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田管理也非常重要,推荐采用控制水温、控制水流量、控制徒长、控制播量,还有防止青、立枯病的“四控一防”的技术策略,保障苗好、苗壮、苗齐,实现节水培育壮苗的标准。这里提出耐旱壮秧的标准是:叶龄为4.5-5.5d,秧龄为45-55d,叶子的颜色绿中带有一些黄,叶片保持肥厚但是不能下垂,叶与叶之间的距离要保持合适;秧苗挺拔,有弹力,无病,带蘖1到2个/株;地下部根系粗壮健康,白根居多。耐旱壮秧与一般的壮秧比较,耐旱壮秧为了提升抗旱能力,通常束缚水与自由水的比值都较小,重高比、干鲜重比、硅氮比等比值会相对较大。
1全旱整地免耕
整地方式推荐采用全旱作业,即是旱打埂、旱整地、旱耙地等等,这种方式可以有效节约用水,目前水田免翻耕机械压耙法得到广泛的推广。全旱整地采用的优势是:能最大限度保持土壤结构的疏松,不仅可以旱栽,也能实现过水插秧,能保障秧苗栽插以后不断沉陷,有助于分蘖与发棵;促使土壤通气性良好,水层消退以后地表不会出现裂缝,再实施复灌时,能让土壤恢复之前的松软状态,从而打造了一种旱改水的土壤结构,这样可有对整地与泡田用水进行有效的节省。假如采用了用水整地,减少水整地的环节或时间,也可以实现节约用水,虽然不是很明显,但是节水始终是长期坚持的。
2合理移植,节水插秧
不仅要实现节约用水,又要保障增效、增产,因此在旱整地的基础上,推荐采用“一边放水,一边拉板,水平之后开始插秧”的“三边一条龙”的作业方式进行抛秧和插秧。旱整地过水插秧的优势在于可以让水稻缓苗的速度加快,保障生育期良好,促进根系生长发达,最大限度实现抗旱、抗病、抗倒,后期不出现早衰的情况,保障活杆成熟。基于水稻的生物学特性,分蘖能力较强的品种应该推荐采用稀植,反之则采用合理的密植;基于土壤肥力的状况,肥地宜稀,反之应密。以北方水稻栽培区为例,插秧的规格应该控制在30cmx16cm或者30cmx20cm,1.1万到1.3万穴/667m2比较合理。
3保持合理科学施肥
为了实现节水栽培,应该根据水稻需要的肥量、肥的规律以及特点,坚持“合理科学施肥,平稳促进,全层深施,灵活使用”的发展观念,对磷肥、氮肥进行适当的控制,逐步增加钙、钾、锌以及相关微量元素的施入。水稻有个特点,属于需硅量较大的农作物。根据相关统计,最近几年发生了大面积水稻由于缺硅而出现稻瘟病、秋后早衰等情况,这是阻碍取得高产的主要因素。水稻节水栽培技术推荐使用硅复合肥,可以有效提升水稻抗逆性,减少早衰,提升抗病虫灾害,抗旱等能力。施硅的水稻表皮叶片细胞硅质化,降低水分蒸发,逐渐使水稻的抗旱性增强。除了实施全层深施以外,水稻追肥可以根据节水灌溉的特征,积极采用“以水代肥”的施肥方式,不仅能帮助水稻根系更好的吸收肥料,而且还能降低化肥的挥发量与流失量,最大限度的保障了花费的使用率,可以使其水稻增产5%-10%。以吉林地区为例,推荐采用长效复混肥一次性基施,后期不再使用追肥,提升肥料使用率,实现省工省力的目标,实现了有效控制生产成本的目标。
4节水灌溉
水稻节水栽培技术的主要措施还是节水灌溉。基于水稻三叶前的苗期与有效分蘖终止期两个抗旱最强时期,以及幼穗分化期与减数分裂期两个水分敏感期的生理特征,推广浅、湿、干节水灌溉技术,具体措施是:一是,针对三叶前育苗时期,没有出现缺水情况时,可以不浇水或者少浇水;三叶前期后就要注重浇水时间,需要注意旱育标准,浇水量要合理,不能过多,也不能多少,合适为准。二是,插秧之前苗床需要浇一次透水。三是,从插秧开始到缓苗期,水稻是需要水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根的植伤与蒸腾量都比较大,因此要保持适当的深水层,有助于实现缓苗返青。四是,分蘖前期需要保持浅水层,一旦缺水将会影响到分蘖的早生快发,不利于产量。五是,幼穗分化前期推荐采用浅湿灌溉,隔5-7d灌溉一次。灌水要与追肥、实除草剂有机结合起来,能有效节约作业用水。尤其要注意天气情况,例如:一次降雨若达到20mm以上的话,就可以减少一次灌溉。雨季降水时,可以不灌水或者少灌水。总之,水稻节水贼陪技术的有效实施,能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标的,并且能促进增效、增产,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节水栽培技术通过采取浅、湿、干综合交替灌溉,与传统的灌水方式相对比更具优势,可以有效改善土壤中的水、肥、气等因素之间的状况,为水稻高产、高效构建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