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撒骨灰’一处,有一个情感的高潮,但它在全文中只占很小的分量。这篇通讯更多地是在确立了继承小平同志遗志的信念这一基础上,概括小平同志的一生。”方明的语言表达并不仅仅追求声音形式的美感,更重要的是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这篇作品因此获得了全国第一届播音与主持作品奖(政府奖)一等奖。
一、播音主持艺术批评
作为艺术的标准,从大的方面主要有两项:一个是思想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思想标准主要指作品的内容,艺术标准主要指表现形式。播音主持艺术的思想标准,实际就是指创作者本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语言作品中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反映。如对文字内容或节目宗旨的深刻理解、清晰的表达;对受众思想能否产生正确的引导力量;语言表达的分寸是否得当等。在播音语言的运用上,由于理解的不同,可能会有多种表达方式,它具有明显的倾向性,有时还会产生完全相反的传播效果。如在陈述反面意见时,我们常会运用一种“故作反语”的表达方法;在转述一种并不十分鲜明的观点时,我们会把它的实质性问题强调得很清楚;一个平淡无奇的情节,却可以表现得跌宕起伏这样的表达往往基于播音创作者个人的理解和评鉴能力,当然由此产生的传达效果各不相同。我们在评鉴播音语言艺术作品时,在很多情况下不仅仅存在理解上的问题,而是表达技巧或者说是表现能力上的不足,一些很好的思想内容会成为“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去”,这样的艺术效果显然就暴露出创作者表现手段的贫乏,需要努力加以锤炼和提髙。播音艺术十分强调创作者的语言基本功训练、语言能力。播音教学中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吐字归音、练气发声的方法,提倡正确处理好“情、声、气”的关系。基本功是否扎实,在播音创作中反映得十分明显,它直接影响创作者能否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表现节目的内容。近些年,出现了一些观众十分喜爱的节目主持人形式。主持人亲切、自如的话语,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亲切自如并不是放任随意。实践证明,语言形象是需要塑造的,如同“包装”一样,如果仅追求一种随意、浅白的语言形式,就会失去语言的魅力,也谈不上审美艺术效果。
二、欣赏、批评与创作的关系
播音创作是欣赏和批评的基础,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都以具体的播音主持艺术作品为对象,这是批评和欣赏的共同点。但是,欣赏偏重于感性活动,批评着重于理性分析,这是两者之间的区别。同时它们之间又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欣赏水平提高了,批评的质量才能提髙,反之,对作品的分析越深入,对作品鉴赏也就越全面。目前,我们的欣赏和批评大多局限在专家评奖的过程中,这远远不够。一方面,我们需要更多听取听众的意见,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专家的积极评论。当前对广播电视中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现象存在的分歧较多,特别对“播音腔”“主持调”的认识各有褒贬。“腔调”本来指词曲的声律,今天我们又把它理解成语调,它是指语言中的一种主要表达手段,其原本是中性的概念,但从某种“专家圈”的争论,却把各自的语言观点带进了褒贬的涵义,一种认识觉得传统播音可以“涵盖”主持人,另一种认识却需要“走出魔圈”去追寻“另类”的语言范式。在语言上,形成了播音员和主持人完全对立的业务观点。这个问题原本并不复杂,可以通过正常的讨论和争鸣取得一致认识,没有必要搞出两套标准、两类研究方向,这种状况很不利于艺术创作的发展,也容易误导主持人的语言创作和方向,影响听众对语言艺术的正确评价。总之,艺术批评、艺术欣赏、艺术创作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彼此依存的关系。艺术创作的直接目的是为受众提供欣赏对象,欣赏的需要推动着创作;艺术批评是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重要的中间环节,批评促进创作水平和欣赏水平的普遍提高,批评的水平又因创作和欣赏水平的提高而得到更大提升。
作者:岳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