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对音乐的情感认知差异
0~1岁,对声音做出各种无意识自然反应;1~2岁,自发地、本能地“创作”并唱歌;2~3岁,开始能把听到的歌曲片段模仿唱出;3~4岁,能感知旋律轮廓。4~5岁,能辩识音高、音区,能重复简单的节奏;5~6岁,能理解和分辨响声与柔和之声;6~7岁,在歌唱的音高方面已较为准确。明白有调性的音乐比不成调的音相堆砌要好听;7~8岁,能鉴赏协和与不协和之和音的能力;8~9岁,在歌唱及演奏乐器时,节奏感觉较过去好。儿童在每一个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音乐能力的发展是惊人的,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音乐能力也不断提高。一个3岁的孩子已经具有唱歌、运用身体动作来配合音乐节奏的能力,同时,他们对演奏乐器具有极其浓厚的兴趣;4~5岁的孩子对听故事、编故事、诗歌朗诵等语言艺术显示了极大的热爱,这就为音乐教学提供了借助语言的直观性、明确性等特征去理解、解释、表达音乐的机会;4~6岁的孩子音乐表达能力日益增长,并已经具备最基本的节奏概念和理解音色的能力。(3~6岁)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换句话说,此时的认识活动更多地来自于感觉、知觉、表象,概括的能力还是差的,这个阶段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钢琴课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半个小时左右。6~11、12岁这一时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学生开始进入学校正规的系统的学习,学生的心理水平不断的变化,学生会合理地组织知觉和观察能力。[2]
二、情感启发对儿童钢琴教学的作用
钢琴教学是表现情感的教学,必须注意情感的培养。而作为钢琴教师,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理解作品的情感,应紧紧把握住一个“情”字,调动一切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感情,引导学生“入情”,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这样才能更仔细、更全面地完成作品的内在意境。以下通过三方面来分析:
1.能够提高儿童对音乐的理解力
钢琴教学中的情感启发能丰富儿童的想象力和理解力。我们一定听说过,某钢琴家弹出的音色是丰富多彩的。丰富多彩就不是一样两样,音乐需要的是好的声音。例如,初学者都弹奏过的《娇嫩的花》和《骑士》所要求的声音性质是不同的,但都是好的声音[3]。钢琴教学中,运用情感的信息功能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部各种信息的基本内涵,这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教师在进行钢琴作品处理教学时,运用恰当的情感启发、言语表情、体态以及富于表情的范奏,能使讲课格外生动形象,从而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使学生较快地体会到音乐的意境、触键的要求,更好地领会作品的艺术内涵,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艺术风格。其次,教师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运用恰当的情感启发能更好地传神入微,让学生领会教师教学意图。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称赞、一个会意的微笑,都会渗入学生心头,使学生准确把握学习的方向,同时激发起巨大的精神力量。钢琴教学中情感的启发又可直接提高音色的可听性。钢琴情感教育贯穿在提高想象力、记忆力、增强抽象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对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能够加强演奏音乐的感染力
钢琴教学中情感的启发能够提高钢琴演奏的音色,而更重要的就是能够真的使学生在学琴的过程中陶冶自己,感悟人生,加强对音乐的理解。情感启发运用在钢琴教学中,能有效强化学生直接指向教学目标的钢琴学习行为。钢琴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按规定程序接受规定内容,进行规定的演奏技能操作。因而强制性的各种“规定”必然产生消极影响。通常学生是用意志来调节,然而实践证明是不够的。只有发挥钢琴教学中情感启发的动力功能,才能切实提高钢琴的学习效果,还将提高学生的潜在音乐素质和演奏能力的发挥。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和发挥,这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能够培养良好的感受力
