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及应用(3篇)

第一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德育教学的实践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做中学”和“学中做”,该教学法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本文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要素,重点介绍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整体设计过程,着重分析教学设计关键环节以及如何对课程内容进行任务分配,旨在通过实施有效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来提高技工院校的德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德育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建构主义

1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含义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探究式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任务为载体,在若干任务中融合教学内容,突出以学生为主体,重点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互动合作与自主探究,通过完成具体任务而重新建构所学知识。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德育教学效果,值得在教学实践中大力推广。

2技工院校德育课堂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可行性

2.1当前技校的教学现状需要实施先进的教学方法

近年来,技工院校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教学规模不断扩展,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技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差,厌学情绪严重的现象,特别是对待非技能型的德育课程,学生缺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所学内容缺乏兴趣。同时一些教师也存在教学方法、教学认识、教学手段相对滞后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只是注重灌输理论知识,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技校的德育教育成了口头上的纯理论说教,德育教育的教学难见成果。

2.2最新德育教育理念要求改进德育教学

最新德育教育理念强调德育教材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要求改进德育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去观察新事物、发现新问题、探寻新方法,同时也要求教师与时俱进,为学生提供全新的课堂教学环境,实施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新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实践与合作学习,开发学生的潜能,全面、协调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2.3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助于德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对技校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实施德育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法律常识、投资理财等知识传递给学生,与此同时,还承担着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自主探究等职业素养的重要任务。而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的前提就是教师必须科学地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3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意义

3.1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理念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钻研知识的真实性与科学性,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场景,让整个课堂不再沉闷,而是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这种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求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加学生情感的投入,能有效提高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学习兴趣。

3.2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任务驱动教学法突出的是将“学”作为整个教学的中心,将完成任务或活动作为整个教学的目标,学生按照自愿的原则组成小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交流意见,以组为单位共同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用集体的智慧和能力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在整个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团结合作,逐渐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为他们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3.3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观察、探究、思考、创造的空间和平台,任务驱动教学法注重鼓励学生、激励团队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完成学习任务,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学生为了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往往需要借助于互联网,或是将社会现象引入到课堂,或是把课堂延伸到社会实际中,用他们独特的视角、敏锐的眼光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个完成任务的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4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技工院校德育教学中的实践

4.1认真分析教材,精心设计任务

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之前,教师应认真、详细地分析教材,课前应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依据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同时将教学目标转化为一个或几个具体的学习任务。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应注意学习任务的设计要有科学性、全面性和渐进性,做到难易适中,既要考虑到全体学生的基础任务,又要兼顾到满足学优生的拓展性任务。例如在设计《社会公德公共秩序的阳光》一课的教学任务时,可以将学习的任务设计为:第一,基础学习任务:准确掌握社会公德的内涵与基本要求;到图书馆或者上网搜集“最美中国人”的典型个例。第二,拓展性任务:以“社会公德建设”为主题,并结合身边的真实事例,设计一个以“最美中国人”为背景的情景剧。基础性任务适用于全体学生,要求中下水平学生的积极参与,而拓展性任务则更有助于提高学优生的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

4.2设置模拟情景,安排教学任务

在每堂课结束前,任课老师应该将下节课的任务提前安排给学生。安排任务的具体步骤:第一,设置模拟情景,明确教学任务。例如在安排《法律知识就业维权的保障》一课的学习任务前,任课老师可以用几分钟的时间播放一则关于“劳动合同及购买社保”的劳动纠纷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下次课的学习内容及任务。在安排《社会公德公共秩序的阳光》一课的学习任务前,可以播放一些“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视频后再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受和谐社会氛围的同时积极为完成学习任务做准备。第二,适时恰当指导,提供问题线索。当教学任务布置好后,任课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线索,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或者互联网搜集相关资料,使学生少走弯路。

4.3学生自主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任课老师在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应该组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者是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生应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独立思考,同时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料,做到自主学习、独立探究。在此基础之上,小组成员之间再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与协作,到图书馆或是上网搜集资料,制作并展示作品,做到既保留学生的个性又体现团队的优势。在此过程中,任课老师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和协助者,走到学生的中间去,仔细观察学生,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具有共性的问题,任课老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4.4关注信息反馈,完善教学任务

