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历史学 >

现代高层建筑外部形体设计探究

摘要: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建筑之于我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今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显著提升,“人多地少”的现状愈发严峻。先进的钢铁技术,人们对工作、生活场所环境越来越高的要求,都促使建筑物向着高层、超高层方向不断发展。近年来,高层建筑,已然在我国新兴城市建筑物中占据了半壁江山。但在这一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从现代建筑外部形体表现形式入手,结合影响设计的主要因素和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关于高层建筑外部形体设计的应用要点,望可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高层建筑;外部形体设计;个体与群体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45X(2015)12-0232-03

作者简介:朱天源(1998-),女,江苏南通人,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学设计

人类从未停止向高处前进的脚步,也未曾停下对未知的探求。这种触摸未知的渴望,最先体现也最完整保留于我们的建筑文化中。从远古的祭坛到明清的宝塔,从希腊的神庙到伊斯兰的教堂———我们写下“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写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怀着崇敬的心情追溯过去时代里曾经高耸入云的建筑物,以及这些建筑物中凝聚着的先民们智慧的结晶。放眼当代,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现代建筑应运而生,高层建筑尤其是摩天楼的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尺,这就对其建筑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高层建筑外部形体表现形式

高层建筑可以有许多呈现形式,包括个体的视觉特征和群体的组合造型,我们对此分别进行讨论。

1.1高层建筑个体形式的表现

高层建筑整体形象可分为底座、主体、顶部三个部分,这三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定位和形式特征,而其有机结合体又共同影响着整个建筑的外部形式与美学体验。

(1)底座的外部形式

底座是一般情况下人眼观察建筑物最先触及的领域,在传统建筑模式中,人们追求建筑物的厚重与稳定,以厚载乾坤。为求底座之于整体的视觉均衡,大量使用厚重的外墙和放大的柱础,让建筑物的底座与主体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即建筑物越高,底座面积越大,比例越敦实。但时至今日,人们对于建筑物的需求再不仅是遮风挡雨的物质层面,而是上升到追求艺术性美学理念的精神层面。底座作为高层建筑与周围景观联系的纽带,开始从深色制材、粗糙质感带来的沉重外形,转向自由灵动丰富多变的艺术形式。它们不再以传统高层封闭冰冷的形象示人,反而退后给予了行人更为广阔的行走空间,以亲切友好的态度与其他景观和谐共处。纽约利华大厦和广州东方宾馆底座设计中都融入了这种理念,使其成为城市的风景线而非视野的终结者。

(2)主体的外部形式

作为建筑的重心,主体部分不仅是普通百姓对一座建筑大体印象的直接来源,也是开发商寻求形式创新的首要切入点[1]。尽管对于建筑尤其其的主体审美在不同时代有属于时代烙印的不同的标准,,但在建筑学史上恒久不变的是对原始几何形体的钟爱,每一座建筑都能从最简单的几何体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哲学上讲,简单才是最复杂的单一,这种理论直到今天依旧有其指导意义。通过将林林总总的功能要求结合统一于最为简单的几何形状,高层建筑可以在钢筋水泥混合成的城市丛林中跳脱出来,带给人清新愉悦的视觉享受。比如图3所示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其主体为长方体,上部推拔形成变截面体,顶部则挖出一个圆形形成月洞门,与东方明珠顶端的球体遥相呼应,相得益彰。此外,高层建筑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其在建筑韵律方面的可操作性较大,例如图4所示的广州电视塔,由两个分别在基础平面和450米高空的椭圆彼此扭转,并于腰部收紧,以渐变式网格结构填充,呈现“盈盈一握”的纤细感却不失现代建筑的力量,在带给人美学浸润的同时,充分显示了建筑的艺术内涵。

(3)顶端外部设计

顶层是高层建筑竖向构图的结束,常常给人以高耸入云、直指天空、与广阔的宇宙相呼应的感觉。且从城市整体布局来看,高层建筑顶层所带来的视觉影响往往更大,它决定了从高空俯瞰时一个城市给人的整体感受。除此之外,顶层还承担了许多及其现代的功能需求,比如旋转餐厅、“空中花园”等等,要求建筑本身能够兼顾功能与造型。就目前高层建筑设计而言,包括顶体一体和顶部变化两种形式。其中,顶体一体是将顶层作为主体的延伸追求简洁利落的美,甚至于某些情况下与主体完全合一,如西格拉姆大厦;顶部变化则以功能和美感的高度统一为目标,以与底部的呼应赋予建筑本身丰富的层次,如纽约电报电话大厦、广州中信大厦等等。

