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研经费管理缺乏规范性
目前,高校科研课题日益增多,科研经费来源渠道也有所增加。有部分高校教师认为:靠自身能力争取到的科研经费,可以任意支配,而不用受到学校财务规章制度的约束。也有不少学校为了减少财务负担,便鼓励教师自身去争取科研经费,从而适当放宽了对科研经费的限制,导致学校出现了大量科研资金流失的现象。
二、高校财务风险具体防范措施
(一)强化预算管理环节,提高管理水平。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过程,预算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高校的日常经济活动要以此为基础,该项管理工作的效果,会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状况产生直接性影响。所以,为了促使高校财务预算方案能够顺利执行,相关人员必须在校园内部,加大对预算管理知识的宣传力度,尤其要针对校领导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让他们认识到遵守法律法规,保护国家财产安全的重要性,形成合法、合理的理财观念。此外,要明确高校预算管理的基本概念,并通过编制预算管理方案,统一管理学校财务工作;打破传统管理模式,推出具有创新性的预算执行方案,并在具体活动过程严格执行,顾全大局。
(二)加强办学经费筹措与管理,降低财务风险。加强办学经费筹措,注重与其他改革措施相匹配,同时推行“开源”与“节流”方案,达到增收与节支的双重效果;建立起健全的激励机制,有效调动各方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努力拓宽筹集经费的渠道;对收入结构加以完善化改革,增强凑集经费的能力;推行节能降耗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对经费使用状况的管理力度,降低高校的财务风险,推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明确贷款规模。高校在贷款之前,应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明确具体贷款金额以及贷款用途,将学校的发展规模作为贷款参照,将贷款规模控制在学校的可承受范围内,否则将导致学校陷入财务风险中。因此,高校应该基于贷款风险评价模型,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方案,达到增强高校风险抵御能力的效果。高等学校贷款在贷款之前,需要确保自身在未来一定期间内,具备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四)建立资金使用效益考核制度。高校要想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就需要鼓励学校全体员工都形成节约意识。同时,采取措施完善资金使用机制,奖惩分明。首先,明确全校各学院的资金使用实际效益与预算结果之间存在的差距,针对各项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展开分析评价;其次,通过收集整理各学院预算资金的执行情况、资金的具体使用效益进行评估,并形成书面报告;再者,根据各专业每个学期的教学检查资料、实验课开设以及完成情况、设备仪器购买与利用情况、各部门具体落实工作任务的情况等,用以确保预算资金能够实现专款专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并将资金利用状况作为考核指标。
(五)建立高等院校的偿债准备金制度。在使用信贷资金的过程,要支付一定的付息,当所支付的利息金额不大时,可将其在当年的经费支出中体现出来。但倘若要求一次偿还本金,则会引发财务困难现象。对此,高校需要采取措施对偿债准备金制度加以完善。在现行的高校会计制度中明确指出:高校的固定资产不得计提折旧,其损耗也得不到相应的补偿。这就直接削弱了高校偿还贷款的能力。为了增强高校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就需要根据高校的实际发展状况建立起偿债准备金制度。高校可按照贷款规模和偿还期限,提取2%~3%比例的偿债准备金,用以防范财务风险。
三、总结
现阶段,有不少高校都面临着财务风险,这对学校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对此,作为高校管理者,应当局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加强对财务风险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对于高校而言,不仅仅要重视扩大招生规模的问题,同时也要对财务风险规避问题加以考虑,推动高校的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杨烁 单位:绥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