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问题,有时还会走入误区。所以,教师应时刻观察学生学习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很多时候任务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组织学生在任务完成后进行反思及经验的总结很重要!教师需要收集反馈信息,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对教学设计进行完善,提高今后的教学水平。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完成任务的水平、速度、质量也不尽相同。通过总结经验,教师今后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候更能针对学生的个体,做到全面、有弹性。

4.5组织成果汇报,教师总结指导

在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汇报,通过开展小组的自评和互评进行交流学习,教师对汇报的情况予以适当的点评。在点评过程中,教师应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合作探究精神、认知水平和表达能力等等,鼓励学生继续努力。组织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可以提高学生反省和自控的能力,增强判断性思维能力,学习与人相处、沟通的技巧,还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5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应注意的事项

5.1设计学习任务应注意层次,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上文已经说过,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应考虑到任务中要包括基本任务和任务的延伸与扩展。这样,每位学生都有事可做,都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体会成功的喜悦,因而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5.2教师和学生要正确处理师生角色关系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突出特点就是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目标驱动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理论知识的灌输,而是成为学习的主人,任务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的引导者,是学习任务的提出者,是学生学习的督导者。

5.3教师要提高课堂驾驭能力,调控课堂活跃度

教师在学生执行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应时刻关注学生任务执行的进度和具体情况,维持课堂秩序,及时对突发情况进行处理。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汇报阶段及小组的自评、互评阶段,由于学生参与积极性得到提高,加上观点和出发点的不同,在课堂上容易出现较为激烈的争论,更有可能出现课堂失控的场面,这些会对教学进度和教学安排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在课前做好各种预案,以保证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6小结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为技校的德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不仅改变了以往以教师授课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还提高了德育教学效果,强化了课堂知识。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目前还处于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阶段,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不断努力、不断摸索,我们一定能够找到更适合技校德育教学的模式,也一定能够让德育课堂的“生命之花”更加灿烂!

作者:张晓英 单位:广东省城市建设高级技工学校

第二篇:任务型教学法在日语语法教学的应用

摘要:任务型教学法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师设定的任务指引下,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知识、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任务型教学法已被广大的外语教学者应用到实践教学之中,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试从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日语语法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着手,探讨在大学日语语法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大学日语;语法教学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概述

任务型教学法是从上世纪8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外语教学方法。它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教师的任务指导下,开展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等学习方式,通过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二、大学日语语法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可行性

大学日语语法教学是日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虽然教育界对语法教学与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之间存在较大争论,但语法学习决不是可有可无的。语法是高度抽象出来的客观语言规则。它虽概括了语言的一般规则,但不是所有的语言现象都囊括其中。对于不能用理论解释或未能完全解释的语言现象,学习者要尊重实际表达;对于已被总结的语言规律,学习者也不能仅限对字面结构的单纯记忆,而要结合语境来加深对语法的理解。所以说,大学日语语法的学习是以应用为目的的。学习日语语法不仅可以增加日语知识,而且可以通过反复实践提高日语的运用能力。任务型教学法属于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法,它既把语言的运用和语言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又更有利于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语言。所以说,任务型教学法符合大学日语语法工具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在大学日语语法教学中利用此教学法,把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全过程分解到各个任务链中,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通过完成每个任务来增强对语言运用的信心,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强化自己的言语能力。可以说,任务型教学法特别适用于大学日语语法课程的教学。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日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笔者在几年的大学日语语法教学中,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其中任务型教学法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以语法课中“日语被动句的使用”的教学为例,介绍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开展大学日语语法教学的具体实践情况。

