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前期准备,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保障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安全,提高实践活动的效能,促进实践活动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01(2016)01-0076-01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2015年,针对五年制、三年制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抽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缺乏深度、活动形式单一,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其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以及有效的管理和指导。最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风险日益增加,部分行业风险日趋突出。一方面是进入技术行业生产一线的学生在劳动保障方面的风险;另一方面是其它一些行业,利用高薪将学生引入歧途的风险。为保障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的安全和效果,要做到“三清四到位”。“三清”指实践活动的规划、内容、目标要清晰;对参加社会实践学生的人数、工作区域、岗位要清楚;对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掌握要清楚。“四到位”指安全教育到位,做好风险防范;制度健全、管理到位;监管、检查到位,特别是外出兼职的学生管理;风险评估、风险提示、风险管理到位。
二、建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动态监控体系
(一)建立管理平台
准确掌握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人数,了解在校内外勤工俭学的人数;掌握学生在外参加勤工俭学的行业、工作时间、收入,以及曾经出现的劳资、人身安全、社会关系等方面的问题;掌握学生在外参加勤工俭学中曾经出现的问题。比如劳资方面、人身安全、社会关系等各方面的情况;掌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以及收获和感想;征集学生对学校管理外出勤工俭学人员的建议。针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有效管理办法和制度。对学生在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建立有效的管理控制机制和办法,预防和控制各种安全问题,维护学生的基本权益。
(二)认真规划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的事前计划
第一,建立机构。建立专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部门,以学院党委为主管,学生处为具体管理部门,学生社团为行动部门,保卫处为安全责任部门,齐抓共管。第二,健全制度。健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相关管理制度,例如:社会实践管理办法、社会实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安全责任保险制度等。第三,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要指定工作能力较强和思想素质良好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并将工作情况纳入教师考评体系,以此鼓励支持更多的教师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第四,设计科学合理的实践方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出灵活多样的实践方案,包括专业技能、社会活动内容、活动开展形式、活动的安全措施等相关的环节。
(三)做实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的事中控制
首先,严格管理与督导。严格管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行为,是保证实践安全顺利进行的前提,而检查与指导是保证学生实践目标实现的基础。通过实行分组管理、确定小组负责人、每周报告、定期检查等制度,确保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信息的畅通。其次,加强危机处置与信息反馈。学生在实践中,会产生生活、人际、心理等多方面的不适。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能帮助学生渡过困难期,并及时有效地处置重大事件,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的总结与经验推广
要将学生社会实践的成果和经验及时推广和转化为正面的影响力,要让学生从正面去接受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实现社会实践活动由上至下的自觉性,使学校的意愿和学生的需求最终落在一个共鸣点上。
三、创新实践模式、提高活动效能
(一)校企联合开展的社会实践模式
校企合作开展的社会实践模式,是目前针对高职学生而设置的一种实践模式,主要是以提高岗位实践能力,提高以学生动手能力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模式,实践活动以培养、提高大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以学校行为为主,重点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劳动保障、纪律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二)以扶贫帮困为目的的勤工助学模式
以扶贫帮困为目的勤工助学,是社会实践开展中的一种重要模式,目前在高职生中,许多学生来自农村和边远山区、教育不发达地区,其中贫困生比例逐年上升,为了帮助贫困家庭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开展勤工助学。其重点要在勤工助学的行业、工作时间和内容上进行严格的管理,避免学生进入娱乐场所受到性伤害和其它不良风气的侵蚀。
(三)以择业就业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模式
以择业就业为目的的社会实践开展模式,主要在于激励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综合能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自我成长和自我管理,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参与是平台建设的基础。重在规划,实在管理,细在深入,才能把职业学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做好做实。
参考文献:
[1]杨涛.体育经济与体育管理系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以西安体育学院为例[J].卷宗,2012(7):32-33.
作者:李梦 安若愚 单位: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工艺美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