音乐是以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如教师示范、观摩音乐会、听音响资料等方式,通过音乐拨动学生的心弦,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得到美的享受,丰富自身情感体验。通过各种音响和“通感”作用引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融于音乐作品中,直接强化学生的钢琴学习行为,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4]儿童钢琴教学不仅是一个技术训练的过程,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多方面相关的知识,还可以拓展孩子的知识面,而情感启发正是这当中最重要的一方面。情感启发在钢琴教学中,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的感受思维和行动的有机结合,使人在兴趣和关心的驱策下组织智力加工活动,对教学对象、学习对象投入自己的主观情感,以神入、体验、主客融合、人我共感的情感状态把握客体。钢琴情感启发教育对于培养儿童的想象、感受能力及性格等因素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5]9儿童最容易接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和富有情趣的事物。为了开启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大门,钢琴教学中应采取启发、诱导、激励的方法培养和加深儿童对音乐的理解感受能力。
三、在儿童钢琴教学中情感启发的方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情感教育是个人获得成功的核心因素”。要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性格,应选择适合儿童的方式进行启发、引导的教育,提高他们学习钢琴的兴趣。那么,如何进行儿童情感的启发,应从四方面入手:
1.比喻法
用某些有相同点的事物来比较说明某一事物,以表达得更生动鲜明。例如:有的儿童弹出的声音不均匀,那我们可以问他,你们家的钟表是怎么走的,学生会说:嘀嗒嘀嗒的声音。那教师在模仿一下忽快忽慢的嘀嗒声,在问学生有什么毛病,从而来启发儿童对声音不均匀的理解,这样会使他更深刻的理解。还有,五线谱就像“火车”一样,分成一小节一小节的,中间的线叫小节线,最后结束那一条粗一条细的叫终止线,每一小节的长度加起来都一样,但是每列“火车”车厢里的小音符可不一样呀,规定都写在“火车头”上。看看前面的数字,下面的数字表示一个几分音符唱一拍,上面的音符表示每小节可以唱几拍。这两个数字加中间的横线我们就叫它拍号。
2.故事法
教师可以把抽象的不容易理解的作品编成虚拟的故事情节。例如:钢琴基础教程﹝1﹞中《可爱的鸭子》片段。我们可以将乐曲描述成一个故事。有一只可爱的小鸭子,嘎嘎嘎嘎地边走边唱着歌曲,摇摇摆摆地来到河边,它想到河水里去洗个澡,还想和其他的小动物们一起快乐地玩耍,让儿童自由地想象其中的情景。
3.举例法
生活中儿童念儿歌节奏感不是很强,如要提醒儿童弹奏时注意呼吸时,可与说话、歌唱进行比较,让儿童体会弹奏的呼吸就像说话、唱歌一样需要呼吸、换气。如想要弹出好听的声音时,可将不同的声音进行比较,又干又硬的声音是生气时候的声音,又软又弱的声音是生病时候的声音,最自然的声音才是最好、最健康、最愉快的声音。教师在运用以上这些方法进行教学时,所打的比喻,讲的故事,举的例子都要贴近儿童的生活,这样才能更好地去体会内在的情感。
4.模仿法
钢琴是一门演奏艺术,教师可以通过范奏讲解作品,把儿童带入作品的情景中来,为了引起他们的兴趣,往往采用记忆与模仿弹奏的方法,语言提示要简明、生动。儿童通过从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变化中得到学习钢琴的乐趣,提高学习技能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弹奏不同风格的乐曲时,教师的表情或激越、或柔和、或凝重、或愉快,时而像庐山瀑布,时而像谆谆教诲,时而像娓娓谈话,手指随着旋律动,情感伴着歌声飞,使学生置身于这样的氛围当中,以激发学生冲动模仿的欲望。在这种情感的互动中,学生会受益无穷。儿童通过模仿、体会慢慢地投入到作品当中去更细致地理解作品。总之,儿童钢琴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既要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又要遵循教育规律,还要考虑到钢琴艺术的独特性。情感启发是钢琴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它能使人乐观主动、自如愉快、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与训练。儿童钢琴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可有效锻炼孩子,培养他们从小具备优秀的品质和人格、丰富的想象力,为将来获得成功、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吴琼 朱珍珏 单位:通化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