(一)教师设定任务

此环节亦可称作“前任务”,是指教师下达任务,呈现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这一环节是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关键,教师对任务的设计必须具有意义性、可操作性、真实性和拓展性。任务设定的具体操作为:(1)介绍日语被动句中动词的被动形。(2)按照被动句的种类,即直接被动句、所有者被动句、受害被动句、客观陈述被动句,依次举出五个例句。(3)使学生明确日语被动句中受动者与施动者的语法关系。(4)列举施动者后续不同格助词的例句。(5)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一组讨论研究的内容依次为直接被动句、所有者被动句、受害被动句、客观陈述被动句和施动者后续格助词的种类。(6)要求各小组研讨的基础材料为教师提供的例句。其中研讨被动句种类的四个小组,应结合与主动句的对比来探讨被动句的构成,并重点把握各被动句的感情色彩。而研讨施动者后续格助词的小组,应着眼于施动者的特点来归纳如何使用不同的格助词。

(二)学生执行任务

这一环节被视为“任务环”,是任务型教学法的宗旨,即“以学生为中心”的具体体现。此环节要求学生以个人、双人或小组等形式执行各项任务,最后以小组的形式向班级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各组汇报的内容应包括:(1)主动句的施动者、受动者与被动句的施动者、受动者的位置关系。(2)被动句的受动者(即主语)与谓语动词的关系。(3)被动句的受动者的人称特点。(4)被动句的感情色彩的表达。(5)被动句施动者的种类。

(三)学生分析任务

这是任务型教学法的最后一个环节,叫做“后任务”。此环节由分析和强化两部分组成,分别指的是学生分析并评价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强化练习语言难点。具体评价标准与强化要点如下:(1)每组对各自任务的汇报是否具有理论性、逻辑性和连贯性。(2)每组对各自任务完成的报告是否足以解释并消除其他组员对该任务不解之处的疑惑。(3)教师总结各组完成任务的情况,提炼各组任务的理论精髓。并将此作为重点、难点,与学生展开造句、翻译等强化练习。试图通过对日语被动句的理论分析,让学生掌握日语被动句的使用特点,减少误用比率。

四、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日语语法教学中的实施效果

经过笔者的实践教学,可以说,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日语语法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引出一个语法知识的理论框架,使学生围绕一个终极目标,通过几项任务的链接,在相关问题的驱使下,探寻语法结构的真谛。学生随着每个任务的达成,逐渐消除对新语法的陌生感,在锻炼日式思维的同时,深刻体会到语境与语言的对应。学生在自主探索与互相协作的学习方式引领下,培养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采用任务型教学法不仅摆脱了枯燥无味的语法学习现状,还因此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挖掘学生日语表达的潜力与信心。因此,笔者认为任务型教学法是一个先进且实用的教学方法,应在日语教学乃至更广阔的教育领域中得以推广。

作者:解晶

第三篇:任务驱动型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摘要]为了提高“数控手工编程”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分析了任务驱动型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和特点,在课程教学中,实施采用了任务驱动型案例教学法,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的学习以及一个个相似任务的实施,实践结果表明:任务驱动型案例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知识与技能的迁移能力。

[关键词]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课程

传统教学法通常以教师为中心,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能动作用,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虽然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有的教师先对案例进行讲解,然后由学生对案例进行重复解答,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减弱,而逐渐失去学习动力;而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验过程中,由于学生缺乏对该任务理论的知识学习或学习时间间隔过长,容易造成理论知识的遗忘,造成困惑,完成任务比较困难,从而逐渐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任务驱动型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学生以完成相似工作任务为主线,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究中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和挑战自我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挑战精神。任务驱动型案例教学法更适合于课程的一体化教学。

一、任务驱动型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不仅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与技能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引导者、帮助者。任务驱动型案例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把教学内容通过巧妙的设计将其隐含在单个任务中,以某个典型案例为先导进行任务驱动,在学习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紧围绕以完成相似工作任务为主线,在强烈的任务动机的驱动下,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学生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它是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典型案例为基础,相似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二、任务驱动型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任务驱动型案例教学法避免了单一的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两种教学方法的缺点,其原理是针对本次教学的工作任务,教师在授课之前,先设计一个基于任务驱动型的、学生能较容易完成的典型案例并进行分析、讲解与演示,以建立学生的学习自信,演示完毕以后,再向学生布置一个相似的工作任务,在具体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将自学能力、探索和挑战精神融入任务的实施过程之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对已有案例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进行了一定的学习,再让学生完成相似的工作任务,此时学生建立了自信,并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了学生对完成工作任务的学习兴趣,学生完成任务以后获得成就感,进一步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与探索,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起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任务驱动型案例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知识、技能的迁移能力。

