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业理想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社会各行各业间的利益差距逐渐加大,不同的职业岗位确实存在社会声誉、劳动条件、发展机会上的种种差异,在经济报酬、福利待遇上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剪刀差”,同某些热门行业相比,教师的工资还是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下的水平。此外,我国大部分高校教师的工作条件、科研条件(设备、经费等)等同其他行业或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泛滥的功利主义和权力寻租冲击了高校教师的基本价值观念,少数高校教师不能正确处理“义”和“利”的关系,他们开始动摇自己的职业理想,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定位,价值取向多元化,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道德准则淡漠了,不再安心于教书育人、诲人不倦的“三尺讲台”。一些高校教师利用官员看中博士、硕士头衔对自己升官进爵的好处,为他们提供便利,同时也为自己拉项目、出书拉赞助创造便捷途径,为评职称创造条件,又可参加评奖,有了奖项,便可做博士生导师、拿政府津贴,甚至成为“有贡献的专家”。所以,“学而优则仕”或者“学而优则商”,谁还乐于在高校校园中潜心研究,做清贫的学者呢?[4]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高校教师对待职业的态度与行为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定位及在职场上的表现。高校教师首先要认清自己从事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和伟大使命,要志存高远,摆正“义”与“利”的关系,抵制各种诱惑,用自己的真才实学为社会做出贡献。
二、情感因素
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脑科学已经证实了情感与知识、能力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良好的情感是促进知识向智力转化的动力,情感发展对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卡克赫夫(1982)在对涉及1000名教师和3万名学生的28项研究的总结中指出,“具有高水准情感——人际关系技能的教师更能有效地为学生讲授大量认知技能,包括传统成绩测量中的技能。”阿斯巴和罗巴克(1982)总结为:“教师的人际关系水平与学生的成绩、出勤率、自我认知、对学校的态度和在校行为有直接关系。”[5]孔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情感的因素不能缺位。在情感所营造的和谐融洽的环境里,更容易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化解师生间的矛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升华教师与学生的精神世界,人际关系得以优化和净化。
三、认知因素
高校教师如果自身业务不精,治学不严,就会导致所传授的知识缺乏真理性,不仅会误人子弟,甚至误国误民。古人云:“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不能解,则非师也。”高校教师不能满足于“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的知识储备,固步自封,停滞不前。“业精于勤”,高校教师要有学而不厌,精益求精的不断进取精神,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学科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基础知识、专业学科必须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还应该了解这些知识之间的边缘学科和中间学科知识,不断探索教育规律,培养学生由适应性学习转为创新性学习,努力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成为教书育人和从事教学研究与科学技术研究的复合型人才。唐代思想家韩愈在《师说》中也提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教育好学生,并鼓励学生超越自己,这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是教师认知层次的提升,是高校教师目光远大、胸怀广阔的表现,也是人类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保障。在知识飞速发展的社会,教师在某些领域存在知识的盲点是很正常的事情,教师应虚心向自己的学生学习,以彼之长补己之短。
四、自律因素
高校教师这一特殊职业,教师的个人言论、品行、形象等,无论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都是学生谈论的话题,模仿的榜样,是一个引人关注的职业,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舍已为人”、“诚实守信”,自己却“满身铜臭”、“自私自利”、“言行不一”,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道德教育的效果适得其反。律人先要正己,教师必须十分注重自己的道德内化和行为外化,加强自律意识,要具备“慎独”这样的高层次道德水平,自觉筑起坚强的道德防线。《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高校教师在日常工作与教学中的指导规范与行为准则,高校教师要认真解读,从内心真正认清教育这一职业的崇高使命,自觉自愿的将《规范》中的内容牢记于心,并内化为自己内心的坚守,指导自律,并以在工作中的实际表现外化出来,才会达到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五、高校评价体系因素
对大多数高校教师来说,承担着教学与科研的双重任务,由于教学效果与质量短时间内很难显现,大多数高校在职称评定、年度考核时往往以科研成果、任务量作为评定依据,而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一般是规定每年平均课时不少于多少课时,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不怎么注重,忽视了教学成就。对于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出版专著和课题研究等,各高校都有相应的奖励机制,对于未完成科研任务的教师采取扣罚奖金等惩罚措施,同时在教学活动上的奖励制度十分贫乏,像被评为优秀教师、教学名师等,其奖励程度与科研相比相去甚远。[6]高校评价体系的偏差,使绝大多数教师更看重科研所带来的实惠与利益,丧失教学的动力、热情与育人责任,挤压教学必要劳动时间,精力和时间向科研倾斜。教师与生俱来的定义就是教书育人的老师,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应该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科研来寻求解决的科学方法并服务于教学,二者应该是相互促进的,这样的科研成果才具有价值。所以高校应该从根本上扭转重科研轻教学的势头,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与科研等值的激励机制,使教师的关注点回归到课堂上,点燃教师教书育人的激情。
作者:李晓蕾 单位: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