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度与行为文化层面
制度与行为文化是高校图书馆组织文化的重要内容,包括图书馆的工作目标、道德准则,图书馆的用人制度工作制度等,图书馆的传统文化,馆员的工作态度,职业精神等与公众交往的行为方面。制度与行为文化层面,是高校图书馆组织文化的外显,是组织文化的动态层面,它向读者“表达”着图书馆所蕴含的精神和组织文化。因此,制度与行为文化层面,是高校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2微博在高校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的作用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2009年8月中国门户网站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已有百余家高校图书馆加入这个行列,通过网络的革新,将高校图书馆的组织文化推向新阶段。
2.1高校图书馆新浪微博应用现状
根据新浪微博搜索,输入关键词“图书馆”,按照高校图书馆微博认证的条件,截至2013年6月17日,检索出已被新浪微博官方认证的高校图书馆微博约177个,这其中最早发布微博的是2009年11月11日发第1条微博的重庆大学图书馆。国内8所高校图书馆微博相关内容统计情况见表1。表1选取了5所综合性大学,2所专业类大学,1所师范大学。在微博首页设计方面,只有重庆大学图书馆的微博没有图片或视频的宣传,50%以上的微博都选择了图片这种静态宣传,另有南方科技大学图书馆的微博有二维码可以与移动阅读宣传连接。
2.2微博在高校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2.1高校图书馆微博的形象宣传
微博首页的内容和版块的设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这些图书馆在设施、形象等方面,是否注重宣传。视觉识别,是以各种符号要素,将图书馆的物质文化外化、具体化、形象化,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图书馆的形象文化。这些视觉上的第一印象,在了解与不了解此图书馆的读者心里都会形成初次感受,并可能引导着他们去深入了解甚至关注这些图书馆的成长。例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微博,把百年馆庆的资料片置放在首页顶端,短短2min的视频,不仅使读者对清华大学图书馆的设施、馆藏等概况有所了解,更能直观地反映出清华学子是如何有效利用这些书籍和资源,一种浓厚的学术气氛透过视频传递出来。这种公开方式的宣传,从侧面反映出清华大学图书馆对自身物质形象的自信,也表现出欢迎广大读者提出意见与建议的态度。微博账号中有许多个性化的设置,例如微博名称、头像、一句话简介等,高校图书馆应善于利用这些功能,使其形象与图书馆文化相一致,展现具有自身独特气质的形象文化。
2.2.2微博信息发布体现高校图书馆精神文化
在表1所列出的8所高校图书馆微博中,几乎100%的微博内容都与“馆务通知、提示、馆内活动、数据库宣传”有关,并以馆务通知、提示、活动居多。微博成为了一个移动着的、动态的“告示板”,在需要迅速获得最新信息的时代,定期刷微博、查微博似乎成为了大学生的某种习惯。高校图书馆在发布这些信息方面,一直寻找着最为快速和简便的方式,微博的出现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数字时代,仅仅发布些日常通知是远远不够的。高校图书馆近些年一直向“数字图书馆”的方向努力转变着,移动式的书籍阅读暂时还不能为所有高校图书馆采纳并应用,囊括各类学术资源的数据库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微博在数据库宣传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能最快通知购买新资源和试用新资源的同时,还能将此资源的不定期更新做一个简短的介绍,通过链接详细阅读。微博的信息发布,不止包含以上内容,表格显示90%以上的高校图书馆都会摘引一些名人轶事和励志的图书知识推介等,引导读者向更高的精神文化层次追求。同时,高校图书馆也可借助微博的平台,挖掘本图书馆的历史、名人名师轶事,以杂谈的形式发布,这些能够更好地引起读者的共鸣,在了解图书馆的背景同时,也符合宣传图书馆良好精神文化风貌的要求。
2.2.3微博成为新兴的参考咨询模式
微博中的“微客服”类似于TQ等实时在线的工具,可以与在线的读者进行实时交流。它与其他在线参考咨询的工具区别在于,在实时交流的同时,也可由管理员将内容发布,形成小范围的话题讨论,不仅可以数名读者同时反映问题,也可在最短时间内使管理员了解所反映问题的重要性,以求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以往的参考咨询方式多是一对一的模式,微客服不仅实现了一对多的方式,而且便于将问题统一汇总,统一解答,免除了读者和管理员重复提问和重复解答的麻烦。善于利用微博“@”功能,当微博被“@”时,是表示一种针对性的提问或质疑,认真了解其中的内容,并给予有效解答,对于普遍性的提问,可以利用转发功能,将答案扩散,以求达到解决目的。同时“@”还可成为一种推送工具,将有价值的图书馆信息资源推送到关注此类型知识的读者,这样主动式的信息咨询服务更能体现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利用“微话题”栏目。在每次发布博文时,将信息归类到某一话题中,这样不仅便于读者分类阅读,也供读者形成讨论群,图书馆可将一些讨论活动设置成有奖问答的形式,甚至可以为图书馆的某项服务投票选择,这些与读者形成有效互动的形式,能够为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开辟新天地。
2.2.4微博成为馆员们有力的行为监督
“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是高校图书馆长期发展的关键。高校图书馆在微博上的定位,也同样应保持着这种人本化的基本思维。以人的身份和语气与读者互动,不仅符合网络社交平台的特质,也是展现图书馆读者至上的精神,并使读者有与之平等互动的心理氛围。微博之所以称为“微”,是因为它只有140字的说明限制,要在140字中将内容表述清楚,也需要精炼的概括。在这些精练的语言中,有读者对图书馆馆藏,图书馆制度的疑问、建议,也有对图书馆员工作状态、工作能力的意见和赞扬。读者对眼前所发生的一切,都可以通过微博实时再现,这对馆员们是一个考验,更是一个有力的行为监督。每个读者都可以根据事实发表自己对事件的直观感受,使管理人员在行使管理权力的同时,也要履行被监督的义务。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综合素质高,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的馆员们也要高素质地要求自己,符合服务者的身份。在网络这样开放的平台中,有良好正规的语言,也会有一些态度恶劣的语言,在对待这些评论的时候,管理员要保持客观冷静的头脑,在了解事实是否符实的基础上,谨慎处理,避免因误会引起不必要的坏影响。
3高校图书馆微博的推广与组织文化的构建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组织文化的构建,是需要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制度与行为层面的共同构建,是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以批判继承的眼光,立足实际也要展望未来。面对网络发达的现代信息共享平台,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是新阶段的挑战和重新定位,借助微博这一新兴媒介,我们要解决的是如何把握高校图书馆的走向,如何变革图书馆的服务。明确高校图书馆的微博定位,规划图书馆发布的信息内容,组建一套适合图书馆的微博系统,探索并挖掘图书馆与读者咨询互动的方式,使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与行为文化更好地结合,相互配合,促进并督促着高校图书馆的管理者们,思考图书馆的组织文化构建,利用好微博这一平台工具,将高校图书馆组织文化构建成设施完备,读者与管理者和谐,服务上乘的具有特色的现代图书馆文化体系。
作者:冯悦 单位:辽宁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