三、任务驱动型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任务驱动型案例教学法在“数控手工编程”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是以一个个的工作任务为主线进行展开的,把课程相关知识点融入任务的各个环节之中去。从分析零件图样、确定工艺方案、确定装夹方案、设置工艺参数、确定基点坐标、选择加工刀具、编制加工程序以及零件的仿真加工等过程的实施,基于任务驱动方式的实施并完成典型案例,学生完成工作任务以后获得了一定感性、理性认识,同时获得了相应的操作技能。

(一)任务驱动型典型案例选取

在教师的引导下,首先提出一个基于工作任务的典型案例,再对任务驱动型的典型案例进行演示,并完成工作任务,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和一定的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布置具有一定相似性的工作任务,任务的选取应包含所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如果选取的任务过于复杂,则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如果选取的任务与典型案例的任务没有什么区别或区别很小,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既要满足学生建立完成任务的自信心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帮助学生挑战自我,在任务的驱动下不是很困难地完成,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二)任务驱动型典型案例分析学生接受工作任务以后,要对任务的零件图进行分析,分析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及形位公差等相关技术要求,然后再查相关表格对于粗加工、精加工等能够达到的精度等级,并制定加工工艺方案。

(三)任务驱动型典型案例实施

例如,在实施数控铣削加工项目时,其中一项任务是“轮廓铣削加工”,选择如图1所示的任务驱动型典型案例。以上零件的轮廓由直线和圆弧组成,经查表可知,尺寸精度约为IT9~IT10级,表面粗糙度全部为Ra3.2μm,没有形位公差要求。查铣削加工能达到的精度等级,采用立铣刀进行粗铣→精铣的加工方案;零件外形为长方体,选用平口虎钳进行装夹;确定粗、精铣的加工工艺参数,并填写在工艺卡片中;按照粗加工提高效率、精加工保证质量的原则,合理确定进给路线,以圆弧方式进、退刀,计算各基点坐标;通过相关计算选择立铣刀规格为16mm;编写数控加工程序,并在编辑器中对刀具的半径进行补偿,运行程序仿真加工得到三维实体模型;对加工后零件的相关尺寸进行测量,所得结果满足技术要求。将以上已成功案例的相关参数、数控程序等填写在相应的表格内,并对成果进行展示。完成以后,要进行归纳与总结,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所升华。

(四)相似任务的实施与评价

完成以上基于任务驱动型典型案例以后,教师再布置类似的工作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完成类似的工作任务。基于典型案例的基础上,用任务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掌控学生的实施进度,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的给予指导与帮助,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相应的任务。学生对任务实施的进度以及完成的效果是不一样的,针对学习进度较快的学生,可增加闯关式任务,闯关任务的设置要增加一定的难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无论是对于相似任务,还是闯关任务,教师要先制订一份任务实施评价表,评价内容应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纪律、效率和完成质量等。当学生完成任务以后就会获得成就感,教师要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学生做得好的地方要给予肯定与表扬,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得不足的地方要给予指正与鼓励,维护学生的学习信心,并给出相应的评价等级,构成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通过任务驱动型案例教学法在“数控手工编程”课程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的设计与实施,对机制1402班的课程教学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任务实施以后,该班学生53人在最后成绩的综合评价中22人获得“优”,31人获得“良”,最高分96,最低分82,平均分88.9,整体效果好,学生认可度高。总之,通过任务驱动型案例教学法的探索与具体实施,该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学生的参与程度很高,学生在实施任务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完成任务以后获得成就感。任务驱动型案例教学法不仅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知识与技能的迁移能力。

作者:何幸保 黄登红 邓中华 陈恩雄


    更多社科历史论文详细信息: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及应用(3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98191.html

    相关专题:产品召回制度 医学核心期刊发表


    上一篇:浅谈教育学与教师成长
    下一篇: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建议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