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美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对比
1.1中美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概述
美国采用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为不完全民间团体模式,也就是在官方的支持和监管下由民间机构制定会计准则的模式。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为制定财务会计和报告准则的指定机构,而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则保留了监督权,否决权和准则的确认权。这种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由国家间接调控、民间会计师职业团体直接制定、各方利益团体影响,保障了各方利益的充分博弈。这样就在保持制定会计准则灵活性的同时,又加强了政府监管的作用。英国、日本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机构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实际上也都仿效了美国的准则制定模式。中国采用的是政府管制模式,也就是由政府部门通过运用立法和行政权力来制定会计准则。财政部的会计司是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强调了制定机构的权威性。中国的准则制定者不需要寻求任何“借口”,就有权按照自己的理解制定会计准则,有权决定怎样与何时修改,有权要求哪些企业执行那些准则,而受外界利益集团干预较小。所以,政府模式最有效地保证了会计准则的统一性。
1.2中美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对比
美国国会在1933年和1934年先后通过《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来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联邦议会根据《证券交易法》成立的SEC并不直接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只保留监督和否决权。自1973年开始,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负责制定财务会计和报告准则。2002年在颁布《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后,SEC为了加强对FASB的监管,追加了对会计准则确认权。SEC一般通过一系列文告来指导与影响FASB会计准则的制订,而FASB也非常重视官方的态度,努力使制定的会计准则与FASB的要求保持一致。这种在官方支持下的民间会计准则制订模式,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可以说SEC和FASB的合作是成功的。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是通过《会计法》的明确授权,由财政部会计司来完成。由一个会计信息使用者来作为会计准则的制定者,这与美国的尽力回避会计信息使用者直接参与准则制定的模式大相径庭,中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几乎谈不上独立性。而且,中国的会计准则委员会(CASC)只是一个咨询性质的事业单位,并不负责会计准则的制定。
1.3中美会计准则制作经费的对比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是以美国财务会计基金会(FAF)为依托,由FAF为其提供资金,用于FASB的大量日常开支,并监督其使用。该基金会虽然有任命FASB的成员的权利,但不能干涉会计准则制定中的技术性问题。根据资料显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每年都有1500万美元以上的经费,其中的绝大部分来自财务会计基金会的拨款。这为支撑庞大的、全美一流的各方面专家和技术人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在这种机制下,赞助人游说的现象就无法避免。中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经费开支方面有更多的限制,这是由于制作经费受政府预算控制。中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完全依赖政府预算拨款,而难以筹集到其他大量资金以支持会计准则的制订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会计准则制订中的程序实施、调查研究的进行,也难以吸引一流的会计人才参加会计准则的制定。
2.中美会计准则制定方法的对比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美国制定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1976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给出权威性定义:“概念结构是一个章程、一套目标与基本原理互相关联有内在逻辑性的体系”。一般包括会计准则制定的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等,它们是制定具体准则的基本理论依据。“概念框架”是财务会计从确认、计量到报告这几个相互联系的会计基本概念的有机结合,把这些概念组成一个体系,也就为从财务数据到财务报告构筑了一个理论性的架构。这就保证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虽不具备直接的法律效力,但仍然具有较强的约束力。一套完整而严密的概念框架可以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使其变得更加科学和具有内在一致性,尤其当面对一些新的和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会计事项时,这种作用更加明显。中国的概念框架理论散见于不同的规范中,尚未健全。有部分的学者把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包括会计目标、会计假设和会计环境;第二层次包括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与会计要素;第三层次主要包括会计的确认与计量和财务报告。目前我国己经颁布了38项具体准则,仔细研究这些准则的出台过程就会发现,它们实质上是准则制定者把认为适合于中国的会计准则,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中筛选出来的。毫无疑问的是在这种筛选过程中,凝聚着准则制定者的个人偏好。如果我们上升到理论来认识中国会计准则制定的方法,不难发现,我国会计准制定的方法应该是归纳的,以比较和借鉴为主,这是中外在会计准则制定方法与程序上显而易见的差异。
3.中美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对比
中国2003年颁布的会计准则制定程序与FASB会计准则制定程序之间有了较大的相似之处,但是在公开性,意见征求,和表决制度等具体过程上,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异。
3.1公开性
美国会计准则制定的程序比较透明,准则制定的程序应该比较周密。制定准则的全部过程都在摄像机的监督之下,对外公开。FASB为了迅速及时地得到来自各方的反馈意见,几乎是不断地向外界通报进展情况。美国通过的每一项会计准则中都有较大篇幅的附录,用以介绍准则出台前后的所有背景信息,其中还包括会计准则委员会成员对该准则的赞成或反对的意见、FASB回复的意见、征求意见的主要对象以及委员会对该项会计准则所持态度的理由。这种“阳光下”的会计准则制定过程具有开创意义。中国会计准则制定过程的公开性相对不足,从准则的立项到产出,其过程都比较隐蔽,外界几乎无法了解。2003年新的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出台以后,会计准则的立项背景和理由要向社会公开发布,这是中国准则制定程序的透明度有所好转,会计准则体系制定过程的透明度比以前也有了很大提高。
3.2意见征求
美国FASB制定会计准则过程中的征求意见的工作做得比较完善,它征求公众意见的内容不仅包括《征求意见稿》,也包括中期的《讨论稿》。征求书面意见是通过网络或报纸等各种传媒发布的由专家草拟的讨论备忘录。而口头意见的征询则主要通过公开的听证会来实现。此外,任何人都可从FASB的网站上了解会计准则制定的各项程序。中国在2003年颁布的会计准则制定程序中,只对全国各级财政厅或财政局以及国务院下辖的相关部门印发书面的《征求意见稿》,来征求公众意见。另外,向公众征求意见的效果并不显著,尤其是采用网上征求意见以后。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少有人关注,而另一方面也难以得到权威而有力度的意见。据调查,会计准则制定者几乎没有收到有价值的回复意见,因而还需要广大民众积极参与才能提高公众意见的征求效果。
3.3表决制度
美国的征求意见稿最终是否作为准则发布,是由会计准则委员会投票决定的。FASB七位成员的最后投票中,至少需要五票赞成才能通过。并且,每一份准则都要在最后说明表决的情况,包括反对意见也需附在准则后。中国则是由会计司领导和各处的负责人组成会计准则的核心小组。而会计准则委员会只有发表意见的权利,而没有表决权。会计准则从立项到最后是否发布都取决于核心小组和会计司领导的意见。结束语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的时间与西方国家相比短了许多,但风雨兼程,道路坎坷而成就非凡。通过中美会计准则的制定的比较研究,了解和认识美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发展规律,改善我国准则制定的不足,使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制度建设愈加完善.
作者:狄梦琳 单位: 贵州财经大学
相关专题: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