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前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
1、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方向不明确。表现为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明确,课程之间各自为政,无法形成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导致学生缺乏对管理技能的整体驱动能力。以笔者所在的院校为例,由于工商管理专业所涉范围广泛,所以设置的课程除了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等专业基础课外,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金融学、统计学、企业管理学等专业核心课程都有开设,形成了面面俱到,面面又不精的局面,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差,课程体系缺乏专业特色,使得很多学生感觉“似乎学了很多,但好像什么都没学到”。
2、所使用的教材品质不高,对教材的甄选随意性大。基于国家对高职教育改革的要求,课程改革首先从教材入手,所以各种版本的教材层出不穷,虽然名称上都是面向21世纪的优秀教材和国家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但多数编纂水平参差不齐,七拼八凑,漏洞百出,不是教材对应该掌握的基本管理技能导向不明,实践性较差,就是教材缺乏创新,对前沿理论和知识跟踪不够。笔者所在的院校也存在选定教材方面的问题,如学校极度轻视教材的征订,教材的选择权掌握在任课教师个人手中,缺乏相应的机制保证选择到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教材。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教研室分析比较、学生反馈、专家推荐,以任课教师一个人的智慧在良莠不齐的教材库中做出选择,不免显得过于轻率。
3、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授课方式单一,不重视实践环节。高职院校的教师绝大多数没有做具体企业管理实务的阅历,只注重单一的学科知识介绍,学生常常会感到枯燥和脱离实际。而在对待一些实践环节上,由于缺乏实务教学的基础,所以往往存在含糊或逃避的现象,这就导致实践效果严重缩水,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以笔者所在的院校为例,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习、软件应用、企业调查、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受客观条件的影响,学校并不能联系企业让学生实习,只是让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学生常常利用家庭关系,开出实践证明交给学校应付了事,他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践能力锻炼,只是一种形式。
二、改革对策和建议
1、工商管理专业要设置明确的小方向。根据我们的调查,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较广,如市场营销类、物流管理类、一般传统管理类、人力资源管理类、会计类等岗位,可以结合自己院校师资和学生的就业情况,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设置专业小方向,如笔者所在院校改革后将工商管理设置为工商行政管理方向,培养具有工商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法律以及企业管理方面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行政部门、税务部门及其他工业、商业企业部门从事工商行政管理、税务工作及管理的专门人才。
2、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要转变。改革传统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把教学工作的中心从“教”转到“学”上来。可以大幅增加案例分析、专题研究、情景模拟、影像教学等内容,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增加学生自由讨论和社会实践的时间,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PPT将生动的图表、文字、音像、动画开展到课堂教学中去。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
3、考试制度与毕业设计环节要善于创新。改变现有的对学生成绩的考核评定办法,避免“一张考卷定成绩”的做法,笔者所在院校已建立一套学生学习全过程考核制度,内容包括平时考勤、课堂表现、作业(课后布置任务)考核以及期末考试。考核的重心突出放在知识的接收转化上,突出在能力的提高上。毕业设计环节,改变传统写论文的形式,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具有综合性的问题,如创业开店,或是企业经营过程遇到瓶颈如何解决,抑或是给出一个热点专业话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分组的形式加以解决,最后以撰写报告,制作PPT课件或是全班公开辩论的形式进行毕业环节的汇报。实践证明,这种新颖的毕业设计形式既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很好的锻炼了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作者:米海珍 单位:德州科技职业学院