1.2高层建筑群体形式的表现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高层建筑也不再是简单的一座“鹤立鸡群”,给人异于其世的孤独与突兀感,而是向着建筑群体化的方向日趋发展。这就要求高层建筑群体的设计既要有整体观念,统筹各个建筑物以达和谐之境,又要保证每个建筑物拥有自己的精彩,不失去其本身的固有属性。在异与同之前求得双重的平衡。实际运用中的建筑群大多采用近似外部形体、比例、材料、建筑手法、色彩等,以期实现大厦间的和谐统一。但这种彼此相似的大厦组合时很容易出现各自为政的突兀现象,犯缺少关联的通病。这时平面布局设计的引入可以成为一条无形的纽带,通过对称、环绕、主从设计等手段,顺应地形地势,化解尴尬局面,实现全局的整合目的。此外,还应注意退一步欣赏建筑的外轮廓线,从足够远的地方着眼。注重大范围的变化而非细节,要求整体轮廓线条的简洁有力,同时能与周围的建筑环境、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最大限度地和谐统一在一起,强调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带来的不同感受,比如泼莱斯大楼会随着阳光和人的运动改变产生不同变化,随时随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2高层建筑外部形体设计的影响因素

高层尺度高、体量大,其设计出现问题频率较高,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更为广泛。具体从以下方面阐述:

(1)环境因素

环境对于建筑的影响是一直以来都是极为重要的。现代有机建筑理论中提到,建筑应与环境相融合,成为环境的一部分,如同植物从土地中生长出来一般。对于本身就高大显眼的高层建筑,依据地形地势让它与周围景色相融合就显得更为重要。我国现有的高层建筑群代表设计大都可圈可点,但仍有不尽人意之处,有时顾及了自然环境的交融就忽视了社会环境的可行度,例如交通疏散关系、地面停车情况,还有新老建筑过于鲜明的对比现象,这些都体现出我们的城市设计在综合环境统一这条路上还有很长一段需要前行。

(2)技术因素

科技进步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社会面貌,而且其进步速度也呈现出越来越快的趋势。就举最简单也最普遍的例子,十年前我不会想到如今孩子的童年是智能电子产品满天飞的现象。在这样一个略显浮躁的时代,建筑作为一门住持稳重的表现形式,更应当思索怎样利用好科技的进步,让天性“慢”的建筑良好地融入人民的现代生活。

(3)地域文化因素

任何建筑都处于环境中,也同样不可避免地处于文化包裹下,。每一座建筑都承载了一段历史,保存着某一群人的群体记忆。高层建筑作为一个城市的地标,它蕴含的文化思想折射出中华文化的瑰丽与雄奇。正如人们耳熟能详的传统复古京派、兼容并蓄海派和自由明朗的岭南派,高层建筑的设计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更要传承文化特征,避免千城一面的模仿现象。

3关于高层建筑外部形体设计的可行性建议

3.1贯彻环保理念设计

断然不能以环境为代价求得经济发展。在新型节能环保理念贯彻落实的今天,生态建筑悄然蔓延开来[2]。生态高层建筑以生态材料为基础、生态技术为支撑,巧妙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建筑的顶端绿化和屋顶花园的建设也能体现出人本思想。

3.2强调平面协调统一

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应先从宏观分析上入手,力求建筑融入环境而不是如一把利剑割裂原有空间的联系,而后结合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处理细节问题。在此过程中,最好能做到建筑群平面布局与当地自然气候相适应,若能调节改善城市气候更佳。

3.3融入文化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文化观念越来越包容开放,但不得不提的是,涌入的大量西方文化理念强烈冲击了我国原有建筑文化,模仿和雷同之风盛行,特别是对商品经济的扭曲理解,使得原本拥有自身特色的高层建筑失去了设计学本应传承的文化精神[3]。我们更应当着重注意建筑的精神内涵与文化传统,将地方自然风土人情特色融入其中,打造“中国味道”的高层建筑流派,形成不仅仅代表了城市,也代表了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地标。

4结束语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设计是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作为精神的存在,以一定的理念为指导原理的精神、价值创造的一种形式[4]。”它在文化的参与和制约下展开和完成,并体现出当时文化的风貌,反映出不尽相同的价值和审美观念。随着建筑学的发展,现代高层建筑的外部形体设计如何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充分体现出现代文化的特征,并让其在文化传承中发挥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参考文献:

[1]奥托卡.浅谈高层建筑外部的尺度设计[J].山西建筑.2011(23).

[2]石梅.建筑的生态语言———以诺曼·福斯特的作品为例[J].四川建筑.2013(05).

[3]张峥嵘.西津渡过街石塔的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J].南通职业大学报,2011(2):16-19.

[4]张夫也,孙建君.传统工艺之旅[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

作者:朱天源 单位:江苏省南通中学


    更多历史学论文详细信息: 现代高层建筑外部形体设计探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lsx/117777.html

    相关专题:供应链成本分析 化学计量


    上一篇:农村社会组织文化建设论文
    下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