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企业对人性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企业中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提出了许多更加具体的激励措施。但由于激励有其独特的复杂性,各种激励措施在企业中的实践往往面临困境,经验的缺乏以及对实际情况了解的欠缺使人们尤其是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感到迷茫。本文通过对激励和激励行为及其相关原则的阐述,向企业更好地运用激励行为管理员工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激励行为;企业管理;激励原则
在一个企业中,员工所拥有的能力称为潜在能力或固有能力,他们在工作岗位中所发挥出的能力称之为发挥能力。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采取一切可能的激励措施来最大限度地增强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其发挥能力。在实际工作中,不乏各种激励行为和激励方法,运用恰当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如果运用失当,则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企业需要充分认识激励行为,了解激励理论和原则,最终合理运用激励行为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激励和激励行为
(一)激励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森(Berelson)和斯坦尼尔(Steiner)给激励下了如下定义:“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①人的一切行动都是由某种动机引起的,动机是一种精神状态,它对人的行动起激发、推动、加强的作用。所谓激励,就是通过对人的需求欲望给予适当满足或限制的方法,改变某些行为的动机,来达到强化其行为的过程。它是一个激发和鼓励人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过程。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激励行为
激励行为是企业中的领导者或管理者为了实现企业的组织目标,通过运用一些方式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员工个人目标的手段。企业运用激励行为的合适与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一个企业要想走得长远,就必须学会合理使用激励行为。
二、运用激励手段应遵循的原则
(一)精神激励原则。精神激励原则是指通过精神方面的激励,让人们逐步树立坚定的信念,形成优良的作风,提高人的思想政治觉悟的原则。单纯的经济激励并不能提高人的思想政治觉悟,相反地,会导致因为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眼界狭隘,内部混乱。
(二)适度原则。适度原则是指企业激励所要达到的目标和为此而给予职工的奖励要相吻合的原则。如果目标和奖励的水平不相适应,就会降低激励行为的效力。只有激励的目标和水平达到了相对平衡,才能充分发挥激励行为的功能。
(三)灵活性原则。灵活性原则是指根据不同的员工和不同时期员工的不同需求进行调整的原则。一般来说,不同的人需求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深入细致的了解每一个员工的需求,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适合的激励行为,充分发挥激励的功能。
三、提高激励行为的措施
(一)员工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
员工目标与组织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组织目标离开了员工目标会变得毫无意义,没有组织目标,员工目标也难以实现,员工把自身的人力资源投入给组织帮助组织实现目标,员工再实现个人的目标。任何激励行为都必须要贯彻员工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目标具有导向作用,没有员工目标,就失去了激励行为实施的基础,即没有了激励动力,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有效地调动与发挥,企业便失去了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另一方面,员工能力的发挥是以其独特的“人力资本”为基础的,尊重员工的个人目标其实也就是属于员工个人的“人力资本”的尊重,基于员工的个人目标“人力资本”才能达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员工目标与组织目标的结合过程中要注重双向的沟通互动,发挥组织目标的指导作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注重员工参与,运用组织目标对员工目标进行修正完善,进而发挥目标的引导作用,达到组织利益与员工利益相协调的目的。
(二)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增强激励行为的有效性
激励应以绩效考评为基础,通过制定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以及公正的实施程序,反映员工的实际绩效促进公平,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通过建立的绩效评估机制得出员工尽可能客观实际的绩效,通过绩效结果对员工进行合理的激励。建立绩效评估机制要坚持效度、信度、实用性原则,通过考评强化员工的工作行为。制定考评机制的标准要全面,这样可有效避免员工通过投机取巧而获得高绩效进而得到高奖励的情况发生。评估者要经过必要的培训,不能因为自己的主观意愿影响考评的结果。激励基于绩效,要让员工清楚理解报酬与绩效之间的联系,并结合绩效考评应遵循的标准,引导员工的行为方式,促进企业绩效的改进。
(三)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激励行为依赖着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形成了对员工行为的软约束,企业文化形成了其他激励制度与措施的大环境与背景,它涵盖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和企业的各个层面。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重视精神层面,一个优秀的企业能够创造一种使全体员工都衷心认同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核心价值观,通过企业责任和价值观的引导,使员工素质不断提升,促使员工形成内在的自我激励,使员工对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组织发展不断追求进取、勇于探索,积极推动组织变革和发展。企业应该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与制度环境,为员工良好绩效的达成创造有利的条件支持,使企业和员工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互相促进、共同进步,最终实现企业和个人共同发展的终极目标。
四、结语
总之,激励行为贯穿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在企业经营发展中,对人力资源的激励不仅是一种管理手段,更是一门艺术学问。企业必须重视对员工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改变思维模式,充分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实现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真正建立体现企业特色、时代特色和员工需求的激励体系,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俞文钊.管理心理学[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
[2][美]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陈燕敏.浅议激励员工积极性[J].科技资讯,2006(03).
[4]李海岩.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初探[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2(09).
作者:戴卫婷 单位:山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