单位的日常活动都有较严格的规定,这种规定不利于事业单位利用单位特有的资源优势,更好的开展绩效管理导向的工作。我们应考虑在现有的制度和规则下,逐步推进提高各部门的自主权利。首先,在保证实现绩效目标的前提之下,应考虑赋予部门更多地人事自主权和其他自主权利,并落实对于各部门的问责制度;即在更好地实现绩效目标的前提下,赋予基层部门更多地自主决策权。其次,同样的,在资金管理方面,应逐步打破对于单位支出所规定的条条框框,在控制总额的前提下,对具体的使用流向可考虑减少硬性和具体的规定。当然,这种放开一定要建立在严格的部门内部控制和有效的外部监督之上。

(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推进改革政府会计制度

为更好地实施绩效考评工作,当前应探索制定合理的部门资产配置标准,加强资产从购置、分配、使用、处置全过程的管理,建立资产的动态信息系统,从而全面提高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这样更有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实施,也可为绩效考评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在会计制度改革方面,应逐步将政府会计制度报告模式转变为权责发生制,并科学合理地设置政府的定期财务报告模式,并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会计信息的质量,为合理评价事业单位工作绩效,推进部门绩效考评创造有利条件。

(三)建立绩效考评系统,积极推进试点工作

绩效考评系统应建立在对事业单位资产、基础数据的良好收集整理基础之上,并以指标库、项目库等为建设重点,通过连通的网络,实现绩效考评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共享,为预算管理和绩效考评的结合提供现代化的技术支持。在建立绩效考评系统之后,应在有条件的地区和部门全面推行绩效考评的试点工作,以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方法、指标等为重点,解决绩效考评在制度方面、组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对绩效考评的试点工作,以期切实发现实际推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待时机成熟时将绩效考评在各级事业单位全面推广。

作者:刘桂兰 单位:哈尔滨市阿城区教育发展服务中心

第二篇

一、预算编制程序存在漏洞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预算编制程序存在漏洞。主要表现为:首先,很多事业单位的管理者乃至一般员工,都对预算编制不甚重视,对预算编制缺乏科学理念,对预算编制的要求常常是以预算的可完成情况为出发点,失去了预算编制和预算管理的实效。除此之外,还有些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常将编制时点设在当年会计期的期末,不仅编制时间过于紧张,而且预算编制所需的准备工作也相对粗糙,不完备。再者,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中,与预算执行有关的各个职能部门无法真正有效的参与进预算编制活动之中,很多部门多是出于应付的角度对预算进行草草编制,不仅使预算编制的可操作性大大降低,还使预算编制结果失去了准确性和前瞻性。

二、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的控制力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的控制力。虽然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产权机制的改革中在预算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质和对预算侧重点的限制,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中缺乏对经济效益的关注。由此导致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体系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控制力,预算执行难以被保障。使事业单位的整体预算管理成效并不高。目前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缺乏有效控制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控制范围界定较模糊,预算编制内容较粗放,对预算外支出难以真正有效的予以控制;第二,事业单位缺乏对预算管理的有效监督机制。导致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中随意性过大。预算编制与实际执行相脱节;第三,预算细类的划分不明确,费用预算的制定缺乏科学性,有关人员能够对预算项目和预算数额进行改动,为贪污腐败提供了滋生土壤;第四,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缺乏考评机制。考评能够反映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与预算执行的效果。事业单位之所以实施预算管理,是为了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对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而考评机制正是这种导向作用予以实现的途径。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考评机制都尚不完善,难以对单位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有效规范,反而变相成为了一种资源浪费。

三、改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几条对策

(一)实现预算管理全面参与

如今,事业单位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成效不明显,一个首要的原因便是单位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还不足。事业单位的管理者首先应当加强对预算管理的认识和学习,认清预算管理对单位内部管理的正面影响,做好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与单位预算管理,带动全体员工共同参与预算管理。另一方面,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应在单位中宣扬预算管理的积极作用,推动预算管理在单位中的开展,让越来越多的员工自觉地参与到预算管理中来,提高预算管理的参与度,改善预算管理的实施效果。

(二)预算的编制要科学合理

改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还应当从预算编制下手,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和水平。重点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进一步推广“零基预算”编制法。如今,已经有部分事业单位开始采用“零基预算”方法,但实际效果却仍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延长预算的编制时间,给职能部门更加充裕的搜集预算资料的时间,使编制的零基数据更加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第二,预算编制的数据应进一步细化,对单位各项收入费用进行更加针对性的规划。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应加强与其他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及时将预算执行数据与其他部门进行汇报与沟通,同时,以准确无误的原始凭证作为预算编制的基础;第三,事业单位应设立专人负责预算编制。事业单位若要提高预算的编制质量,还要提高预算负责人员的专业化素质。因为预算管理是一项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工作,应由专业能力较强的财务人员来负责。事业单位平时也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培养,提高其业务的专业化水平。

(三)强化预算执行的规范性

强化预算的执行是每一家事业单位都亟需解决的问题。做好预算的实际执行,应当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建立和完善预算执行管理制度。好的管理政策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加以约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预算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以使预算管理者和参与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和考量,使预算行为有章可循;第二,事业单位应确保单位资金使用的合规合理。单位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应对预算的执行过程进行时时跟踪。财务部门在对经费进行审核时要秉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的相关制度要求,严格审核,量入为出。每月月末,财务部门根据实际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并将分析数据及时报送单位领导,使其能够第一时间掌握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对超预算资金进行及早控制。

(四)加强对预算管理的会计监督

在事业单位内部通常是由内部审计部门进行会计监督。所以,加强会计监督应首先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检查力度,要求其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及预算管理的相关制度准则,对单位内部资金的使用全程检查和监督,提高资金的实际使用效率,防止随意挪用资金的行为产生。另外,单位应进一步完善内部监督制度,使会计监督行为更加有据可循。重点针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再者,单位可以聘请有资质的社会审计单位定期对企业财务运营进行外部审计,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审视单位的资金运转情况,及时找出单位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及时查补。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应加强与外部审计的日常沟通,了解最新的审计管理政策,提高自身的审计管理水平,使内审管理更加趋于专业化。

(五)建立完善的预算考评机制

加强单位的预算考评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建立预算执行责任制。预算管理部门对实际预算执行情况要进行及时分析汇总,找出实际数据与预算数据的差异和原因。如果是工作失误或者不到位造成的差异,要将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和相关个人,以明确的奖惩提高预算的激励作用,提升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单位应将预算考评结果与绩效考评相挂钩,预算执行效果良好的部门和个人应给与较高的绩效考评成绩和丰厚的奖金激励,预算执行效果不佳的部门和个人则应给与一定的惩戒和扣除相应的绩效考评奖金,进而以实际的物质刺激提高员工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预算的执行力度,使单位最终受益。

作者:栾笑冰


    更多历史学论文详细信息: 事业单位绩效考评预算管理论文(共2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lsx/119720.html

    相关专题: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 大学生论文格式


    上一篇:儿童图书馆营销策略
    下一篇:包装设计创新研究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